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征大军的筹备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帝国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文化与思想的重建,也被项羽提上了日程。
这一日,大朝会。
一位名叫叔孙通的儒生官员,出列上奏。
此人,原是秦朝的博士,后投降了项羽。他最擅长的,便是朝廷礼仪的制定。大楚的登基大典和朝会礼制,基本都出自他之手。
“启奏陛下,”叔孙通躬身道,“臣近日整理秦室旧档,发现一桩前朝弊政,遗毒甚深,若不根除,恐有碍我大楚文治昌明。”
“哦?何事?”项羽问道。
叔孙通朗声道:“便是秦始皇之‘焚书令’!始皇帝为禁绝思想,钳制言论,下令焚烧《诗》、《书》百家语,只留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此举,使先贤智慧,几近断绝;天下士子,无书可读,无史可鉴。长此以往,民智不开,国本动摇。臣恳请陛下,下诏废除‘焚书令’,并下令于天下,征集散落于民间之诸子百家典籍,藏于国家兰台石室,以供天下士子传阅、研习!”
这道奏请,可以说正当其时,也正中所有文官的心怀。
自古以来,文人最痛恨的,莫过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如今新朝建立,拨乱反正,废除“焚书令”,是理所当然,也是大快人心之举。
“臣附议!”
“臣等附议!”
以萧何、张良为首的文官集团,齐齐出列,表示支持。
项羽听完,却并没有立刻表态。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满朝文武,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问题。
“秦始皇焚书,诚然是暴政。但,朕想问问诸位爱卿,他,为何要焚书?”
这个问题,让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是啊,大家都在骂秦始-皇焚书,但很少有人去深思,这位千古一帝,做出如此极端举动的深层原因。
见无人回答,项羽缓缓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因为,思想。因为那些‘百家争鸣’的思想,在当时的他看来,是动摇他统治根基的祸乱之源。”
“诸子百家,固然有其智慧。但,儒家讲‘厚古薄今’,动辄言必称三代,用先王之政,来非议当朝之策。法家讲‘严刑峻法’,失之于刻薄寡恩。道家讲‘无为而治’,易流于消极避世。墨家讲‘兼爱非攻’,在乱世之中,不过是空想。纵横家,更是唯利是图,朝秦暮楚……”
项羽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
“当一个国家,有太多不同的声音,太-多不同的思想,彼此攻击,互相拆台,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核心的思想作为支撑时,这个国家,就会陷入无休止的内耗与混乱之中!人心,就会迷茫!这,才是秦始皇真正恐惧,并试图用最粗暴的方式去解决的问题!”
这番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打在每一个大臣的心上。
他们第一次,从一个“统治者”的角度,去审视“百家争鸣”这个曾经被他们奉为圭臬的时代。他们发现,项羽说的,似乎不无道理。
思想的自由,固然可贵。但思想的混乱,对一个统一的、需要凝聚力的大帝国而言,确实是巨大的隐患。
“那……依陛下之见,我等该当如何?”张良出列问道。他知道,项羽抛出这个问题,绝不是要为秦始皇翻案,而是有他更深层次的考量。
项羽站起身,走下皇座,来到大殿中央。
“‘焚书令’,必须废除!这是愚蠢的、反文明的暴政!我大楚,要征集天下之书,建立一个比秦朝更宏伟的皇家藏书阁!朕,要让天下所有的知识和智慧,都汇集于咸阳!”
他先是表明了态度,安抚了文官们的心。
随即,他话锋一转。
“但是,光有书,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为我大楚,为这个崭新的帝国,确立一个‘官方’的,‘核心’的指导思想!”
“这个思想,要能上承天命,下安黎民;要能内聚人心,外服西夷!要能为我大楚万世之基业,提供最稳固的理论支撑!”
“朕,称之为——‘国学’!”
“国学?”
一个全新的名词,让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项羽的眼中,闪烁着一种前所未有的、缔造文明的光芒。
“朕以为,诸子百家,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我大楚的‘国学’,不应独尊某一家,而应‘博采众长,熔于一炉’!”
“我们要以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和‘休养生息’,作为当前恢复国力的基本国策。”
“我们要以法家的‘制度’与‘权术’,作为建立国家机器,巩固皇权的骨架。”
“我们要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作为教化万民,维系社会道德的血肉。”
“我们还要以兵家的‘开拓进取’精神,作为我大楚对外开疆拓土,扬我国威的灵魂!”
“甚至,我们还要研究墨家的器械之学,农家的耕种之术,医家的救人之道,将这些‘实用之学’,提升到与经义同等重要的位置!”
“朕,要设立‘大楚皇家书院’!由张良、范增、萧何、叔孙通等大儒重臣,共同主持。召集天下最顶尖的学者,将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梳理、辩论、融合,去芜存菁,最终,编撰出一部,只属于我大楚的,全新的思想巨著——《大楚经义》!”
“这部《大楚经义》,将成为未来我大楚选拔官吏的‘教科书’!成为天下士子学习的‘必修课’!成为我大楚帝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圣经’!”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所有的大臣,都被项羽这番宏伟到近乎疯狂的构想,彻底震惊了。
废焚书令,是拨乱反正。
而创立“国学”,熔炼百家,编撰“圣经”,这……这是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文明啊!
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雄心!
张良的身体,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想起了当年,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盛况。而如今,项羽要做的,是超越那个时代,将百家的智慧,真正地熔炼成一个可以指导一个庞大帝国前行的、统一而又包容的伟大思想体系!
他知道,这件事情的难度,比打赢任何一场战争,都要大得多。
但是,一旦成功,其功绩,将真正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臣……张良,愿为陛下,主持此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张良第一个跪倒在地,声音哽咽。
“臣等,愿为陛下,开创文治盛世!”
满朝文武,无论新旧,无论文武,在这一刻,都被项羽那宏大的理想所感染,齐齐跪拜,心悦诚服。
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追随的,是一位想要在武功和文治两个方面,都超越秦始皇的、真正的千古一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UUZ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