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阿灵在灶台边揉面时,听见后巷的青石板被露水浸得发脆。
她手下的面团正处于“醒发临界”——这是通窍境后新悟的感知,能摸到面筋网络像婴儿的血管般微微跳动。
手机在围裙口袋里震动,是市场管理处的号码。
她擦了擦手,按下接听键,对方的声音像裹了层砂纸:“醉云居是吧?今早九点,突击检查。记得把营业执照、进货单都备齐。”
“好的,谢谢通知。”阿灵应得温驯,指腹却掐进掌心。
昨夜竹影儿在巷口说“该换个方式了”,今早就来检查,哪有这么巧的“突击”?
她望着案几上泛着青光的《七公食典》,残卷边缘浮起几缕淡金纹路,像在回应她的疑虑。
“小灵子。”
洪守真的声音从后门传来。
老乞丐今儿没披破棉袄,换了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手里提溜着个竹篾食盒,“我就知道他们要闹幺蛾子。”他掀开食盒,里头躺着半块冷透的叫花鸡,鸡皮上还凝着油珠,“昨儿在后巷听见俩穿制服的嚼舌根,说要带什么‘高精度嗅探仪’来采你的厨息。”
阿灵瞳孔微缩。
厨息是通窍境后,料理时自然散发的能量波动,相当于她的“味觉指纹”。
若被采集去——她想起前月被AI复刻的“改良肠粉”,虽然味道像兑了水的旧茶,但足够糊弄不常来的客人。
“怕啥?”洪守真抠了块鸡肉塞进嘴,腮帮子鼓得像仓鼠,“用你新悟的‘寒梅酿雪羹’。这菜最是清灵,能把那些机器搅成一锅浆糊。”他突然压低声音,指节叩了叩灶台,“记着,慢火熬,让糖粒化得慢些。”
九点整,市场管理处的人准时到了。
领头的是个戴金丝眼镜的瘦子,胸牌上写着“王科长”,身后跟着俩扛仪器的年轻人,还有个抱着文件夹的姑娘——阿灵认得,是竹影儿的表妹,上周刚在巷口买过她的梅干菜饼。
“先看操作间。”王科长推了推眼镜,目光在灶台、冰柜、调料架上扫过,“营业执照呢?”
“在这儿。”阿灵递上证件,余光瞥见扛仪器的年轻人正往墙角挪。
她悄悄发动厨心领域——领域内的空气像被揉碎的玻璃,所有细微波动都清晰起来:那台黑色仪器的散热口正往外冒焦糊味,电源灯是不自然的幽蓝,分明改过线路。
“王科长,这是我们新配的食品安全监测仪。”年轻人谄媚地按下开关,仪器发出蜂鸣,“能检测到0.01微克的有害物质。”
阿灵垂在身侧的手攥紧围裙。
她早让竹影儿下的毒随着残羹倒进化粪池,可对方要的根本不是毒——是她料理时的能量轨迹。
“那正好。”她忽然笑起来,“我正熬着新菜,要不请几位尝尝?”不等对方应,她转身走向灶台。
寒梅酿雪羹的罐子在文火上咕嘟着。
阿灵揭开木盖,梅香混着梨汁的甜涌出来。
她抄起木勺,故意搅得慢些——通窍境里,她能听见每粒冰糖融化时的“轻语”:大颗粒的糖在78℃裂开第一道缝,小颗粒的在82℃完全散成蜜。
她调整火候,让两者的融化节奏错开半拍,像在弹一首跑调的曲子。
仪器的屏幕开始疯狂跳动。
王科长凑过去,镜片上蒙了层白雾:“这...怎么回事?”
“可能是羹汤的香气干扰?作者“林江桥”推荐阅读《食典江湖,七公传人在市井》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阿灵舀了小半碗递过去,“要不王科长尝尝?保证比仪器准。”
王科长捏着勺子的手顿了顿,还是喝了一口。
他原本紧绷的脸慢慢松了,喉结动了动:“甜而不腻,梅香透得刚好。”
“那检测结果?”阿灵指了指仪器。
年轻人擦着额头的汗:“各项指标...正常。”
王科长干咳两声:“行吧,没什么问题。”他冲手下使了个眼色,几人收拾仪器往外走。
竹影儿的表妹经过阿灵身边时,袖口擦过她手背——是张纸条,皱巴巴的,写着“对不住”。
阿灵把纸条揉成团扔进垃圾桶。
她刚转身,就见白眉翁杵在门口,手里攥着张泛黄的信笺,身后还跟着只花斑猫。
“晨练时在旧书摊底下捡的。”白眉翁把信笺摊开,墨迹是暗红的,像掺了血,“饕餮计划·第三阶段:控制中枢己就位。”他用枯瘦的手指点着信笺角落的地图,红点标在城南的“云起数据中心”,“资本化丐帮的新窝,他们用AI学你的菜,学得七分像就能抢了夜市的生意。”
“他们想复制我的能力?”阿灵皱眉。
“哪能复制?”白眉翁捋了捋白胡子,“但能复制‘像’。到时候满大街都是‘醉云居分号’,真味没了,人也散了。”
话音未落,店外传来汽车鸣笛。
阿灵抬头,看见辆黑色轿车停在巷口,车窗降下,露出欧阳芷若的脸。
她今天穿了月白色旗袍,盘着发髻,腕间玉镯叮咚:“阿灵小姐,我是‘国际中华料理创新论坛’的代表。”她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烫金邀请函,“您这样的天才,该站在更大的舞台上。”
阿灵倚着门框,晨光把她的影子投在青石板上:“欧阳小姐,我这儿的老茶客喝不惯舞台上的茶。”
欧阳芷若笑了,那笑像春雪落在冰面:“那太可惜了。”她挥了挥手,轿车缓缓开走,尾气里飘来若有若无的苦杏仁味——是她惯用的“迷魂香”,只是这次没下重手。
傍晚收摊后,醉云居的屋顶聚满了人。
阿灵搬来折叠桌,上面摆着她手写的“通窍级食材辨识法”:“明天开始,咱们轮流守夜。菜贩子来送货,先按这法子验一遍;要是有生面孔打听菜单,立刻告诉我。”
赵三爷叼着烟卷:“小灵丫头,咱凭啥信你?”
“就凭上个月您孙子吃了我调的消积汤,积食好了。”阿灵望着他,“就凭李婶的卤味摊被砸时,我熬了三锅热粥。”她举起残卷,月光照得卷上的字迹发亮,“他们要抢的不只是我的菜谱,是咱们夜市的烟火气。”
人群安静了。
不知谁先喊了句:“听阿灵的!”接着是此起彼伏的应和。
阿灵望着远处城市中心的灯火,那里的写字楼像插天的墓碑,而脚下的城中村,每扇窗户都亮着暖黄的光。
“这一战,我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声音不大,却像钉子钉进石板,“真正的好味道,不属于任何组织。”
深夜,阿灵在残卷上记下今日事。
忽然,门缝里塞进个信封,烫金的“未来料理挑战赛·特邀嘉宾”几个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她捏了捏信封,里面有张带香水味的卡片,字迹是欧阳芷若的:“舞台,终究是要登的。”
阿灵把信封收进抽屉最底层。
窗外,后巷的老梅树正抽新芽,梅香混着灶膛里未熄的炭味,飘向还未苏醒的黎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UN2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