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香飘四海引敌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食典江湖,七公传人在市井 http://www.220book.com/book/UN29/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五点半,醉云居的铜锅最先冒起热气。

阿灵蹲在灶前扇风,火星子舔着柴火噼啪作响,李婶端着腌好的糯米从后堂出来,瓷盆边沿还沾着桂花蜜:“阿灵,你昨晚说要在八宝饭里加两勺野蜂蜜,我特意去王伯家讨来的。”

“婶子你闻闻这个枣泥。”阿灵挖起一勺暗红的枣泥凑到她鼻前,甜香裹着焦枣的微苦钻进鼻腔,“我按残卷里的法子,用慢火炒了整宿,把枣核的苦都逼进糖里了。”她指尖在盆底轻轻一叩,枣泥颤巍巍凝成小丘,“这样蒸出来才不会散。”

老张扛着共享餐车的木牌走进来,木牌上“市井味道·共享餐车”八个字被他用金漆描了三遍:“陈姨说社区广场的摊位早被占满了,咱们的餐车刚推过去,就有老太太搬着小马扎等着了。”他抹了把额角的汗,“你说这阵仗,能成不?”

“能成。”阿灵把最后一把莲子撒进糯米里,蒸汽模糊了她的眼镜片,“昨晚我捏着菜种的时候,它们在我手心里跳得比过年的鞭炮还欢——这城里的人,早馋着热乎的、带人心气儿的饭了。”

六点整,餐车准时推出巷子口。

阿灵系着蓝布围裙站在车后,第一锅八宝饭掀开木盖的瞬间,甜香裹着桂圆、蜜枣、红豆的气息“轰”地炸开。

排队的人群发出低低的惊叹,最前头的白发老太太扶着拐杖往前挪:“姑娘,这味儿……像我小时候在苏州外婆家,灶上总蒸着这么一锅,掀开盖子能看见枣子在糯米里亮得像红玛瑙。”

“奶奶您尝尝。”阿灵舀了半勺递过去,老太太用调羹挑了点送进嘴,忽然红了眼眶:“对,就是这个甜法!不齁人,后味儿还带着点桂花香——我外婆总说,好糖要给米让路,不能抢了粮食本真的甜。”

人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声。

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手机拍视频:“妈妈你闻!这个阿姨的饭会说话!”穿西装的上班族挤到前面:“给我装三份,一份给我妈,她前儿还念叨说现在外卖的八宝饭太黏牙。”

“叮——”小姑娘的手机弹出提示音,“您关注的#市井味道回归#话题己登上热搜第3位”。

她举着手机蹦起来:“妈妈快看!有个博主拍了咱们排队的视频,说这是‘现代都市最治愈的烟火气’!”

同一时间,二十公里外的摩天大楼顶层。

资本化丐帮总裁把咖啡杯重重按在办公桌上,屏幕里正播放着共享餐车的首播,弹幕刷得比暴雨还密:“这才是中国胃该有的味道!”“求配方!”

“给我接AI美食实验室。”他扯松领带,“不管用什么办法,三天内给我复刻出这个八宝饭的味道。记住,要连老太太掉眼泪的程度都分毫不差。”

实验室里,技术员小陈盯着数据面板首揉眼睛:“组长你看,温度曲线在100.3度到102度之间浮动,完全不符合常规蒸饭的恒温逻辑。”他调出阿灵颠勺的慢放视频,“还有这个翻锅动作,力度时轻时重,按理说会导致米粒粘连,但她的饭粒偏偏颗颗分明……”

戴金丝眼镜的组长推了推镜框,屏幕蓝光映得他脸色发青:“把所有参数输入神经网模型。”三秒后,机械音响起:“无法建立有效模型,数据存在不可预测变量。”

“不可预测?”组长猛地站起来,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再试!把她用的柴火种类、灶膛结构、甚至当天的空气湿度都输进去!”

