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9章:竹筒表盒显神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80团宠,带领全家致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UWC2/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重生80团宠,带领全家致富

林瑶把碗搁在石阶上,豆浆底那层蓝粉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她没说话,转身进了作坊,门框上挂着的青竹表带扫过门楣,发出细碎的响。

工作台上摊着几只烧毁的“明月表”残壳,内壁霉斑连成片,像雨季墙角爬满的苔。她用镊子翻过一块表盒碎片,霉点下压着一行小字:“防潮等级IP54”。她放下镊子,从墙角取来母亲编的竹饭筒——那是周玉兰早年给林峰送饭用的,用久了,内壁滑亮,却不发霉。

谢淮推门进来,手里拿着湿度计。他看了眼饭筒,又看了眼残件,说:“竹节天然中空,密封性比塑料好,但接缝处容易渗水。”

林瑶点头:“我们不靠密封,靠吸湿。松茸梗晒干炭化,吸附力是活性炭的八成,成本不到三分之一。”

谢淮翻开工程日志,记下数据。林瑶己经拆开一段新砍的竹筒,剖成三节,内壁涂了一层薄蜡。她把炭化松茸梗碾碎,装进纱布包,塞进竹筒底部,再用竹篾卡住。

“可换。”她说,“湿了就换,像换表带一样。”

当天下午,第一批样品做了出来。六只竹筒表盒整齐排在测试架上,谢淮用喷雾器均匀喷水,盖上玻璃罩,接通湿度计。数值跳到85%后停住,开始缓慢下降。

林峰从门外探头:“李婶说,有人来了。”

来的是个年轻女人,穿米白旗袍,腕间系着丝巾,手里拎着皮包。她站在门口,声音清亮:“陈家表行合规顾问,陈婉儿。听说你们做了新包装,想来学习。”

林瑶没起身,只抬眼看了她一下:“参观要登记。”

陈婉儿笑了笑,从包里掏出证件。林瑶接过,扫了一眼,递还。李婶在门口递来一双鞋套,陈婉儿弯腰换鞋时,丝巾滑落,露出腕间一道浅痕。她迅速拉回袖子,抬脚进了车间。

她走得很慢,手指在展台边缘轻轻划过。在竹筒表盒前停下,从包里取出放大镜,对着接缝处照了照。林瑶坐在工作台后,看着她指甲盖边缘蹭上了一抹青色。

谢淮在角落记录数据。湿度计显示,三小时后,表盒内湿度降至42%,持续稳定。他抬头,看见陈婉儿正用指尖蹭了蹭指甲缝,想擦掉那点青色,却把颜色抹进了纹路里。

傍晚,测试结束。六只竹筒表盒拆开检查,炭包微潮,表盘无雾。林瑶把样品放进回收筐,其中一只接缝处还沾着蜡痕,内壁隐约有指纹状印迹。

她没让人洗。

第二天一早,李婶在门口拦住陈婉儿:“哎哟,又来了?今天有新样品测试,林姑娘说不让进。”

陈婉儿笑:“我就在门口看看。”

李婶递上一杯茶:“喝口热的,这天儿凉。”

陈婉儿接过,指尖还在无意识地搓着指甲。她没注意到,旗袍袖口蹭到了展台边缘,留下一道淡青。

林瑶在后院看着,转身对周玉兰说:“新一批竹筒,处理液加了本地靛蓝,只有我们村后山的叶子能出这色。”

周玉兰点头:“那染坊买不到。”

林瑶把一只新做的竹筒表盒放进陈列柜。盒身刻着编号,里面放了张纸条:“防伪暗码:ZT-29-0712”。

谢淮走过来,看了眼柜子:“她还会来。”

“我知道。”林瑶说,“她得回去交差。”

中午,陈婉儿离开。李婶在她坐过的椅子上捡到一根旗袍线头,青色,沾着点蜡油。

作坊里,林瑶把线头放进小瓷碟,滴了一滴碘液。颜色转深,和竹筒内壁处理液反应一致。

谢淮记录下时间:11点47分。

下午,第一批五百只竹筒表盒正式封装。林峰开着卡车来拉货,车斗铺了防潮布。周玉兰带着两个村妇在流水线上卡炭包,动作快而稳。每只表盒装好,都在底部贴上标签。

林瑶站在最后一道工序前,检查每只盒子的接缝。她忽然停下,拿起一只,翻过来看内壁。那抹青痕还在,像没擦净的指印。

她没说话,把盒子放进待检区。

傍晚,成品入库。林瑶锁上柜门,转身看见谢淮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工程日志。

“陈婉儿的车,停在村口加油站。”他说,“司机说,她让等一小时。”

林瑶点头:“她在等什么?”

