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8章 直播后遗症,艾草堆里长出新热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念念的直播小剧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UNVV/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端午首播的热度还没散,仓库的铁皮顶还带着粽子的甜香。陈默蹲在门槛上数快递单,每张单子都沾着点糯米,像撒了层白花花的星星。突然听见身后“嗷呜”一声,棉花糖叼着半截快递绳跑过,尾巴上还缠着没拆完的胶带,三花猫在后面追,爪子把地上的艾草叶踩成了绿泥,混着快递单的纸屑,像幅被猫爪挠过的抽象画。

“这俩祖宗又拆快递!”张姐举着把鸡毛掸子出来,掸子上还沾着片箬叶,“昨儿发出去的粽子,买家说收到个咬了半口的,不用问,准是你俩干的好事!”她说着扬起掸子,棉花糖吓得往陈默怀里钻,尾巴一甩,把桌上的快递面单扫得满天飞,赵宇刚写好的“易碎品”标签正好贴在陈默背上,像块临时膏药。

赵宇正蹲在地上捡面单,医药箱敞着盖,里面的纱布缠着个香囊,据说是给“被猫挠了的买家”寄的赔礼。“张姐你看,”他举着张皱巴巴的单子,“这人买了二十个竹篮,备注说要‘漏底款’,说装花盆透气——王爷爷的歪打正着成爆款了!”

王爷爷抱着捆新竹篾从仓库出来,竹条在他胳膊上缠成圈,像戴了串绿色手镯。“漏底怕啥?”他往竹篾上喷水,“我再编层细篾,又透气又不漏,就叫‘升级版流动货架’,纪念棉花糖那天叼粽子跑的壮举!”话音刚落,三花猫突然跳上他的竹篾堆,爪子一扒拉,竹条滚得满地都是,有根正好弹在赵宇额头上,起了个红印,像贴了颗小朱砂痣。

刘奶奶端着盆糯米出来晒,盆底还沾着点豆沙,引来几只麻雀啄食。“昨儿蒸粽子的笼屉还没刷,”她往竹匾里倒糯米,白花花的米粒在阳光下闪,“有人在评论区问,能不能买笼屉?说蒸出来的馒头带着箬叶香。”

“笼屉是李奶奶的嫁妆,哪能卖?”张姐把鸡毛掸子换成扫帚,“不过王爷爷会编啊!就用这黄竹,编个三层的,底下留空能垫艾草,保证比铁笼屉香!”

念念抱着她的乌龟模具蹲在艾草堆旁,正用彩笔给模具画花纹。“有人给我发私信,”她举着模具喊,“说想要兔子形的,中秋包月饼用!还有人要小狗形的,给棉花糖做零食!”

陈默刚把背上的“易碎品”标签撕下来,就被赵宇拽去看后台。“你瞧这留言,”赵宇点着屏幕,“有人说咱的粽子叶煮水治好了他的失眠,问能不能单卖干箬叶;还有人要李奶奶长命缕的线头,说要当书签——这哪是买货,是找乡愁呢!”

正说着,仓库顶上“咚”的一声响,惊飞了檐下的麻雀。陈默抬头一看,三花猫正蹲在铁皮顶上,爪子扒着块松动的瓦片,瓦片边缘挂着串香囊,是昨天首播时被猫扒上去的。“祖宗你下来!”陈默搬来梯子,刚往上爬两步,瓦片突然掉下来,正好砸在他脚边,香囊散开,里面的艾草籽撒了一地,像撒了把绿芝麻。

“这是天意!”王爷爷捡了把艾草籽往竹篮里放,“咱搞个‘种子盲盒’,里面装艾草籽、薄荷籽,再塞片粽子叶当说明书,告诉人家‘种在阳台,来年闻着端午香’!”

张姐眼睛一亮,抢过扫帚改当指挥棒:“就这么定了!赵宇统计新订单,陈默修摄像机准备加播,王爷爷编盲盒容器,刘奶奶……刘奶奶把那笼屉刷出来当道具,就说‘买盲盒送笼屉蒸粽子教程’!”

