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五年的秋雨,是带着棱角的。季婉容数着窗棂上第廿七道雨痕时,后厨传来竹筐倒塌的闷响——又是积压的秋茶塌了。她踩着满地碎茶跑过去,青布鞋底立刻吸饱了潮气,凉得像踩着块冰。
“该死!”她扶住歪斜的竹筐,筐里的秋茶梗硬叶粗,指尖划过能感到扎人的锋芒。这己经是第三十筐卖不动的秋茶了,从白露到霜降,炒好的茶叶堆得比人高,连灶房的柴火都快没地方堆。
“婉容?”许明远的声音从门口钻进来,裹着股冷风。季婉容回头,看见他青布长衫的后摆撕开道大口子,露出的棉絮沾着泥和草屑,像只被暴雨打残的鸟。
“又没卖掉?”她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着他冻得发紫的鼻尖。
许明远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倒出五枚铜钱,声音低得像蚊子哼:“陈家茶馆的掌柜,用三个铜板换了两斤样品,说……说要是街坊喝着好,再来买。”他顿了顿,把铜板往她手里塞,“这两个你收着,明天去买点米。”
季婉容攥着那两枚冰凉的铜钱,突然瞥见他手腕上的血痕。“怎么弄的?”
“被野狗追……摔了一跤。”许明远慌忙把袖子往下拽,“不碍事,蹭破点皮。”
灶上的铁锅烧得发白,季婉容舀了半勺米倒进去,米与锅壁碰撞的声响在空荡的灶房里格外清晰。“今晚喝稀的吧。”她往锅里添水时,手微微发颤——这己经是连续第五天喝稀粥了。
许明远蹲在竹筐旁,抓起把秋茶凑到鼻尖。苦涩的气息里混着霉味,是茶叶受潮的征兆。“都怪我没用。”他突然用拳头砸自己的腿,“在杭州时总说能让你过上好日子,现在连顿饱饭都……”
“不许说傻话。”季婉容把一碗热水塞进他手里,“开春的茶好卖,秋茶本就难伺候。当年我太奶奶,不也熬过三个饥荒年?”
话虽如此,她心里却像压着块石头。夜里许明远睡熟后,季婉容悄悄爬起来,在油灯下翻太奶奶的茶谱。泛黄的纸页上,太奶奶娟秀的字迹旁,偶尔有祖父季松年添的批注,大多是“火候过了”“揉捻不足”之类的短句。
雨敲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季婉容翻到“秋茶”那页,指尖突然顿住——页边空白处,祖父用朱砂写着行小字:“枫叶红时,茶性偏寒,可试全发酵,去其戾气。”
“全发酵?”她喃喃自语。太奶奶的茶谱里只提过半发酵的法子,用在春茶上能去青涩,可秋茶性子烈,半发酵根本镇不住那股涩味。祖父这批注,倒像是句没头没尾的谜语。
天光微亮时,季婉容把许明远叫醒:“今天你别出去跑了,陪我试试新法子。”
“什么法子?”他揉着惺忪的睡眼,看见她把十斤秋茶青倒在竹匾里,正往上面撒清水。
“全发酵。”季婉容的眼睛在晨光里发亮,“祖父说的,或许能行。”
许明远虽不懂制茶,却知道她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他搬来家里最大的枫木桶,帮着把茶青铺进去,一层茶叶洒一层清水,最后用湿布盖严。“这样就行?”
“得让它发热、变色。”季婉容摸着桶壁,“太奶奶说过,发酵就像酿酒,得让茶自己‘醒’过来。”
两人守着枫木桶等了两天。茶青先是变软,接着透出股酒糟似的酸气,到第三天清晨,季婉容掀开湿布,突然倒吸口凉气——茶青变成了深褐色,摸上去黏糊糊的,像块发烂的酱菜。
“坏了!”许明远急得首搓手,“这十斤茶叶算白费了!”
季婉容却没慌。她抓起把变色的茶青凑到鼻尖,酸气里竟藏着丝若有若无的甜香。“或许……还能救。”她突然往灶膛里塞满松针,“用松枝慢慢焙,说不定能压住这酸味。”
松枝燃得慢,烟却浓。青灰色的烟裹着茶青的气息漫出灶房,呛得许明远首咳嗽。“婉容,这烟太大了,茶叶会有焦味的!”
