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庄的石板路被人群踩得发烫,面馆的木门被撞得吱呀作响。那女子双手叉腰站在门槛前,鬓边别着的银簪是祖传的样式——正是当年被八戒扯断过的那支的复刻。她身后跟着七八个后生,手里攥着扁担与麻绳,像是要把这“伤风败俗”的馆子拆个干净。)
女子(脚往门槛上重重一跺,银簪在日头下闪着冷光): 猪八戒!我姥姥临终前还攥着被你扯破的裙角骂你,你倒好,敢在高老庄开面馆?(突然指向墙上“八戒面馆”的招牌,唾沫星子溅在“戒”字上)你配叫这个字?当年你把我姥姥堵在柴房里动手动脚,若不是我姥爷举着锄头赶来,她早被你毁了名节!
八戒(正往蒸笼里添柴火,闻言首起身,围裙上沾着面粉): 大妹子,你姥姥的裙角,是粉缎子绣桃花的吧?(见女子愣神,他用袖口抹了把汗)那年头老猪确实浑,见着好看姑娘就迈不动腿。可你姥爷举锄头打我时,我没躲——那一下砸在脊梁骨上,现在阴雨天还疼呢。
后生甲(举着扁担往前冲): 疼也是活该!我姥姥被你吓得失了魂,三年不敢出门,这账怎么算?
八戒(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背上一道月牙形的疤痕): 这么算——(指着疤痕)这是当年替你姥姥家挡山贼时,被刀划的;(又指向手腕上的烫伤)这是帮你娘接生时,被热水泼的;(最后拍了拍腰间的旧伤)去年山洪,是我把你家那对双胞胎从水里捞出来的,这腰就是那时闪的。(转身从柜台下抽出个蓝布封皮的册子,“啪”地拍在案板上)你自己看,这“赎罪账”上记着呢,从你姥姥到你儿子,老猪护了西代人。
女子(盯着册子上泛黄的纸页,指尖抖着划过“光绪二十三年,救李秀莲(其姥姥)于山贼手”的字样): 护人是本分,犯错是原罪!(声音突然低了下去,眼眶红了)我姥姥到死都怕黑,说一闭眼就看见你堵在柴门口……
八戒(突然掀开蒸笼,白雾“腾”地冒起来,裹着面香飘向人群): 来,尝尝这个。(用布垫着拿出个白面馒头,递到女子怀里的婴儿面前,小家伙竟伸手去抓)这是按你姥姥当年爱吃的方子做的,加了桂花糖。(见女子愣住,他挠挠头)老猪知道,有些事不是一个馒头能抹平的。可你总记着恨,夜里睡得安稳吗?你儿子将来问起“猪爷爷”,你打算说他是个只会欺负人的坏蛋,还是说他帮咱们家盖过三次屋顶?
(人群突然静了,有个白胡子老头咳嗽着说:“当年饥荒,是八戒分了半窖红薯给咱村……”旁边的妇人也附和:“我家男人去年摔断腿,是他背着去的县城……”)
女子(怀里的婴儿咬了口馒头,笑得咯咯响,口水沾在馒头上): (突然蹲下身捂住脸,肩膀一抽一抽的)我娘总说,要不是八戒叔,那年山洪咱们家早没了……(哭声混着婴儿的笑声,奇异地不刺耳)可姥姥临终前那眼神,我忘不了啊……
八戒(从蒸笼里又拿出个馒头,塞到她手里): 忘不了就记着。(声音放软了)但别光记着恨,也记着后来——你姥姥后来帮我缝过蒸笼布,你娘小时候总偷摸给我送咸菜。(指着墙上新挂的匾额,“高老庄互助坊”几个字还带着墨香)这是大家伙儿凑钱做的,老猪的面馆算其中一间。你看,日子是往前过的,总回头瞅着阴影,哪能看见太阳呢?
(女子咬了口馒头,桂花的甜混着面香漫开来,竟和记忆里姥姥描述的味道重合。她突然想起小时候,姥姥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手里捏着块桂花糕,含糊地说“那呆子,后来倒不坏”。)
女子(突然抹掉眼泪,把馒头递给旁边的后生): 都尝尝吧,热乎的。(转身对八戒福了福身)我……我明天让我男人来帮你修修门板。(怀里的婴儿抓着馒头往八戒嘴边送,他笑着咬了一小口,惹得孩子咯咯笑。)
八戒(望着人群散去的方向,把“赎罪账”放回柜台,又添了一笔“民国三十八年,李秀莲曾孙女张桂英,与吾共商互助坊事”): (对着空气嘀咕)师父,这锚点,稳当!(蒸笼里的白雾又冒起来,这次映出的,是他背着老太太看郎中、帮小媳妇挑水、陪孩子们放风筝的影子,在阳光里暖融融的。)
权演龙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UXJ5/)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