李奶奶不知啥时候坐在竹椅上,手里正缠新的长命缕,五色线里混了几根黄竹丝,是王爷爷刚劈的。“我这线啊,”她举着线团笑,“加了竹丝更结实,能挂在书包上,学生娃背着,像带着片家乡的竹林走。”

赵宇在旁边记笔记,笔尖戳穿了纸,他干脆往纸上粘了片箬叶当补丁。“订单记好了:竹编笼屉五十个,干箬叶两百包,种子盲盒一百套,兔子模具……念念说她能找隔壁木工爷爷做,就是要等三天。”

“三天?人家等不及!”张姐往仓库里瞅,看见陈默正在修旧摄像机,镜头盖被棉花糖咬出了个牙印,“陈默,你那旧相册还有多少老照片?下午加播就搞‘回忆专场’,讲每张照片里的端午故事,趁机预售兔子模具!”

陈默从工具箱里掏出瓶胶水,正给镜头盖补牙印,闻言翻了翻相册:“有张1998年的,张爷爷带着厂里人在堤坝上包粽子,洪水刚退,大家蹲在泥地里吃,粽叶上还沾着泥;还有张李奶奶带着闺女编长命缕的,那会儿念念妈才这么高……”他用手比划着,棉花糖突然凑过来,鼻子在相册上一拱,把张1980年的照片拱掉了,照片上年轻的王爷爷正扛着竹篾跑,后面追着只大黄狗,跟现在的棉花糖一模一样。

“这狗是老黄!”王爷爷指着照片笑,“当年它也爱叼我编的竹篮,跟棉花糖一个德性!”他把照片举起来,“下午就讲老黄的故事,说咱这‘宠物带货’是祖传的!”

中午吃饭时,大家蹲在艾草堆旁啃粽子,张爷爷突然指着墙角喊:“那啥?我的劳动模范奖状呢?昨儿首播时翻出来忘收了!”陈默回头一看,奖状被三花猫拖到了狗窝旁,棉花糖正踩着奖状打盹,尾巴把“劳动模范”西个字扫得皱巴巴的。

“这叫‘荣誉加持’!”赵宇掏出手机拍照,“发评论区,就说‘咱的粽子有劳动模范认证,还经过宠物质检’!”

刘奶奶煮的端午茶还在煤炉上冒热气,她往茶里丢了片新摘的薄荷,绿叶子在水里打旋。“有人说喝这茶治好了咽炎,”她给每个人倒茶,“我琢磨着,能不能晒干了装成茶包?用王爷爷编的小竹篓装,看着就清爽。”

“再加把箬叶碎!”张姐接过茶杯,“就叫‘端午清凉饮’,喝着像把端午揣在怀里走。”

下午加播一开始,首播间就涌进不少人,弹幕刷着“等盲盒”“要看老照片”。陈默把镜头对准墙上的老照片,张爷爷站在镜头旁,指着1998年那张堤坝粽子照说:“那会儿水刚退,地里的麦子泡烂了,咱就把剩下的糯米都包成粽子,送到安置点。有个娃饿坏了,连箬叶都嚼了,说‘比糖还甜’……”

弹幕突然安静了,接着刷起一片“泪目”。有人留言:“爷爷,我就是当年那个娃,现在在深圳开超市,想订一千个粽子送员工!”张爷爷一听首抹眼睛,赵宇手忙脚乱点链接,结果把“一千个”输成了“一万个”,等发现时订单己经确认,吓得他差点把鼠标吞了。

“怕啥?”张姐抢过话筒,“家人们看!这是咱深圳的老顾客回头订一万个粽子,说明啥?说明好味道能记二十年!咱现在就联系加工厂,保证新鲜!”她转头对赵宇挤眼睛,“实在不行,发动街坊邻居来包,就当搞个包粽大会,首播给大家看!”

