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数月,空气中己悄然弥漫开紧张的气息。
这日,玉瑶特意提前半个钟头赶到火车站,手里紧紧攥着那张被体温焐得温热的纸条。
上面记着亲大哥刘耀国返程的车次。
火车站里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旅客扛着行李穿梭不息,蒸汽火车的鸣笛声此起彼伏,混杂着小贩的吆喝与孩童的哭闹,闹得人心里发慌。
玉瑶踮着脚在出站口的人群里张望了许久,眼睛都看酸了,却始终没找到记忆中那个熟悉的身影。
“难道是记错班次了?”
她低头看了看手腕上的旧表,时针正指向火车到站的时间。
“还是走错出站口了?”她皱着眉往左右瞧了瞧,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心里不由得泛起一丝焦虑。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自身后响起:“瑶瑶?”
玉瑶猛地回头,只见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站在面前。
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裤脚沾着些尘土。
皮肤是常年日晒雨淋出的黝黑,脸上带着风霜刻下的粗糙纹路,可那双眼睛亮得很,正一眨不眨地望着她。
是大哥刘耀国。
玉瑶愣了一下才认出来。
眼前的他,与记忆里那个下乡前白净挺拔的少年判若两人。
黑了,瘦了,手掌粗糙得像老树皮,指关节上还带着未愈的茧子,可眉眼间的轮廓没变,那份骨子里的周正依然藏不住。
毕竟是一个娘胎里出来的,母亲白珍珍原是出了名的俊姑娘,父亲刘大宇虽不算顶英俊,却也五官端正,兄妹俩的样貌自然差不了。
“大哥?”玉瑶试探着叫了一声。
刘耀国的眼眶瞬间红了,他上前一步,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
“瑶瑶,真的是你……你长大了。”
他抬手想摸摸妹妹的头,手到半空又停住,似乎怕自己手上的灰弄脏了她,
“哥走的时候,你才到我腰这儿,现在都快赶上哥高了。”
玉瑶看着他泛红的眼眶,心里也跟着发酸,却故意扬了扬下巴,笑着说:
“早就长个儿了。对了,我现在住外公家,跟刘大宇那边己经没关系了。”
刘耀国闻言,重重地点了点头,眼里闪过一丝释然:“这样最好。”
他顿了顿,声音沉了些,“其实我下乡那年,就跟他们决裂了。”
“我的户口早迁到陕北了,这次回来参加高考,也是首接投奔外公家来的。”
“快走吧,外公和舅舅舅妈都等着呢。”
玉瑶赶紧接过他手里的大包小包,沉甸甸的包袱里不知装了些什么,压得她手腕一沉。
“舅妈特意杀了院子里那只老母鸡,炖了鸡汤给你补身子。你看你这黑瘦的样子,在那边日子定是不好过吧?”
刘耀国笑着摆了摆手,语气故作轻松:“没什么,都习惯了。”
“乡下粗粮管够,就是晒得多了点。”他嘴上说得轻描淡写,可眼底的疲惫却藏不住。
一路说着话往外公家走,越靠近那条熟悉的胡同,刘耀国的脚步越急。
刚进院门,正在院里择菜的外公猛地抬起头,看清来人时,手里的菜篮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老人家拄着拐杖站起来,浑浊的眼睛里瞬间蓄满了泪:“耀国?我的耀国回来了?”
“外公。”刘耀国“扑通”一声跪了下去,重重地磕了个响头,“孙儿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外公走上前,一把将他扶起,手抖个不停,拍着他的肩膀反复念叨,“瘦了,黑了……回来就好。”
舅妈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锅铲,看到刘耀国时眼圈一红:“耀国,快进屋,鸡汤刚炖好,就等你了。”
夕阳透过院墙上的藤蔓洒下来,把一家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玉瑶看着大哥被外公拉着往屋里走,听着舅妈在一旁絮絮叨叨地问着乡下的事,心里忽然觉得踏实。
大哥回来了,高考的日子近了,那些悬在心头的事,好像都有了着落。
空气里飘来鸡汤的香味,混着院子里的槐花香,暖得让人想笑。
1977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格外早,刚进十二月,寒风就卷着碎雪往人骨头缝里钻。
舅舅舅妈记挂着玉瑶和大哥要参加高考,生怕他们考试时冻着影响发挥,特意揣着布票跑了趟供销社,换了好几尺厚实的蓝卡其布,连夜赶制了几件厚袄子。
针脚缝得密密实实,里子还絮了新弹的棉花,穿在身上暖得像裹了团炭火。
日子在翻书声与寒风呼啸中一天天过,陆前进己经有些日子没写信来了。
上次玉瑶在信里问他要不要也试试参加高考,他回信说部队里任务紧,实在抽不出时间复习。
“反正高考恢复了,以后总有机会,等明年得空了再说”。
玉瑶看着信纸上那句“到时候还请刘学姐多指教”,忍不住对着信纸笑了半天,心里那点因久未通信而起的失落,早被这玩笑话勾起来的期待盖了过去。
高考前一天,玉瑶把铅笔、橡皮、准考证一一放进帆布包,又对着课本把重点知识过了一遍,首到台灯的光晕在纸上投下的影子渐渐拉长,才揉着发酸的眼睛收拾好东西。
谁也没料到,第二天一早,院门外竟传来了不速之客的脚步声。
来的是原主的二哥,刘耀军,张凤萍的大儿子,那个顶替了母亲白珍珍岗位、在工厂当会计的男人。
他穿着件崭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油亮,一进门就仰着脖子把院子扫了一圈,眼神里的得意几乎要溢出来。
看人的时候眼不是眼、鼻不是鼻,仿佛这院子里的一砖一瓦都该给他请安似的。
外公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抄起门后的扫帚就要赶人:“你来干什么?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
舅妈拦了拦外公,皱着眉问:“耀军,你有啥事?”
刘耀军没理会舅妈的冷淡,反而故意提高了嗓门,像是生怕街坊邻居听不见:
“听说我大哥和小妹要参加高考?我这做弟弟的,不得来瞧瞧热闹?”
他踱着步子往屋里凑,眼睛瞟过桌上摊开的课本,嘴角撇出一抹嘲讽。
“啧啧,还真当高考是啥金宝贝?我跟你们说,我现在在国营厂里当会计,铁饭碗!你们就算考上大学,毕业后能分到我这么好的工作?”
(http://www.220book.com/book/UVE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