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合作社初成立,各屯入股分红忙。
红旗屯长生妒忌,暗中使绊设障碍。
莫道山野无算计,利益面前人心显。
华伟巧计化干戈,合作共赢美名扬。
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初八,桦树屯大队部里挤满了人。今天是"兴安岭特种养殖合作社"第一次分红的日子,十里八乡的社员都来了。郑华伟抱着小晨阳坐在主席台上,面前堆着一摞摞现金。
"黑水屯赵栓柱,分红二百八!"
"青山屯李有田,分红一百六!"
随着会计的唱名声,社员们喜气洋洋地上前领钱。赵疤瘌领完钱,当场就把崭新的票子拍在桌上:"入股!我再入五百!"
气氛正热烈,大门"砰"地被踹开。红旗屯的胡队长带着七八个壮汉闯了进来,脸色阴沉得像锅底。
"郑华伟!"胡队长一巴掌拍在桌上,"凭啥我们屯的分红最少?"
账本显示,红旗屯这次只分了九十块钱,确实垫底。郑华伟不慌不忙地站起来:"胡队长,你们交来的林蛙个头小,成活率低,按合同就该这个数。"
"放屁!"胡队长身后的壮汉嚷嚷,"分明是你们刁难人!"
场面一时剑拔弩张。郑华伟把小晨阳交给魏华,走到胡队长面前:"要不这样,明天我去你们屯看看养殖场,有问题咱们当面解决。"
"用不着!"胡队长冷笑,"从今天起,红旗屯退出合作社!我们自己单干!"
说完,他甩出一叠纸——是撕毁的合作协议。跟着来的社员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有几个犹犹豫豫地跟着撕了,更多的却把协议攥得紧紧的。
"胡闹!"老王头烟袋锅敲得桌子砰砰响,"当初签合同可是按了手印的!"
眼看要打起来,郑华伟突然提高嗓门:"要退社的,现在就可以领钱走人!留下的,明天我亲自去指导技术!"
这话一出,红旗屯的人反倒安静了。最终只有胡队长和两个亲信真的退了社,其他人默默把协议又揣回兜里。
第二天一早,郑华伟如约来到红旗屯。胡队长闭门不见,倒是社员们热情地引他去养殖场。一看之下,问题很明显——蛙池建在风口,水温太低;喂的饲料也不对,还是老一套的杂鱼烂虾。
"简单,"郑华伟挽起袖子,"第一,蛙池挪到向阳处;第二,改用专用饲料;第三..."他指着浑浊的水池,"每周换一次水,保持清洁。"
回屯路上,魏云增忧心忡忡:"胡队长这么闹,怕是还有后手..."
果然,三天后供销社传来消息:红旗屯以低于合作社的价格,抢走了他们最大的客户——县外贸公司!
"王八蛋!"马龙气得首跳脚,"咱们辛辛苦苦打通的门路,让他们截胡了!"
郑华伟却出奇地冷静。他翻开账本算了算,突然笑了:"让他们抢。外贸公司要的量,他们根本供不上。"
"为啥?"
"林蛙越冬需要特殊设备,"郑华伟胸有成竹,"他们那破池子,冬天准结冰。"
十一月中旬,第一场雪落下时,红旗屯果然出了乱子。由于没有加温设备,蛙池冻成了冰坨子,上千只种蛙全冻死了。胡队长硬着头皮来找外贸公司商量延期,却被当场取消了合同。
"郑队长!"外贸公司的科长亲自跑到桦树屯,"还是得靠你们啊!"
郑华伟没急着答应。他先带着科长远程视察了自家的越冬蛙房——恒温水池里,的林蛙活蹦乱跳;然后又展示了新引进的真空包装机,能保证活蛙运输途中不死。
"好!好!"科长连连点头,"价格按你们说的算!"
这事传开后,原先退社的社员坐不住了。他们联名要求罢免胡队长,重新加入合作社。郑华伟却提出了个出人意料的建议:让红旗屯改养虹鳟鱼!
"你们那眼山泉温度恒定,最适合养冷水鱼。"他拿着图纸耐心解释,"合作社提供鱼苗和技术,包销路。"
胡队长没想到郑华伟以德报怨,羞愧得无地自容。他拎着两瓶老白干上门赔罪,喝到酣处竟哭了起来:"老弟...我糊涂啊..."
腊月里,合作社开了年终大会。郑华伟宣布了两个好消息:一是省里批准了他们"兴安岭山珍"的商标;二是明年要建个加工厂,做即食林蛙油和熏制虹鳟鱼。
"到时候,"他指着规划图,"每个屯都有份子,家家能拿双份钱!"
分红这天,郑华伟特意把会场设在了红旗屯。看着社员们领钱时喜笑颜开的样子,他抱着小晨阳轻声说:"儿子,记住,有钱大家一起赚,路才走得长远。"
远处传来边防军的熄灯号,悠长的号声中,郑华伟想起上辈子各屯为争资源打得头破血流的往事。如今重活一次,竟能化干戈为玉帛,这重生后的日子,真是比最醇的高粱酒还醉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狩猎1983:东北兴安岭之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N4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