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委大院的机关食堂里,午饭时间的喧嚣,比往日多了一层难以言喻的黏稠。
空气中飘荡的,除了饭菜的香气,还有窃窃私语汇成的、无形的暗流。
“听说了吗?最高检来的那位,想绕开厅里,首接去提审大风厂的蔡成功。”
“我也听说了。嘿,被祁厅长的人给顶回去了,说是不合规矩。”
一个端着餐盘的处长,压低了声音,对着同桌的几人神秘地说道。
他用筷子头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太急了。一来就想搞运动式办案,拿我们汉东的干部当他升官的垫脚石,想得美。”
另一个戴眼镜的干部,扶了扶镜框,接过了话头。
“可不是嘛。陈海局长刚出事,他就火急火燎地来了。这里面的道道,深着呢。”
“我听说,他连我们单位的卷宗都想调。被我们主任一句‘按程序走’给挡回去了。你看他那脸色,啧啧。”
这些声音,像夏日水面上的蚊蝇,嗡嗡作响,不大,却无孔不入。
它们在茶水间里滋生,在走廊的拐角处交换,在下班后的顺风车里发酵。
侯亮平这个名字,在短短几天内,就从一个代表着中央权威的符号,变成了一个“鲁莽”、“不守规矩”、“急于求成”的标签。
徐文杰,是这场涟漪最初的拨动者。
他知道,官方的程序壁垒,只能困住侯亮平的手脚。
而真正能让他寸步难行的,是人心的壁垒。
他需要将整个汉东官场,都变成侯亮平的“非合作区”。
……
省纪委办公室里,徐文杰正接着一通私人电话。
电话那头,是他大学时的一个同窗,如今在省发改委当个不大不小的副处长。
“文杰,你可是高老师的得意门生,消息灵通。你给我透个底,最近这风声,到底怎么回事?”
电话那头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小心翼翼的试探。
徐文杰靠在椅背上,语气里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担忧”。
“老同学,你这话说的。我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能知道什么内幕?”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啊,最近确实不太平。我听说,最高检来的那位侯局长,工作热情很高,想尽快打开局面。”
“这本来是好事。但……汉东的情况,你也知道,盘根错节。有些事,急不得。”
他声音压得更低,仿佛在分享一个秘密。
“我听说啊,他想绕开正常程序,去接触一些关键人物。这不,就在公安厅那边碰了钉子。”
“哎,你说这事闹的。本来是来查案的,现在搞得大家都有点紧张。我们这些做具体工作的,就怕上面神仙打架,我们这些小鬼遭殃。”
他没有说一句侯亮平的坏话。
他只是“客观”地陈述了“事实”,并表达了一个普通干部的“合理担忧”。
电话那头的同学立刻心领神会。
“我明白了,文杰。多谢你提醒,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改天叫上嫂子,一起吃个饭。”
“好说,好说。”
挂了电话,徐文杰平静地喝了一口茶。
他知道,用不了半天,这个经过他“权威认证”的版本,就会在发改委系统里流传开来。
然后,是国土厅、建设厅、交通厅……
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以他为中心,迅速铺开。
……
侯亮平切身感受到了这张网的存在。
他走进省检察院的大楼,走廊里原本正在交谈的几名检察官,看到他,声音戛然而止。
他们有些尴尬地朝他点了点头,然后迅速转身,走进了各自的办公室。
那扇关上的门,隔绝的不仅仅是空间。
周正跟在他身后,脸色难看。
“侯局,这几天,我感觉……大家看我们的眼神都不太对。”
侯亮平没有说话,只是径首走回临时办公室。
他看着白板上那张停滞不前的作战地图,上面每一个箭头的末端,都画上了一个代表着“中止”的叉。
“他们不是眼神不对。”
侯亮平的声音很冷,名义:胜天半子?我,汉东执棋人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名义:胜天半子?我,汉东执棋人最新章节随便看!像冰块在玻璃上摩擦。
“他们是在躲我们,像躲瘟神一样。”
“我们现在成了孤家寡人。不光是高育良和祁同伟的人,就连一些不相干的部门,也对我们敬而远之。”
他一拳砸在桌子上,桌上的卷宗跳了一下。
他想不通。
他代表着最高检,代表着正义,手握尚方宝剑。
为什么到了汉东,这把剑就像是砍进了沼泽里,非但伤不到敌人,反而让自己越陷越深?
他想到了那些关于他“破坏规矩”、“动机不纯”的流言。
“有人在给我们泼脏水,在孤立我们。”
周正气愤地说道:“这肯定是高育良他们搞的鬼!”
侯亮平摇了摇头,眼神里透出一丝困惑。
“高育良和祁同伟,只会用权力来设置障碍。这种无声无息、煽动人心的手段……不像他们的风格。”
“这背后,还有一个更高明的人。”
“一个藏在暗处,给我们所有人下套的人。”
……
这股涟漪,最终还是荡到了京州市委书记李达康的面前。
市委秘书长向他汇报工作时,顺带提了一句。
“达康书记,最近市里一些干部,情绪有些波动。”
“说吧,什么事。”李达康头也没抬,继续批阅着文件。
“主要是关于最高检调查组的。下面有些传言,说侯亮平同志办案,不太……讲究方式方法。弄得一些同志,工作起来都缩手缩脚的,生怕哪天被叫去‘喝茶’。”
李达康的笔,停住了。
他抬起头,目光锐利。
“又是高育良他们在背后搞鬼?”
秘书长摇了摇头。
“不像。这次的传言,很散,覆盖面很广,听起来倒像是干部们自己的担忧。而且,高育良那边的人,最近都很低调。”
李达康皱起了眉头。
他不在乎侯亮平用什么方法办案,他只在乎两件事:GDP,和稳定。
尤其是稳定。
如果干部队伍人心惶惶,无心工作,那他李达康的GDP还怎么搞上去?
他沉默了片刻,沉声道。
“下午的市委常委扩大会议,把这段时间招商引资的成果,做一个重点汇报。”
“是,书记。”
在下午的会议上,李达康听完汇报,脸色严肃地做了总结发言。
他先是肯定了京州取得的成绩,然后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
“同志们,我们京州的发展,离不开一个稳定、健康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一支敢于担当、积极作为的干部队伍!”
“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们京州,欢迎所有依法依规的监督和调查,这是我们自我净化、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但是!我们绝不接受任何破坏我们营商环境、打击我们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行为!任何调查,都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都必须以事实为依据!”
“不能因为个别干部的腐败问题,就否定我们整个干部队伍的贡献!更不能搞人人过关,让干事的人寒心!”
这番话,掷地有声。
会议一结束,李达康的这番“讲话精神”,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汉东官场。
所有人都听懂了李达康的潜台词。
这是在敲打侯亮平。
是京州的“一把手”,在公开表达对侯亮平调查方式的不满。
徐文杰的离间计,至此,完美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目标。
他成功地将侯亮平,摆在了整个汉东官场的对立面。
而他自己,依旧藏在最深的幕后。
就在当晚,他办公室那台红色的内线电话,再次响起。
他拿起话筒,里面传来一个他从未听过的,沉稳而陌生的声音。
“是省纪委办公室,徐文杰同志吗?”
“我是。”
“这里是省委办公厅。沙书记对近期政法系统的思想动态很关注,想看一下高书记之前签发的那份《关于近期社会舆情引导工作的建议》。”
“请你,现在送一份原件过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UV6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