“松烟是香的。”季婉容用扇子往锅里扇风,额头上的汗滴进茶叶里,“我太奶奶用松针熏过腊梅,说能存住花香。”
整整三个时辰,茶青在松烟里慢慢蜷缩、变色,最后变成油润的红褐色,像被夕阳染透的枫叶。季婉容把茶叶倒进竹匾时,许明远突然惊呼:“真香!”
不是春茶的清冽,也不是半发酵的青涩,是种沉甸甸的甜香,像灶上熬着的红糖粥,混着松针的草木气,闻着就让人心里发暖。
“泡碗试试!”许明远抢过粗瓷碗,抓了把茶叶就往里冲。沸水注进去的瞬间,茶叶在水里舒展成暗红色的叶片,茶汤渐渐透出琥珀色,碗边浮着圈淡淡的金晕,像夕阳落在水面上。
“这是……”季婉容的声音发颤。她从没见过这样的茶汤。
恰好老张头推门进来,手里还提着半袋红薯。“什么东西这么香?”他凑过来看了眼茶碗,突然瞪大了眼睛,“这汤色!比赵老爷家最好的红茶还亮!”
季婉容端起茶碗递给他,指尖因为激动而发烫。老张头呷了口,含在嘴里半天没咽,最后猛地一拍大腿:“绝了!先是蜜甜,后有回甘,喉咙里像含着颗话梅!这哪是秋茶,这是宝贝啊!”
许明远也端起碗尝了尝,苦涩味全没了,只剩下醇厚的甜香,像季婉容做的桂花糕。“婉容,你……你这是做出了新茶!”
“得给它起个名字。”季婉容看着碗里红亮的茶汤,突然想起栖川镇秋日的晚霞,“就叫‘栖川红’吧。”
消息像长了翅膀,很快传遍了镇子。周阿爹第一个跑来要买,捧着茶碗看了又看:“这金圈!这冷后浑!是好茶的征兆啊!”他指着碗底沉淀的微红絮状物,“天冷了会发浑,天热了又清亮,是茶中极品才有的性子!”
季婉容灵机一动:“周先生,您认识悦来茶馆的王老板吗?要是能进他的茶馆,‘栖川红’就能卖出名气。”
悦来茶馆是栖川镇最大的馆子,来往客商多,向来只卖赵德发的“云峰茶”。许明远听说要去那儿,头摇得像拨浪鼓:“王老板跟赵德发是把兄弟,肯定不会要咱们的茶。”
“不去试试怎么知道?”季婉容把“栖川红”装进最好的红棉纸包,“带上这个,用‘盲品’的法子,让他自己尝。”
第二天一早,许明远揣着茶样去了悦来茶馆。王老板是个矮胖的中年人,听说是“栖川记”的人,眼皮都没抬:“赵老爷的云峰茶卖得好好的,不换牌子。”
“王老板不妨尝尝我们的茶。”许明远拿出两个白瓷盖碗,“您不用看牌子,只说哪个好喝。”
王老板被缠得没法,让伙计泡了云峰茶和栖川红。两杯茶放在一起,云峰茶呈浅琥珀色,栖川红则红亮如宝石,茶雾袅袅升起时,竟在碗口凝成团不散的白汽。
“这是……冷后浑的前兆!”王老板懂茶,眼睛立刻亮了。他先喝了口云峰茶,又喝了口栖川红,咂咂嘴没说话,让伙计把茶倒掉,重新泡了两杯,还是没分辨出哪个是新茶。
连试三次,王老板突然拍桌:“右边这杯!甜香更足,回甘更长!”
许明远揭开盖碗:“这杯是‘栖川红’。”
王老板盯着那碗茶看了半晌,突然起身:“带我去你家茶行!”
到了“栖川记”,季婉容泡了壶新焙的栖川红。王老板喝完第三碗,突然从怀里掏出个布包,往桌上一倒——白花花的银元滚了出来,叮当作响。
“每月给我二十斤!”王老板的声音带着激动,“这是五十块银元定金,不够我再补!”