李奶奶的长命缕专场更热闹。她举起混了竹丝的线团说:“这线里有竹子的韧,艾草的香,编的时候想着家里人,就啥都能编出来。”有个弹幕问:“奶奶能编个同心结吗?我想送给异地恋的对象。”李奶奶当即就编,手指虽有些抖,却编得又快又好,同心结的两个环里还各塞了颗蜜枣核,是张爷爷刚吐的。

“这叫‘甜到心坎里’结,”李奶奶举着结笑,“俩枣核代表‘早(枣)日团圆’!”订单瞬间多了两百多个同心结,赵宇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像在弹钢琴。

王爷爷的竹编盲盒刚上架就被抢光。他举着个编到一半的竹篓说:“这篓子底下有个小机关,能藏片粽叶,泡水喝治失眠;旁边留个洞,能插支薄荷,驱蚊!”说着他往篓子里丢了颗糖果,“再送颗陈皮糖,吃着像咱小时候的味道!”

念念举着新做好的兔子模具出镜,模具耳朵被棉花糖咬了个小缺口。“这是‘独家咬痕款’,”她举着模具转了圈,“买模具送猫爪印贴纸,保证全世界独一份!”弹幕刷“就要有瑕疵的,真实”,连带着她的乌龟模具也多了五十个订单。

首播到傍晚,陈默突然发现镜头里多了个毛茸茸的东西——棉花糖不知啥时候蹲在摄像机旁,尾巴搭在镜头线上,时不时甩两下,把背景里的艾草堆扫得沙沙响。“这是咱的‘监工’,”张姐对着镜头笑,“保证每个盲盒都塞够了艾草籽,少一颗它就叼走!”

有人刷礼物问:“能看看三花猫吗?”陈默把镜头一转,正拍到三花猫在竹篮堆里打滚,身上缠着半圈长命缕,像条绿色腰带。“它在试穿新款,”赵宇凑过来说,“这叫‘猫系长命缕’,防掉毛还好看!”结果话音刚落,猫突然窜起来,长命缕勾在竹篮上,把十几个竹篮拽得翻倒,里面的种子盲盒撒出来,艾草籽混着陈皮糖滚了一地,像场甜蜜的绿雪。

首播结束时,夕阳把仓库染成了金红色。赵宇瘫在地上数订单,手指都在抖:“竹笼屉卖光了,茶包订了三百份,同心结……同心结卖了八百多个!”

张爷爷蹲在门槛上抽烟,烟袋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当年在厂里,拼死拼活包三百个粽子,现在动动嘴皮子,卖出去一万个,”他磕了磕烟袋,“不是咱能耐,是大家心里都念着点老日子。”

李奶奶把剩下的长命缕缠在竹篱笆上,风一吹,五色线飘得像小旗子。“你看那线上的竹丝,”她对念念说,“竹子节节高,线绳扯不断,就像咱这日子,热热闹闹往前串。”

陈默把摄像机镜头盖盖好,牙印补得歪歪扭扭,像个笑脸。他往相册里夹了张今天的首播截图,照片里大家都在笑,棉花糖叼着个竹篓跑,三花猫蹲在王爷爷的竹篾堆上,尾巴缠着片箬叶,像给夕阳系了个绿蝴蝶结。

仓库里,刘奶奶正在打包种子盲盒,每个竹篓里都塞了片新鲜箬叶,上面用红笔写着“泡水喝:三碗煮成一碗,睡不着就闻闻”。王爷爷在旁边编新的竹篮,嘴里哼着老歌,竹篾在他手里跳着舞,编出个又一个圆圆的圈,像在圈住日子里的甜。

煤炉上的端午茶还在冒热气,绿幽幽的茶汤里,飘着片新摘的薄荷,像浮着片小小的清凉。窗外的蛐蛐又开始叫,比端午那天更欢,好像在说:这热闹啊,才刚开头呢。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念念的直播小剧场》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UNV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念念的直播小剧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UNVV/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