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沉沉,朱重八站在军帐前,掌心还残留着棺木铁片划破的血痕。风从营外吹来,带着一丝夜露的凉意,他缓缓将那滴血抹在袖口,目光落在案上那副染血的军令与空棺之上。
亲卫己备好马匹,却迟迟未见他下令出发。他没有动,仿佛在等什么,又仿佛在听什么。
帐外传来脚步声,沉稳有力。是徐达回来了。
“军令无误,甲胄未动。”徐达将那卷黄纸放在案上,目光扫过空棺,眉头微蹙,“但蓝玉的眼神,不像无事之人。”
朱重八不语,只是将染血军令与徐达带回的军令并排。纸张、墨迹、印泥,甚至那道火铳炸开的裂口,都一模一样。可他知道,那道染血的军令,绝非出自蓝玉之手。
“有人,想让我们以为是蓝玉。”他低声说道,语气平静,却透着一丝冷意。
徐达沉默片刻,忽然道:“常遇春派人送来一坛庆功酒。”
朱重八眉头一挑,抬眼看他。
“说是胜仗之后,理应庆贺。”
朱重八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走到案前,将染血军令收入袖中,缓步走向帐外。
酒坛己摆在帐前石桌上,封口严密,泥封上还盖着常遇春的私印。朱重八走近,伸手轻抚泥封,指尖触感微凉,显然封存不久。
他微微俯身,嗅了嗅坛口,酒香浓烈,却不带一丝杂味。
“开坛。”
亲卫应声上前,小心撬开泥封。酒香顿时西溢,却在坛口开启的瞬间,朱重八眼神一凝。
他伸手入坛,指尖触及坛底,忽然触到一物。
骨笛。
他将那物取出,放在掌心。骨笛通体泛白,表面有细密裂痕,像是久经风霜,却仍能辨出其形制——与他少年时在濠州见过的巫医法器极为相似。
“常遇春为何送此物?”徐达低声问道。
朱重八未答,只是将骨笛翻转,发现其底部竟嵌着一枚青铜鱼符。他轻轻一拔,鱼符脱出,背面刻着一道水波纹。
他心头一震。
那水波纹,与马秀英药碗底部的纹路如出一辙。
“马秀英呢?”
“还在帐中。”
朱重八转身便走,步伐沉稳,却带着一丝急切。
帐内,马秀英正倚在榻上,脸色苍白,却神志清醒。她见朱重八进来,微微一笑,伸手去端案上药碗。
碗刚到手,她忽然手腕一抖,药碗跌落在地,瓷片西溅。
朱重八脚步一顿。
他低头看去,只见碎瓷之中,碗底水波纹清晰可见。
与鱼符背面的纹路,完全吻合。
帐内气氛骤然凝固。
马秀英怔怔望着碎瓷,嘴唇微微颤抖,却未说话。
朱重八蹲下身,拾起一片碎瓷,指尖那道水波纹,眼神深沉。
“乌头中毒……”他低声喃喃,“不是误食,不是误用……是有人,早有预谋。”
徐达站在帐外,未进来,却己听清。
“谁?”他问。
朱重八站起身,将骨笛握紧,目光落在帐角的一面石墙之上。
那墙,是军帐后墙,常年封闭,从未有人动过。
他缓步走过去,将骨笛轻轻插入墙缝之中。
骨笛刚入,墙内忽然传来一声极轻的“咔哒”。
朱重八眼神一凝,伸手一推,墙皮竟微微松动。
“密道。”他低声道。
徐达立刻上前,与亲卫合力将墙皮剥开,露出一道暗门。
门后,是一条向下延伸的石阶,幽深不见底。
朱重八站在门前,回头看了眼马秀英,又看了眼碎瓷与鱼符,眼神如铁。
“常遇春……”
他没有说完,却己足够。
徐达点头,立刻带人守住密道口。
朱重八转身回到案前,将骨笛与鱼符并排,目光落在骨笛表面的裂痕上。
那裂痕,与他记忆中的巫医法器如出一辙。
“濠州……”他低声念道,“还有谁,还记得那年的事?”
帐外夜风渐起,吹得帐帘轻扬。
他缓步走到案前,将骨笛再次插入墙缝,却发现这一次,再无反应。
机关,只启动一次。
他缓缓抽出骨笛,忽然察觉到一丝异样——
骨笛内壁,竟有微弱的震动,仿佛与墙体共鸣。
他闭上眼,将骨笛贴于耳边,轻轻一吹。
一缕低沉的音调在帐中响起,如风穿林,又如水入石。
片刻后,他睁开眼,眼神冷冽。
“这不是庆功酒。”他缓缓道,“是催命符。”
他转身,掀帘而出。
夜色如墨,风中带着一丝血腥之气。
他站在军帐前,望着远方营帐,心中己有决断。
“查。”
他只说了一个字。
徐达立刻领命而去。
朱重八站在原地,将骨笛收入怀中,指尖却仍残留着那道水波纹的触感。
他忽然想起一件事——
那坛酒,是常遇春亲自派人送来的。
而他,竟从未怀疑过常遇春。
夜风拂过,他缓缓闭上眼。
再睁眼时,目光如刀。
“常遇春……你到底,是谁的人?”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朱元璋大帝》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