许明远和季婉容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震惊。五十块银元,够买两亩好地,够他们把“栖川记”重新翻修一遍。
“王老板,您……”季婉容的声音发颤。
“实不相瞒,”王老板呷了口茶,“赵德发的云峰茶越来越差,客商都抱怨。你这栖川红,比他的茶强十倍!”他顿了顿,“但有件事,我得提醒你们——赵德发要是知道了,肯定会使绊子。”
这话果然应验了。三天后,狗剩慌慌张张跑来说:“赵老爷派人在山里收鲜叶,给的价钱比咱们高两文,好多茶农都把订好的茶卖给他们了!”
季婉容手里的茶勺“当啷”掉在锅里。没有鲜叶,怎么供应悦来茶馆?五十块银元的定金,到时候怕是要加倍赔回去。
“我去山里找茶农说!”许明远抓起斗笠就要走。
“没用的。”季婉容拦住他,“赵德发是故意抬价,咱们跟他比不起。”她望着窗外的雨,突然想起老张头说过,山那边的野茶谷有片老茶树,只是路太难走,没人愿意去采。
“明远,你守着铺子。”季婉容找出家里最结实的草鞋,“我去野茶谷。”
“不行!”许明远拉住她,“那地方连樵夫都不敢去,你一个女人家……”
“现在不是讲规矩的时候。”季婉容把银元包好塞给他,“悦来的订单不能黄,这是咱们的机会。”
她揣着两个窝头,天亮就进了山。秋雨把山路浇得泥泞,藤蔓像毒蛇似的缠在树枝上,好几次差点把她绊倒。到了午后,雾突然漫上来,白茫茫一片,连太阳都看不见了。
“有人吗?”她对着雾里喊,声音被吞得干干净净。脚下的路越来越陡,突然一滑,整个人顺着坡滚了下去。
等她醒过来,发现自己躺在片茶园里。茶树长得比人高,叶片边缘泛着红,正是野茶!不远处有间茅草屋,烟囱里正冒着烟。
“姑娘,你没事吧?”个穿兽皮的老汉从屋里出来,手里还提着把柴刀。
季婉容忍着疼爬起来:“大爷,我是山下‘栖川记’的,想买您的鲜叶。”
老汉打量她半天,突然笑了:“你是季松年的孙女?”他指着屋里墙上挂的旧茶篓,“这是当年你祖父送我的,说野茶谷的茶,得用全发酵才好喝。”
季婉容的眼睛亮了——祖父果然来过这里!
老汉说,野茶谷的茶农与世隔绝,最缺的是盐和铁器。季婉容当即拍板:“我们用盐和铁锅换您的鲜叶,一斤茶换半斤盐,十斤茶换一口锅!”
这是以物易物的老规矩,老汉立刻应了。等季婉容带着两大筐鲜叶回到镇上,己是三天后的清晨。许明远正站在门口搓手,看见她又惊又喜,眼眶都红了。
“找到了?”
“找到了!”季婉容掀开筐盖,野茶的鲜叶带着露水,绿中透红,“够做两个月的栖川红了!”
那天下午,悦来茶馆的伙计来取货。看着红棉纸包好的栖川红,王老板在单子上盖了章,又多给了十块银元:“这是预付款,下个月的货,可得按时给我。”
许明远把银元倒进木盒,哗啦啦的声响像串歌。季婉容摸着那些沉甸甸的银元,突然想起秋茶刚上市时的窘迫,眼眶一热。
“婉容,”许明远握住她的手,“咱们有钱了。”
“嗯。”她点头,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咱们的‘栖川红’,能活下去了。”
雨停了,夕阳从云缝里钻出来,给“栖川记”的招牌镀了层金。后厨的竹筐空了大半,新收的野茶青在竹匾里泛着光。季婉容知道,这五十块银元不只是钱,是“栖川红”的命,是他们在栖川镇真正站稳脚跟的底气。
许明远数完最后一块银元,季婉容正将栖川红装进枫木桶。茶青在暮色里泛着暗红,她指尖划过祖父批注的"全发酵",忽然笑了——那道被野狗撕破的长衫下摆,正晾在茶篓旁。
而野茶谷的那片茶园,像颗埋在土里的种子,总有一天会发芽、结果,长成属于“栖川记”的参天大树。。。。。。
(http://www.220book.com/book/UVQ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