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盒在她掌心浸了整夜雨水,竹圈软得变了形。林瑶把它摊在窗台上晾着,指尖顺着断裂的纤维滑过,停在一处毛刺上——这纹路她认得,和混混鞋底抠出的铁屑边缘一模一样,都是陈家染坊炉渣混着石灰烧出来的糙面。
她转身推开堂屋门,谢淮正蹲在条案前翻工程日志。见她进来,抬手推了推眼镜:“染坊的样本PH值偏碱,等工人到岗就全面筛查。”
“不用等。”林瑶把火柴盒放在案上,“从今天起,所有竹料进坊先过试纸。ZL-7的骨架能扛住洪水,不代表表带也能扛住掺假。”
天刚亮透,染坊门口己堆满晾干的青篾。工人陆续进来,搬筐、分料、入缸。林瑶站在院中,盯着后窗下那排贴地摆放的竹条。其中一捆颜色略白,她没声张,只对谢淮点了点头。
谢淮从工装口袋掏出一叠试纸,递给每个入坊的工人:“泡过染液的手指,按一下纸。变红的,立刻停手。”
半个钟头后,一名女工举着发红的试纸走出来。谢淮接过,蹲在染缸边取了半勺液体,浸入新试纸。黄纸瞬间转红,像滴了血。
“这水烧手。”女工甩着手,“昨儿还没这毛病。”
谢淮起身,走到那捆泛白的竹条前,抽出一根,掌心一折——“啪”地断了,断口脆而整齐。
“雨水泡不会这样。”他说,“是碱蚀过的。”
染坊老板挤过来,嗓门拔高:“哪来的碱?我用的可是祖传青矾!你们这是砸饭碗!”
林瑶没理他,只问:“上个月青矾进了多少?”
“三十五斤,照老规矩。”
“那石灰呢?”
老板一愣:“……石灰?没进。”
林瑶从谢淮手里拿过进货单,翻到第三页:“镇供销社记录,你上月购入熟石灰八十斤,是去年全年的两倍。青矾却只买了十斤。”
人群嗡地响起来。
“我不信!”老板涨红了脸,“你凭一张纸就说我家掺料?竹子自己生虫裂了,也赖我?”
谢淮把断裂的竹条放进清水中,三分钟后捞出,又折一次。这次几乎没用力,竹条就散成几片,纤维发酥,像被虫蛀空。
“碱性腐蚀,破坏纤维结构。”他把断片举起来,“泡水后更脆。这种竹条做成表带,戴三天就会崩裂。”
林瑶弯腰,从那捆泛白竹条底下摸出一个小布包,泥灰裹着,角上绣了个歪斜的“周”字。她没打开,只递给谢淮。
谢淮用镊子挑开布角,倒出半包白色粉末。试纸一沾,红得发黑。
“PH值11.8。”他合上日志,“足以腐蚀皮肤。”
人群炸了。
“谁干的?!”有人喊,“想害人?”
林瑶扫视一圈,目光落在染坊后窗下。周淑芬正缩在人群后,鞋尖冲着墙根,手藏在袖子里。
“这包粉,”林瑶扬了扬布包,“是有人天没亮就塞进竹堆的。顺手还蹭了一手石灰,到现在不敢露出来。”
周淑芬猛地低头,往人后躲。
没人动。
林瑶把布包放在石桌上,又从火柴盒里取出那枚泡过雨的竹圈,摆在旁边。两样东西一比,断口纹路完全吻合。
“这竹圈,”她说,“是昨夜洪水中救下来的。它的料,和这批被污染的竹条,同出一片山。可一个泡了三天水还结实,一个只沾了点碱就碎。差别在哪?”
她顿了顿:“在人心。”
李婶挤上来,手里拎着个豆浆瓶:“我尝了那染水,一股子涩味。重生80团宠,带领全家致富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80团宠,带领全家致富最新章节随便看!早年陈家往松茸里掺滑石粉,也是这味儿。”她把瓶子递给谢淮,“留着。”
谢淮接过,塞进日志夹层。
染坊老板瘫坐在地,嘴里还在嘟囔:“我真不知道……我真不知道……”
“你不知道。”林瑶说,“但有人知道。从今天起,瑶光表带的竹料,统一由村合作社首供。每批留样,编号入库。谁敢动,就查到根。”
她转身对谢淮说:“通知梁主任,第一批青竹表带,三天后上市。不走批发,首接进代销点。”
三天后,村口供销社门口排起长队。
青竹表带摆在玻璃柜最前头,竹节打磨得温润,内侧一圈细纹,像藤蔓盘绕。标签上写着:“瑶光·回龙纹系列,限量五百条。”
李婶守在柜台边,手里举着一张红纸:“来来来,教你们辨真假!温水擦表带,真货越擦越亮,假货一擦就白!”
话音刚落,一个穿西装的男人挤进来,拎着一盒印着“瑶光”字样的竹带:“我这是正规渠道买的,怎么戴了两天就裂了?”
李婶接过盒子,打开,抽出一条表带,从围裙兜里掏出小碗温水,蘸湿布条一擦——表带表面立刻泛出白霜,像落了层碱。
“假的。”她把碗放下,“真货的竹料泡过桐油,防水防汗。你这连油都没上。”
男人脸一红,还想争辩,李婶首接把红纸贴到他胸口:“回去照照,敢不敢用温水擦?”
人群哄笑。
消息传得飞快。镇上百货站当天下午就打来电话,要追加三百条。谢淮把销售数据画成曲线图,连同PH检测报告一起,装进牛皮纸袋,送去产业园。
梁振国接到时,正坐在旧藤椅上看文件。他戴上老花镜,翻完数据,抬头问送件的年轻人:“林家丫头,真用竹子做表带?”
“一条没少,全自己编的。”
梁振国笑了,拿起红笔,在文件上画了个五角星。
村中竹编工坊里,周玉兰坐在矮凳上,手指翻飞。新一批竹条在她手里转出螺旋纹,一圈一圈,绕上表带内侧。林瑶站在旁边,看着母亲手背上的疤痕随着动作起伏。
“妈,这纹路,以后就是我们的防伪记。”
周玉兰没抬头:“你小时候,我给你编过一个竹镯,也是这个纹。你说像龙尾巴。”
林瑶伸手摸了摸腕上的胎记。
傍晚,林峰骑摩托回来,车后座绑着个竹筐。他把筐提进院,倒出一堆小布包,全是各代销点退回的仿品。
“镇南三家店在卖假货,”他说,“标价比我们低一半。”
林瑶捡起一条,轻轻一掰,竹节应声裂开。她把断口对着灯,纤维干涩发白,明显没经油煮。
“低价抢市,毁口碑。”她把假表带扔进桶里,“通知所有代销点,从明天起,凡持假货来换真货的,打九折。”
谢淮在旁记录:“需要报损吗?”
“不用。”林瑶说,“让他们换。换得越多,越能看清谁在造假。”
入夜,邮局临时工送来个旧竹筐,放在院门口就走了。林瑶开门时,筐底压着个绣品,蓝布上绣着“平安”二字,针脚细密。
她翻过来,背面的线迹拼出一个倒置的图案——像表盘,又像齿轮,中间一圈回纹,方向与瑶光正品相反。
她盯着看了许久,把绣品放在灯下,抽出一根线头,对着光。
线是青竹染的,和正品表带同一批料。
她正要收起来,院外传来脚步声。周淑芬提着个破篮子,鬼鬼祟祟往染坊方向走,鞋尖擦得锃亮。
(http://www.220book.com/book/UWC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