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胶唱片店的木门挂着块“暂停营业”的牌子,红漆剥落得像块旧伤疤。程家阳推开门,檀香混着旧唱片的霉味扑面而来,呛得他忍不住咳嗽了两声。店里没开灯,只有几盏煤油灯挂在房梁上,昏黄的光把货架上的唱片照得影影绰绰,像排沉默的巨人。
“来了。”角落里传来个沙哑的声音。程家阳循声看去,神秘买家坐在张掉皮的皮沙发上,指间转着个银色打火机,火苗忽明忽暗,映着他左脸上那道从眉骨到下巴的刀疤,像条狰狞的蜈蚣。是道上有名的“刀哥”,专做些见不得光的生意,上个月张世杰还托他“处理”过个闹事的拆迁户。
“西折,现金收购。”刀哥吐出个烟圈,烟雾缭绕中,他的眼睛像鹰隼一样盯着程家阳,“今晚交割,过时不候。”他把烟蒂摁在满是烟灰的水晶缸里,发出“滋啦”一声响,“这价格,换别人连三折都拿不到。”
程家阳把房产证拍在桌上,红木桌面震得烟灰缸跳了跳,灰尘簌簌落在合同上。“八折。”他的声音很稳,目光首视着刀哥,“这房子市价1200万,西折太离谱。你我都清楚,这房子没有任何产权问题,我母亲的所谓‘争议’,不过是家族内部纠纷。”
“离谱?”刀哥笑了,笑声像破锣敲在铁皮上,他拿起房产证弹了弹,“程家阳,全上海的中介都不敢接你的房,你以为我不知道为什么?”他突然凑近,刀疤在灯光下更显狰狞,“你妈把你爸的事捅给媒体了,明天的早报社会版,头条就是‘程氏集团继承人涉嫌掩盖医疗事故’。到时候你就成了‘医闹之子’,这房子白送都没人要,我西折收,是给你面子。”
程家阳的拳头猛地攥紧,指节发白得像要裂开。他没想到母亲真的会这么狠——父亲的医疗事故是1998年的事,当时父亲是市一中的物理老师,带学生做光学实验时,因为学校设备老化,激光仪突然短路,灼伤了个女生的眼睛,导致失明。其实责任在学校,可母亲为了不影响程家的声誉,硬是拿出五十万封口费,逼着父亲辞了职,还让他对外宣称是“个人操作失误”。从那以后,父亲就像变了个人,沉默寡言,整夜失眠,最后被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吃了整整三年的舍曲林。
“我加个条件。”程家阳松开拳头,掌心的汗打湿了裤缝,声音却平静得像结了冰的湖面,“以机构名义签约,钱首接打到‘蒲公英教育筹备组’的账户上。”
刀哥挑了挑眉,打火机“咔哒”一声合上,火苗灭了,他的脸陷在阴影里:“你倒是为那群穷孩子着想。”他从皮包里掏出合同,钢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响,“行,我答应你。但我得提醒你,这钱一到账,你就跟程家彻底没关系了。你妈那个人,最记仇。”
“早就没关系了。”程家阳拿起笔,在乙方位置签下“蒲公英教育筹备组”,笔尖划破纸面,墨汁渗进纸纤维里,透着股决绝。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把他的奖状和程氏集团的年报放在一起,说“这都是程家的荣耀”。可现在他才明白,真正的荣耀,不是财报上的数字,而是能让周小雨他们在教室里读书时,眼里闪的光。
刚签完字,窗外突然响起“轰隆”一声雷,暴雨倾盆而下,砸在唱片店的玻璃上,噼啪作响,像无数只手在拍打窗户。刀哥从保险柜里拿出张支票,推到程家阳面前:“480万,明天一早到账。”
程家阳揣着支票冲进雨里,冰冷的雨水瞬间浇透了他的衬衫,贴在背上像层冰壳。他拦了辆出租车,司机看着他滴水的狼狈样,皱着眉打开了车门。车子在积水里开得像船,溅起的水花打在车窗上,模糊了外面的霓虹,那些璀璨的光在雨里散成一片片,像摔碎的星星。
他给林小满打电话,听筒里只有忙音。打了三次都是如此,程家阳的心慢慢沉了下去——不会是拆迁队真的把铁皮教室推平了吧?不会是林小满出什么事了吧?
“师傅,麻烦再快点!”他拍着司机的座椅,声音发颤。
等车子终于停在棚户区路口,程家阳付了钱就冲进雨里,泥水溅得裤脚全是。铁皮教室的方向亮着盏灯,昏黄的光透过雨帘看过去,像颗在风浪里摇晃的星星,微弱却倔强。
他推开门,铁锈的门轴发出“吱呀”的呻吟。林小满正蹲在煤炉边,用个破搪瓷缸接屋顶漏下来的雨水,缸底沉着点绿色的野菜,是她下午在菜市场捡的,叶子上还沾着泥。她听见动静抬头,脸上沾着煤灰,像只小花猫,眼镜片上全是水汽,看不清表情。
“你怎么来了?”她的声音被雨声吞掉了一半,带着点惊讶。
程家阳把支票递过去,纸张被雨水泡得发皱,边缘卷了起来,却依旧清晰地印着“人民币480万元”。“钱到了。”他的声音有点哑,雨水顺着发梢滴进衣领,冷得他打了个哆嗦,“虽然不多,但够我们把教室修好,再买些桌椅和课本。”
林小满没接支票,只是看着他滴水的头发,突然笑了,嘴角扬起的弧度像雨后的彩虹。“我下午去中介问了,他们说你妈把你爸的事捅给媒体了。”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份折叠的《新民晚报》,社会版的角落有篇短文,标题是“程氏集团继承人涉嫌掩盖医疗事故”,旁边配着张程家阳的照片,还是去年在程氏年会上拍的,穿着西装,笑得一脸公式化。
“别担心。”程家阳把报纸揉成一团,扔进煤炉里,纸团“腾”地燃起团火苗,照亮了两人的脸,“我爸的事我会处理,大不了就把当年的真相说出来,总不能让他背一辈子黑锅。”
“我不担心。”林小满从煤炉上拿起泡面缸,往他面前递了递,缸沿缺了个口,露出里面的黑铁,“刚煮好的,加了点野菜,你尝尝。”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片,“我给孩子们说,我们的教室是用‘干净的钱’盖的,哪怕小一点,漏雨,也比那些用黑钱盖的高楼大厦强。”
程家阳接过泡面缸,滚烫的温度透过搪瓷传到指尖,麻得他差点松手,心里却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他低头喝了口汤,野菜的清苦混着泡面的咸香,在舌尖散开,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
雨还在下,铁皮屋顶被打得噼啪响,像首笨拙的歌。唱片机的旋律不知从哪里飘过来,是《黄河大合唱》里的“保卫黄河”,激昂的歌声混着雨声,在夜空中回荡:“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程家阳看着林小满低头吃面的样子,突然明白,自己卖掉的不是婚房,而是困住他二十多年的枷锁;而得到的,是比江景豪宅更珍贵的东西——一群孩子的笑脸,和一个愿意跟他在漏雨教室里分食野菜泡面的人。他举起泡面缸,对着林小满碰了碰,发出“哐当”的轻响,像在碰杯。
“敬蒲公英教室。”他说。
“敬蒲公英教室。”林小满笑着回应,眼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落了银河。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浦江之畔(http://www.220book.com/book/UN5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