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偷师之耻

小说: 塬上不葬相思骨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塬上不葬相思骨 http://www.220book.com/book/UMU7/ 章节无错乱精修!
 

沙窝村的废弃粮仓像只锈透的铁皮盒子,蹲在土塬的褶皱里。清明前的风裹着沙粒,打在铁皮顶上“噼啪”作响,像无数只手指在挠。粮仓的木窗糊着旧报纸,被风撕得只剩半张,露出里面晃动的人影——林麦穗正踮着脚在黑板上写字,蓝布衫的下摆扫过讲台,扬起细尘在光柱里跳舞。那黑板是用墨汁刷过的木板,边角被虫蛀得坑坑洼洼,“好好学习”西个字的“习”字少了最后一点,像被谁咬掉了尾巴。

秦川蹲在窗台下的阴影里,手里攥着根烧黑的树枝。沙地上己经刻了十七个歪歪扭扭的“旱”字,每个都缺最后一横。他总把那横忘在最后,像忘了给待产的母羊添最后一把料。窗纸破洞漏出的光落在他手背上,映出虎口那道月牙形的疤——是去年给羊接生时被蹄子划的,当时血珠滴在麦秸上,像撒了把红高粱。

“‘旱’字,上面是日头,下面是干土。”林麦穗的声音透过窗缝钻出来,混着沙粒的涩,“连起来就是地里裂得能塞进手指头。记住,最后这一横不能少,像给干裂的地缝搭座桥。”她说话时总爱轻轻晃头,辫梢的红玻璃珠撞在黑板上,发出“叮咚”的响,像串小铃铛。

秦川赶紧补写那一横,树枝在沙地上划出刺耳的响。突然,块土疙瘩从窗口飞出来,正砸在他手背上。土疙瘩里混着小石子,硌得他“嘶”地吸了口凉气。“放羊的也配识字?”窗里传来尖细的笑,是移民户李会计的儿子李明明,他爹是公社文书的远房亲戚,刚迁来时就带着铁皮文具盒,里面的铅笔头都比秦月的新。“你认得字,羊认得吗?”

另外几个城里来的孩子跟着哄笑,笑声撞在粮仓的铁皮壁上,弹回来扎得人耳朵疼。有个穿花衬衫的女孩还把半截橡皮扔出来,落在他脚边,印着只褪色的小猫。秦川的手猛地攥紧,树枝“啪”地断成两截,断口处的木刺扎进掌心,渗出血珠,和沙粒粘在一起,像颗发乌的红豆。

他看见窗纸上林麦穗的影子顿了顿,随即有团蓝影扑到窗口,挡住了那些探出来的脑袋。“李明明!”她的声音带着气,比平时高了半个调,“老师教过的‘尊重’两个字,你吃到肚子里了?”窗纸被她的肩膀顶得鼓起来,像只展翅的蓝鸟。

“本来就是嘛。”李明明的声音不服气,带着城里娃特有的傲慢,“他哥杀了队里的种羊给他做鞋,现在倒想学识字,当先生?我爹说沙窝子的放羊娃,就该一辈子跟沙子较劲,识了字也变不成金凤凰。”他边说边用铅笔敲铁皮文具盒,“咚咚”的声响像在敲丧钟。

窗纸被一只手捅破了,露出李明明得意的脸。他的门牙缺了半颗,是去年偷吃队里的酸杏摔的,此刻却笑得格外张扬。“哟,还敢瞪我?”他看见秦川攥着断枝的手在抖,笑得更欢了,“信不信我让我爹把你妹的名额也撤了?你妹能去乡上小学旁听,还不是沾了我们移民户的光?”

秦月能去乡上小学旁听,全靠林向农提着两斤糜子面找公社文书说情。那所小学的教室是土坯房,窗户糊着塑料布,可对秦月来说,那里的粉笔灰都比沙窝子的香。这话像把淬了沙的刀,扎得秦川喉头发紧,太阳穴突突首跳。他猛地站起来,要往粮仓里冲,膝盖撞在窗台下的石头上,疼得他眼冒金星。

却被窗缝里伸出来的手拽住了——是林麦穗的手,指尖沾着粉笔灰,在他手背上留下道白印。她的指甲修剪得整整齐齐,不像村里的丫头总留着长指甲抠羊粪。“别跟他置气。”她的声音压得低,只有两人能听见,气音里带着点发颤的热气,“不值得。”

秦川低头时,看见她蓝布衫的肘部磨破了个洞,露出里面的白衬衣。那衬衣的袖口印着个褪色的红章,能看清“农技站”三个字,边角还有块洗不掉的油渍,像片没长开的云彩——该是她爹穿旧的,改小了给她穿。他突然想起自己那件打满补丁的土布褂子,后颈的破洞用麻袋线缝了又缝,针脚歪歪扭扭,像条爬着的蜈蚣。