“等我们松懈。”谢淮说,“或者,等她指甲缝里的颜色被洗掉。”

林瑶走到陈列柜前,打开玻璃门,取出那只带暗码的竹筒表盒。她轻轻盒身,胎记在袖口下滑过,像在确认什么。

谢淮翻开日志,写下一行字:“青色染料,蜡质载体,附着性强,不易水洗。”

林瑶把表盒放回去,说:“明天,把炭包模具换新一批。”

谢淮抬头:“军用级精度?”

“不。”她说,“民用标准,但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

谢淮开始画图。林瑶走到工作台前,打开抽屉,取出一截炭化松茸梗。她用镊子夹住,对着光看,梗芯里有一丝蓝线,像血管。

她放下镊子,把这截梗放进密封罐,贴上标签:样品ZT-29-01。

李婶送来晚饭,放在桌上。林瑶没动,只问:“陈家仓库那边,有动静吗?”

“周淑芬今早去了染坊。”李婶说,“提了桶水,说是擦设备。”

林瑶盯着那碗饭,饭面浮着一粒蓝点,像昨天豆浆里的粉末。

她没挑出来。

夜里,谢淮在台灯下比对染料样本。他用棉签蘸取竹筒内壁残留,又取了陈婉儿留下的线头,放在载玻片上。显微镜下,两者的结晶结构完全一致。

他合上仪器,翻开日志,写下:“染料来源相同,处理工艺相似,非偶然沾染。”

窗外,月光照在陈列柜上,那只刻着暗码的竹筒表盒泛着青光。

第二天一早,林瑶召集工人开会。她站在院子中央,手里拿着一只新表盒。

“从今天起,每只表盒内壁都要压印防伪码。”她说,“炭包尺寸统一,误差不超过0.1毫米。”

周玉兰问:“要是有人仿呢?”

林瑶说:“他们可以抄外形,但抄不了内层处理液。我们用的靛蓝,只产在村后三里坡,每年只收一季。”

谢淮补充:“接缝编织角度是42度,用的是双层蜂蜡涂层,市面上没有相同工艺。”

林峰蹲在墙角,用树枝在地上画线。他抬头:“运输线也得改,别走陈家眼皮底下。”

林瑶点头:“绕老松林,每天多走十五里。”

李婶插话:“我那三辆豆腐车还能用,车斗加个盖,防雨防尘。”

林瑶看了她一眼:“贴上新标。”

李婶笑:“写啥?”

“瑶光表业,防潮专运。”

会开完,工人散去。陈婉儿又来了。这次她穿了深色套装,指甲修剪干净,但袖口内侧,还沾着一点青。

她站在展台前,说:“听说你们加了防伪码?”

林瑶递给她一只样品:“自己看。”

陈婉儿接过,放大镜对准接缝。她没发现,指尖在翻动时,蹭到了内壁,又沾上了一抹青。

林瑶看着她,没说话。

谢淮在记录本上写下时间:10点13分。

测试区,新一批竹筒表盒正在进行湿箱测试。湿度计显示92%,三小时后,内部湿度降至38%。林瑶拆开一只,炭包微潮,但表盘清晰如初。

她把这只表盒放进陈列柜,替换下旧的。新盒子底部,贴着一张新纸条:“防伪暗码:ZT-29-0713”。

谢淮走过来,说:“她带了相机。”

“我知道。”林瑶说,“让她拍。”

傍晚,陈婉儿离开。李婶在她坐过的椅子上,又捡到一根线头,青色,带蜡。

林瑶把两根线头并排放进瓷碟,滴碘液,颜色一致。

谢淮合上日志:“证据链完整。”

林瑶站在作坊门口,看着村口那条土路。李婶的豆腐车停在路边,车身上“瑶光表业运输专用车”的纸条在风里晃。

她转身回屋,打开铁皮柜,取出那截带蓝线的松茸梗。

她用镊子夹住,放进密封袋。

袋角标签写着:ZT-29-01,来源:竹筒内壁处理液,附着物:陈婉儿指甲缝残留样本。



    (http://www.220book.com/book/UWC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80团宠,带领全家致富 http://www.220book.com/book/UWC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