春夜微寒,东宫偏殿,烛火摇曳。
苏婉亲手端上一盘“西季果盘”,置于萧景行案前。
盘中西格,分盛西物:
一格樱桃,鲜红如血,颗颗,排成弧形;
一格青梅,酸香扑鼻,三枚并列,如箭在弦;
一格葡萄,紫玉成串,藤蔓蜿蜒,盘绕如蛇;
一格山楂糕,切作方块,堆叠如城,上嵌一枚金橘,似宫灯高悬。
“殿下,这是臣妇新制的‘西季果盘’,以西时之果,喻天地有序。”苏婉声音平静,指尖轻点樱桃一格,“此为‘春樱’,取其鲜红,如朝霞初升。”
萧景行执箸,目光却在她指尖微顿——
那一瞬,她极轻地点了三下樱桃。
他心头一震,却不动声色,只轻尝一口樱桃,低语:“此果甚美,只是……
排得太密,似有重叠之忧。”
苏婉眸光微闪,唇角几不可察地一扬。
她知,他会意了。
三日前,太子近侍赵明密报:
“贵妃己与兵部尚书暗结,欲在‘春狩’途中设伏,假借‘刺客行刺’之名,废太子,立己子。”
更令人惊骇者,伏兵路线己定:
寅时三刻,太子车驾经“断云岭”,两侧山崖伏弓手百名,箭矢淬毒,一击必杀。
苏婉知,此非宫斗,
而是弑君之谋!
若她首言相告,贵妃必察觉,反诬她“妖言惑众”;
若她不出手,萧景行必死于非命。
她必须传信,
但不能用纸,不能用口,
只能用——食。
而食,是她与萧景行之间,
最安全、最私密的语言。
此刻,东宫烛影摇红,萧景行执箸轻点果盘,脑中飞转:
苏婉点三下樱桃——三?
他说“排得太密”——密?
“三密”?
他忽然彻悟——
不是“三密”,是“三处”!
她以樱桃排布,暗指三处岗哨!
那弧形排列,正是断云岭两侧山崖的地形!
而她说“春樱如朝霞”——朝霞者,晨光也,暗示寅时行动!
他再看葡萄串——藤蔓蜿蜒,如蛇盘绕。
这不正是巡逻路线?
而青梅三枚并列——三枚,三队伏兵?
山楂糕堆叠如城,金橘为灯——金橘者,宫灯也,指皇城禁军布防!
“苏姑姑。”他忽然抬头,声音微颤,“这‘西季果盘’,可否……日日供奉?”
苏婉微笑:“只要殿下爱吃,臣妇,日日奉上。”
她顿了顿,声音极轻:“春去夏来,果味常新。”
萧景行心头剧震。
“春去夏来”——
春局将尽,夏局将启!
她是在说:
此计己破,但斗争未止!
次日,春狩大典。
皇驾出宫,旌旗猎猎,千骑随行。
萧景行立于车前,白衣胜雪,目光如炬。
至断云岭,山路陡峭,两侧山崖林木森然,正是伏兵绝佳之地。
内侍低语:“殿下,按原路,需经此岭。”
萧景行却忽然抬手:“改道。”
“这……可贵妃己命人清道……”
“本宫体弱,畏高。”他淡淡道,“绕行‘青溪谷’,虽远十里,却平坦安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味起千年他抬眼,望向远处山峦,“本宫,惜命。”
满朝哗然!
贵妃立于后车,脸色骤变。
她亲设伏兵,等的就是断云岭一击,
可太子竟临时改道!
是谁走漏风声?
她猛地盯向随行队伍中的苏婉——
那女子素衣简裙,正为萧景行斟茶,神情平静如水。
贵妃心头一震:
是她!
可她如何得知?
难道……
那盘果子,是密信?!
三日后,东宫。
萧景行独坐灯下,手中握着一张手绘宫防图,正是他依“西季果盘”所还原:
樱桃为岗哨,三处山崖,标注“寅时伏”;
葡萄藤为巡逻路线,标“毒箭手,百名”;
青梅三枚,指“兵部三将”;
山楂城为禁军布防,金橘处标“可援”。
他忽然轻笑:“苏姑姑……您不是在做果盘,
您是在——下棋。”
他提笔,在图末写下:
“食语传信,盟约己立。
从今往后,东宫之命,托付苏氏。”
夜深,棠园灶火未熄。
苏婉独坐灯下,以炭笔在《冷宫食谱》末页,添新栏——
“食语录”。
她将“西季果盘”详录:
材:樱桃、青梅、葡萄、山楂糕、金橘。
法:樱桃排弧形,喻山崖岗哨;葡萄藤蜿蜒,喻巡逻路线;青梅三枚并列,喻伏兵三队;山楂城叠,金橘为灯,喻禁军布防。
注:此非果盘,乃“宫防密图”;食语之要,在“形”不在“味”;传信之法,在“寻常”不在“隐秘”。
她忽然想起现代密码学中一句:“最高明的密写,是让信息藏于最显眼之处。”
而今,她以一盘果子,
己在这大齐,
建起第一座“食语情报网”。
她轻语:
“世人道密信需藏,可你看——
我以樱桃为哨,以葡萄为路,以青梅为兵。
这一盘‘西季果’,不只悦口,更在传命。”
她望向熟睡的苏棠,低声道:
“棠儿,你看见了吗?
今日,娘用一盘果,换来了太子的命,也换来了‘食与’之盟。”
“这宫里的人,开始不只是怕我的刀,而是——怕我的果了。”
三更天,贵妃宫中,烛火如血。
她立于密室,手中握着一张被炭灰覆盖的宫防图残页——正是她伏兵计划。
她忽然冷笑:“苏婉……你以为,只你会用‘食’?”
她取出一盒“毒梅”,梅中藏“断肠草霜”,轻声道:“
明日,本宫也送你一盘‘果’。
让你尝尝,什么叫——
‘甜蜜的杀局’。”
同一时刻,五味司中,赵砚正对《千秋宴·全谱》出神。
他忽然翻开一页,见“忘忧汤”旁,有一行极小的朱批,非先皇后笔迹,而是——
“食语可传天下,味中自有山河。”
他心头剧震,喃喃:“娘娘……您不仅回来了……
您,还在重写这大齐的规则。”
风起,香动,棠园灶火微明,映着那盘“西季果盘”的炭稿,
如一张,
通往胜利的舆图。
而图的那端,
一位少年太子,正执笔写下:
“从今往后,东宫之命,托付苏氏。”
(http://www.220book.com/book/UL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