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肥车卷起的灰在山口消散后,林瑶把那半片带划痕的竹盒塞进火塘边的陶罐,压在田螺罐底下。她没再看车牌,只低头检查剩下的竹筐。手指划过072批次的盒底,指甲缝里蹭进一点灰白粉末,像烧过的纸屑,又不像。
她抠了抠,捻了捻,放进火柴盒,扣紧盖子。
“李婶,车队改道。”她抬眼,声音不高,“走后山,绕过陈家晒场。”
李婶正往车上绑麻布,听见这话手一顿:“咋了?”
“绳子颜色不对。”林瑶抽出一根红绳,举到灯下,“咱家的是旧线,带金丝。这个,是染的。”
李婶凑近一看,脸色沉了:“他们换货?”
“还没到货,就先动手脚。”林瑶把火柴盒揣进衣袋,“这批松茸,不能走明路。”
她转身进屋,叫上林峰和周叔,把剩下的五百斤松茸一筐筐抬进老屋地窖。祠堂夹墙也塞了两百斤,用旧棉被裹紧。林峰搬最后一筐时,发现筐底垫了层油纸,掀开,底下压着几节空竹筒。
“留着。”林瑶说,“下雨了能当水道。”
天黑前,雨点砸下来。起初是零星几颗,打在瓦上像豆子蹦跳。半夜,雨势猛增,屋檐水连成线,院里的土路泡成泥浆。林瑶坐在堂屋守账本,耳朵听着外头动静。三点半,狗突然狂叫,接着是铁皮棚顶“砰”地一响,像被重物砸中。
她起身推门,一股热风混着焦味扑脸而来。
仓库着火了。
火从西南角烧起,黑烟裹着火星往上冲,雨浇不灭,反而让火噼啪炸响。林峰抄起扁担就往里冲,被林瑶一把拽住。
“别进!里头有松茸,熏坏了全毁!”
“那咋办?水桶来不及!”
林瑶扫了一圈院子,目光落在屋后那片老竹林。竹竿粗,节长,前些天砍剩的堆在墙角。
“砍竹!”她吼,“三尺一截,打通关节!”
村民陆续赶来,拎着盆桶,见火势大,都傻了眼。林瑶把人分成两拨:一拨砍竹,一拨去山涧接水。竹筒一头削尖,一头留节,灌满水后像炮筒一样传接。第一轮水泼上去,火头压了半尺。
“接着!”她嗓子哑了,“别停!”
林峰带着人用湿麻布封窗,门缝塞稻草。火光映在他脸上,额上青筋跳着。一根横梁烧断,砸在粮仓门口,火星溅到麻布上,瞬间燎起。
“水!”林峰吼。
竹筒水炮及时泼到,火苗熄了。可仓库顶己经开始塌,木头噼啪往下掉。李婶抱着桶冲过来,裤腿全湿透:“瑶丫头,水不够!涧里涨水,竹筒接不上了!”
林瑶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和灰,盯住仓库西南角。那里火最猛,但烧得怪——像是先点的油,再引的火。
“有人进去过。”她说,“火是从里头点的。”
话音未落,一根烧裂的横梁轰然落下,溅起一片灰。林峰冲过去扒开,从炭堆里抽出半截织物——深色,暗云纹,烧焦了边,但能看出是领带。
他攥着那截布,抬头看林瑶。
“留着。”林瑶声音冷,“别碰灰。”
雨下得更急,天边刚透点灰白,一辆军绿色吉普冲破雨幕,刹在村口。谢淮推车门下来,工装湿透,手里拎着工具箱。他没问情况,径首走向仓库,蹲在灰堆旁,用镊子一点一点翻。
林瑶走过去,把那半截领带递给他。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重生80团宠,带领全家致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谢淮接过,打开随身的工程日志,翻到一页布料图谱。他比对纹路,又用放大镜看焦边纤维,半晌,合上本子。
“和陈德海昨天系的一样。”
“你能确定?”
“云纹间距3.2毫米,斜纹织法,左上角有暗标。”他指了指领带残片内侧,“这里,原本缝了品牌标签,烧没了,但织线走向对得上。”
林瑶低头看那截布。雨水顺着她的发梢滴下来,砸在焦土上,冒起一小股白烟。
“他敢来烧,就得认。”
谢淮从工具箱里取出证物袋,把领带装进去。忽然,他指尖一顿,镊子轻轻拨开一处焦痕——内衬织线里,混着一根极细的金属丝,在晨光下闪了一下。
他没说话,只把证物袋封好,塞进怀里。
“消防车在路上。”他说,“军区调的,十分钟后到。”
林瑶点头,转身走向地窖。她把红绳重新系在残存的松茸筐上,每筐核对编号。三百斤,一筐不少,全在地下和夹墙里。
村民围在院外,议论纷纷。周淑芬挤在中间,嗓门最大:“林家招祸!人家好好的仓库,咋就烧了?是不是你们藏了不该藏的东西?”
没人接话,但有人开始往后退。
林瑶走出来,手里拎着一筐松茸,打开盒盖,火烤数字清晰:“我说六点到货,就绝不会迟到。三百斤,现在就能装车。”
周淑芬冷笑:“烧都烧了,你还装啥?”
“烧的是空仓。”林瑶把筐放在地上,“货,早搬了。”
人群哗然。李婶挤上来,把豆腐车钥匙塞给林瑶:“装!我三辆车都在!”
谢淮走过来,掏出一张纸,是手写的运输承诺书,盖了军区后勤处的临时章:“湿货也收。今天能到,算准时。”
村民愣住。周淑芬还想开口,被李婶一瞪,缩了缩脖子。
林瑶没看她,只对谢淮说:“车能进村?”
“能。”谢淮点头,“路冲垮了,但吉普能过。”
林瑶转身下令装车。林峰和周叔带头,一筐筐松茸从地窖抬出,码上车。李婶帮着盖油布,手忙脚乱时,从裤兜里掏出一张湿透的纸片,塞进林瑶手里。
“捡的。”她低声说,“火场边上,半页账。”
林瑶展开,纸糊了,但还能看清几行字:“油布×3”“火折×5”“柴油半桶”,落款是“三号车”。
她手指划过“三号车”三个字,想起昨天下山时,那辆运肥车门上的“陈记三号”。
谢淮走过来,看见她手里的纸,眉头一动。
“你打算怎么办?”
“等。”林瑶把纸折好,塞进衣袋,“等他们再动手。”
谢淮没再问。他抬头看天,雨小了,云层裂开一道缝,透出点光。消防车的鸣笛由远及近,红灯在泥路上扫出一道斜光。
林瑶站在车边,检查最后一筐松茸。她打开盒盖,手指划过内侧火烤编号,忽然停住。
盒底边缘,那层薄竹皮又翘了起来,像是被人重新粘过。她抠了抠,发现底下压着的数字变了——原本是“072”,现在是“083”。
不是她的笔迹。
她慢慢合上盖子,抬头望向村口。
陈记三号车正缓缓驶出泥地,车轮碾过一滩积水,溅起的水花打在路边石上,碎成一片。
(http://www.220book.com/book/UWC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