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五的雪下得绵密,沈清辞家的客厅却安静得能听见挂钟的滴答声。王兰正弯腰给沈乐乐系围巾,浅粉色的毛线在她手里绕了两圈,语气是沈清辞听惯了的温和:“清辞真的不去吗?舅舅家的表哥今年带了女朋友回来,热闹得很。”
沈明远坐在沙发上看报纸,闻言抬了抬眼:“去见见也好,都是亲戚。”
沈清辞靠在门框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羽绒服袖口的毛边。他其实不是讨厌走亲戚,只是不习惯王兰和沈子轩那套亲昵的相处模式——像温水煮青蛙,慢慢浸透着这个家,却总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不了,”他声音很轻,“作业还没写完,在家复习吧。”
沈子轩仰问,羊角辫上的绒球晃了晃:“哥哥不去吗?表哥说要给我放烟花呢。”
“你去吧。”沈清辞扯了扯嘴角,算是笑过。
门关上的瞬间,屋里的暖气仿佛都跟着流失了大半。沈清辞走到窗边,看着父亲的车碾过积雪驶远,车尾灯在雪幕里缩成两个小红点,最后消失在路口。他转身往书房走,刚要拉开椅子,门铃忽然响了。
透过猫眼看出去,陆知衍裹着件黑色羽绒服,肩上落满雪,手里还拎着个鼓鼓囊囊的保温袋,正仰头对着猫眼笑。
沈清辞的心猛地一跳,忙拉开门。冷风卷着雪粒灌进来,陆知衍侧身挤进来,把保温袋往玄关柜上一放,拍了拍身上的雪:“猜你肯定一个人在家,我妈包了饺子,给你带了半锅。”
保温袋解开的瞬间,韭菜鸡蛋馅的香气漫出来,混着点姜的暖味。沈清辞看着他冻得发红的鼻尖,忽然想起早上出门前,陆知衍在微信上问他“今天走亲戚吗”,当时自己只回了个“不”,原来他早就备好了过来的理由。
“你怎么过来的?雪这么大。”
“骑车。”陆知衍脱了鞋,袜子上沾着点雪水,在地板上踩出两个浅印,“我家到你这才两站路,比坐车快。”他弯腰换鞋时,沈清辞看见他羽绒服口袋里露出半截物理竞赛题册,边角卷着,像是被反复翻看过。
书房的暖气开得足,代码熊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陆知衍把饺子倒进锅里热着,蒸汽很快模糊了玻璃锅盖。沈清辞翻出两双筷子,刚摆到桌上,就见陆知衍从书包里掏出个小电煮锅,还有包速冻的肥牛卷:“光吃饺子太素,我带了火锅底料,凑活吃点?”
是沈清辞爱吃的番茄味,包装上还贴着张便利贴,是陆知衍妈妈的字迹:“少放辣,给清辞同学的。”
锅里的汤咕嘟冒泡时,陆知衍忽然从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剥开糖纸塞进沈清辞嘴里。橘子味的甜在舌尖漫开,压下了刚才心里那点涩:“我妈说,过年得吃点甜的。”
“你怎么知道我没走?”沈清辞含着糖,声音有点含糊。
“猜的。”陆知衍往锅里下肥牛,筷子搅着汤面,“你上次说,不太喜欢人多的场合。”
沈清辞忽然想起上个月期末考后,两人在操场散步时,他随口提过一句“亲戚聚会总被问成绩,有点烦”。这种自己都快忘了的碎话,陆知衍却记在心上。
火锅的热气腾腾地往上冒,把两人的脸颊熏得发红。陆知衍把煮好的肥牛都夹进沈清辞碗里,自己则捡着锅里的番茄块吃:“下午给你讲上次那道波函数题?你上次模考错的那个类型。”
“好。”沈清辞点头,看着碗里堆成小山的肉,忽然觉得这个本该冷清的下午,被番茄汤的酸甜泡得暖暖的。
窗外的雪还在下,书房里却暖得像春天。陆知衍低头讲题时,笔尖在草稿纸上划出清晰的轨迹,阳光透过雪雾落在他发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沈清辞忽然想起刚才独自站在客厅的瞬间,那时觉得漫长的寒假,好像因为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忽然变得值得期待起来。
“听懂了吗?”陆知衍抬头,撞进他眼里,嘴角弯着浅浅的笑。
沈清辞点点头,往他碗里夹了块豆腐:“多吃点,不然讲题没力气。”
陆知衍笑出声,豆腐在碗里晃了晃,像颗跳动的白玉。沈清辞看着他低头吃饭的样子,忽然觉得,这个寒假就算只有两个人,只有火锅和习题册,好像也没那么难熬了。
雪光映着窗,锅里的汤还在咕嘟响,把“陪伴”这两个字,煮得又软又暖。
(http://www.220book.com/book/UPA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