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2日的吉隆坡,赤道的阳光把自由贸易特区的玻璃幕墙晒得发烫。沈诗涵站在云浮公寓600平的落地窗前,望着远处双子塔的尖顶,手里捏着两把钥匙——一把刻着潮汕老宅的纹样,一把印着吉隆坡市政厅的徽记。
“这双户籍,办得比想象中快。”李嘉诚走进来,身后跟着表舅妈庄女士,她手里捧着个红木盒子,里面装着烫金的房产证。“致腾国际版的效率是真高,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证件,正好15分钟,比在香港办个通行证还省事。”
沈诗涵接过房产证,封面上“马来西亚永久居留权+潮汕祖籍认证”的字样格外醒目。公寓的智能系统自动播报:“光伏板今日发电量280度,己并入马来西亚国家电网,可抵扣本月电费的70%。”
“你表舅妈特意让人在屋顶多加了两排光伏板,”李嘉诚指着窗外的太阳能板阵列,“她说住在这里,既得有家乡的根,也得有他乡的便利——发电自给自足,政策上又有自由贸易区的优惠,营销环境比香港还宽松。”
庄女士打开带来的茶点,凤凰单丛的香气漫开来:“诗涵,你上次说的2008年金融危机,是真的?”她端起茶杯的手微微发颤,“要是港币贬值,我们在香港的资产……”
“不是贬值,是大幅波动。”沈诗涵调出致一科技的经济模型,屏幕上的曲线像条不安分的蛇,“我让团队回测了近三十年的数据,结合美元指数和亚洲货币走势,到2008年,数字人民币100元大概能兑换港币385元、澳门币458元。现在提前布局吉隆坡,就是把鸡蛋分在不同篮子里。”
李嘉诚捻着佛珠,忽然笑了:“你这预言,比股市分析师靠谱。上个月我让长江实业把15%的现金流换成了数字人民币,就存在致一科技的跨境账户里,利息比汇丰还高两个点。”
“表舅这步棋,走在华尔街前面了。”沈诗涵点开致腾国际版,调出亚洲西小龙的半导体产业预测图,“您看这个——我预测到2017年,新加坡会成为亚洲西小龙之首,靠的是半导体全产业链和金融中心的双重优势;首尔排第二,有华尔街扶持的组装厂,技术迭代快;宝岛地区排第三,主要还是靠半导体组装,核心技术卡在外头。”
庄女士凑过来看,指着新加坡的图标:“难怪你让致一科技在新加坡建数据中心,还参股了当地的半导体设计公司。”
“自由贸易区的政策红利,得和产业趋势绑在一起。”沈诗涵调出吉隆坡的产业规划图,“这里的半导体封装测试产业园,明年就能投产,致一科技的投资己经到位,到时候能承接新加坡的外溢订单。”她顿了顿,看向李嘉诚,“表舅,您在马来西亚的港口业务,要不要考虑接入星特币结算?等2008年港币波动时,数字资产的抗风险能力会更明显。”
李嘉诚没立刻回答,走到阳台拨通了香港的电话,用潮汕话交代了几句,挂线时眼里带着笑意:“让财务把吉隆坡港口的部分股权,换成致一科技的数字资产凭证。你这孩子,总能把预言变成实实在在的生意。”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进来,落在双户籍的钥匙上。庄女士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掏出个锦袋:“这是潮汕老宅的泥土,我让人装了些带来,埋在公寓的花盆里,算是‘落地生根’。”
沈诗涵接过锦袋,指尖触到的泥土,忽然想起奶奶说过的话:“潮汕人的根,能扎在任何地方,只要心里有潮水的声音。”此刻的吉隆坡,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光,智能管家用潮汕话播报着天气,恍惚间,像把半个潮汕老宅,搬到了赤道边上。
“致腾国际版的跨境支付功能,己经接入马来西亚的银行系统了。”沈诗涵给两人演示,“以后从这里转钱回潮汕,或者从香港汇钱过来,用星特币结算,秒到账,手续费几乎为零。”
李嘉诚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忽然感慨:“我们那代人闯南洋,靠的是‘爱拼才会赢’;你们这代人,靠的是‘会算才敢拼’。”他拿起那把刻着潮汕纹样的钥匙,“这双户籍,不只是身份,是让根须能在不同的土壤里,都长得扎实。”
傍晚时分,吉隆坡的晚霞把天空染成金红色。云浮公寓的智能厨房飘出潮汕菜的香气——庄女士在教佣人做蚝烙,滋滋的油响里,混着她和沈诗涵讨论2017年半导体格局的声音。
“首尔的组装厂有华尔街撑腰,短期能冲量,但技术命脉捏在别人手里;新加坡不一样,政府敢砸钱搞自主研发,致一科技投的那家设计公司,己经能做出7纳米的芯片了……”
李嘉诚坐在客厅里,听着两个女人的对话,手里转着那两把钥匙。他知道,沈诗涵的预言从来不是空穴来风——就像她精准预判星特币的涨势,就像她提前布局数字人民币,这背后是致一科技的算力,是潮汕商人的首觉,更是对时代潮水最敏锐的感知。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双子塔,沈诗涵在致腾国际版上提交了吉隆坡分公司的注册申请。系统提示“15分钟内完成审批”,屏幕下方弹出一行小字:“检测到用户持有双户籍,自动匹配潮汕-吉隆坡税收优惠政策。”
她回头时,看见李嘉诚和庄女士正对着光伏板的发电数据笑——今天的发电量,够支撑公寓一个星期的用电了。
属于他们的故事,在吉隆坡的暮色里,又多了一层关于“预判”与“扎根”的深意。那些握在手里的钥匙,不仅打开了600平的公寓,更打开了一个潮汕商人在数字时代的生存哲学:既要有看透危机的眼光,更要有在任何土壤里,都能长出根系的韧性。
而远处的半导体产业园,工人们正在安装致一科技的设备。明年这里产出的第一块芯片,将会带着潮汕的印记,新加坡的技术,吉隆坡的效率,流向更广阔的亚洲市场。就像沈诗涵说的:“未来的竞争,从来不是一城一地的输赢,是能不能让根须,顺着时代的脉络,长得更深、更远。”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深市沈宅》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ND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