“我走了。”他甩开她的手,转身往羊圈的方向走。沙地上的“旱”字被风卷着沙粒,渐渐漫平,像从没存在过。路过老槐树时,看见张翠花挎着篮子往移民点走,篮子里的洋芋蛋滚出来一个,她弯腰去捡,看见他就撇撇嘴:“秦家小子,又去偷学?我看你是忘了自己的本分,羊放不好,倒学起城里人的酸文假醋。”

粮仓里的识字课还在继续,林麦穗的声音断断续续飘出来:“‘水’字,像条河,左边是岸,右边是浪……”秦川的脚步顿了顿,弯腰捡起块尖石头,在路过的土墙上刻了个歪歪扭扭的“水”。石头太钝,刻得太深,石屑溅在鞋面上,像撒了把碎盐。他想起去年夏旱,井台边的土墙上刻满了“水”字,都是村里人刻的,说这样老天爷就会开眼。

他知道李明明说的是实话。在沙窝村,移民户的孩子能背书包,本地娃只能跟在羊群后面跑。秦二叔说“认字顶个屁用,能当饭吃?”去年秋收时,他看见秦二叔把秦月的作业本撕了引火,说“烧了还能暖和点”。爹咳着血说“咱秦家祖坟没那根读书的苗”,可他就是想学。

想认得林麦穗写在黑板上的字,那些笔画像小树苗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想看懂秦月课本上的插图,知道火车是不是真的长着铁轮子,兰州是不是有卖不带沙的馒头;想知道广播里说的“科学”是啥模样,能不能让沙窝子的麦子长得比人高。

风突然变了向,吹得粮仓的铁皮顶发出呜咽,像谁在哭。秦川回头时,看见窗台上放着半截粉笔,白得像没染过沙的雪。那是林麦穗用的粉笔,比村里小学的粗,她说掺了石膏粉,写起来更顺滑。他犹豫了一下,走过去揣进怀里,粉笔灰蹭在粗布褂子上,留下道淡白的印,像朵没开的花。

羊圈里的三只羊羔己经长开了些,毛变得蓬松,像团棉花。看见他进来,都“咩咩”地凑过来,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他的裤腿。这三只羔子是那只母羊留下的,最小的那只总爱钻他怀里,像只黏人的猫。秦川摸出怀里的粉笔,在羊圈的木栏上写字。“水”“麦”“羊”,一个字写三遍,粉笔灰落在羊羔的绒毛上,像撒了把碎盐。

最小的那只羔子突然打了个喷嚏,把“麦”字的最后一笔蹭花了。秦川笑了笑,用手指蘸着口水,把那笔补全。指腹蹭过木栏的糙面,像在抚摸某个易碎的秘密。他想起林麦穗写“麦”字时,总爱把下面的“来”字写得微微向右歪,说“这样像麦子在风里点头”。

他不知道,粮仓的窗口,林麦穗正看着他的背影,手里攥着半截被捏断的粉笔。粉笔灰钻进她的指甲缝,白得像层霜。李明明在她身后嘟囔:“看他干啥?一个放羊的,还能上天不成?我爹说,他这辈子最多就是放放牛羊,娶个豁嘴媳妇,生群小放羊的。”

她没回头,只是把破了洞的肘部往袖子里缩了缩,那里的皮肤被磨得发红,像块熟透的沙棘果。“接着上课,下一个字,‘志’。”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写下“志”字,声音比刚才稳了些,“‘志’字,上面是士,下面是心,意思是心里装着骨气,就像沙窝里的芨芨草,再大的风沙也吹不倒。”

风卷着沙粒,把两个地方的字迹都吹得摇摇晃晃。羊圈木栏上的“麦”字被羊羔舔得发花,粮仓黑板上的“志”字被风吹得淡了些。可总有些东西吹不散——比如木栏上那个带口水印的“麦”字,比如窗台上那截等着被捡走的粉笔,比如某个放羊娃心里,第一次为“认字”这两个字,烧起来的小火苗。那火苗很小,却很执拗,像埋在沙里的火种,只等一场雨,就能烧遍整个荒原。

秦川蹲在羊圈里,看着三只羔子挤在一起睡觉,突然觉得它们的绒毛像极了林麦穗教案本里的棉花。他摸了摸怀里的粉笔,硬邦邦的,却像揣着块暖炉。明天,他要早点来,再学个新字,学那个“志”,学那个能顶住风沙的字。

塬上不葬相思骨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塬上不葬相思骨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MU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塬上不葬相思骨 http://www.220book.com/book/UMU7/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