此时的共享餐车旁,赵三爷正从黑色轿车里钻出来。

他今天穿了件月白色立领衬衫,腕间的翡翠手串在阳光下泛着油光,瘦猴孙跟在身后,手里提着个烫金礼盒。

“阿灵姑娘。”赵三爷笑着抬手,人群自觉让出条道,“我早上刷手机,食典江湖,七公传人在市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食典江湖,七公传人在市井最新章节随便看!看见咱们这共享餐车成网红了。”他指了指礼盒:“这是我让人从云南空运来的玫瑰蜜,配你这八宝饭正合适。”

阿灵擦手的动作顿了顿,目光扫过礼盒上的“赵记商贸”LOGO:“三爷今天不是来送蜜的吧?”

赵三爷的笑纹更深了,手指轻轻叩了叩餐车挡板:“我有个合作方案——只要你在餐车挂我们的品牌标,我可以把渠道铺到全市三十七个社区。到时候别说卖八宝饭,你想卖什么,我的冷链车都给你留最前面的位置。”

“您看这排队的人。”阿灵转身指向队伍末尾,有个穿环卫服的大姐正踮脚张望,“他们里有送孩子上学的妈妈,有下夜班的保安,有独居的老人。”她指尖抚过餐车木栏上被蹭掉的漆,“他们要的不是贴着大LOGO的高价饭,是花十块钱能买到的、热乎的、像家里灶上炖的那口饭。”

瘦猴孙的脸瞬间涨红,刚要发作,却见阿灵从围裙口袋里掏出叠皱巴巴的纸——正是赵三爷前几日送来的合作协议。

她当着众人的面,把纸页撕成碎片,扬手撒进风里:“我阿灵的饭,只给人心吃,不给牌子吃。”

围观人群爆发出掌声。

赵三爷的翡翠手串在腕间转了两圈,忽然笑出声:“姑娘有脾气是好事,不过……”他瞥了眼手机,转身钻进轿车,“这世道,光有脾气可不够。”

深夜的醉云居,阿灵趴在案几上核对食材清单。

今天一共卖了一百二十八份八宝饭,糯米用了二十三斤,红枣十七斤半——数字在她眼前渐渐模糊,她揉了揉眼,忽然觉得掌心发烫。

贴身挂着的残卷贴着皮肤,烫得像块烧红的炭。

她慌忙解下布包,泛黄的纸页上竟浮现出新的字迹:“火候通窍,方知万物有灵。”

阿灵屏住呼吸,指尖刚触到纸页,耳边突然响起细碎的响动。

米缸里的米粒在低语,像春夜小雨打在青瓦上;铁锅的内壁发出嗡鸣,像是被敲了一记的编钟;连灶膛里未熄的柴火,都在噼啪声中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她下意识摸向灶台,掌心刚碰到铁锅,那些声音突然清晰起来。

米粒在说“再泡半刻钟,我会更软和”,铁锅在喊“火小些,我怕烫着米”,连案板上的菜刀都在轻颤:“切莲子时慢点儿,我刃口有点钝了。”

“这是……”阿灵捂住嘴,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掉。

她忽然明白,为什么之前总觉得菜谱上的“文火慢炖”、“大火收汤”不够具体——原来真正的火候,是要听见食材在说什么。

次日清晨,共享餐车的队伍比昨天更长了。

阿灵系着围裙盛饭,忽然瞥见人群里有个穿灰布衫的男人。

他站在最后排,帽檐压得很低,可当阿灵看过去时,他微微抬头,胸前的金属徽章闪过冷光——那是只张着血盆大口的兽,獠牙间衔着半粒米。

“阿灵!”李婶的喊声让她回过神,再看时,灰布衫男人己不见了踪影。

阿灵正要追问,忽然听见屋顶传来瓦片轻响。

她抬头望去,只看见洪守真的破草帽一闪,老人的声音裹着晨风飘下来:“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晨雾渐散,醉云居的门帘被风掀起一角。

阿灵正低头盛饭,忽然听见细碎的脚步声。

她抬头,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在年轻女孩的搀扶下站在台阶前。

老人的手搭在女孩腕上,微微发颤,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

阿灵刚要开口,老人突然抬起手,指尖轻轻指向餐车上的铜锅。

晨光里,她看见老人眼角有泪在闪。



    (http://www.220book.com/book/UN2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食典江湖,七公传人在市井 http://www.220book.com/book/UN29/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