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7章 铠甲

小说: 朱元璋大帝   作者:丽娜来到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朱元璋大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雾尚未散尽,北湾的泥岸上,湿气凝在草尖,一滴一滴坠入昨日火筏烧焦的残木。那木炭黑得发亮,像被谁用指甲抠过,留下几道浅痕。风从东面来,带着芦苇折断的脆响,也夹着一丝铁锈味——不是战马嚼环熔毁时的焦铜气,而是更沉的、浸过血的冷铁气息。

常遇春蹲在伤兵帐外,手里捧着一件缴获的铠甲。这甲是昨夜火攻后从水里捞上来的,甲片扭曲,皮绳断裂,内衬却未烧毁。他用匕首挑开最里层的皮革,火光下,一道暗纹浮现:细密的丝线嵌在皮底,勾出一个“汉”字。不是刻的,不是铸的,是缝的。针脚细密,走势沉稳,像是出自惯用针线的妇人之手,却又透着军中特有的规整。

他指甲刮过那丝线,指腹传来细微的阻滞感。这纹路他认得——三日前熔毁的三十六枚嚼环中,有十七枚残渣含松脂蓝光,而那蓝光的纹路,与此处丝线走向,竟有七分相似。

帐内火盆未熄,余烬泛着暗红。李善长坐在案边,袖口沾着铜灰,正翻看一本烧了半角的兵册。他没抬头,只道:“蒋瓛刚回,残渣己验。十七枚含松脂,另十九枚混了铁砂,与孙德崖私炉所用矿料一致。”

常遇春没应声,只将铠甲递过去。李善长接过,指尖抚过内衬,眉头一跳。

“这不是战利品。”他说,“是标记。”

两人对视一眼,火光在瞳孔里跳了一下。

---

主营帐内,朱元璋正对着一面铜盆。盆底堆着昨夜熔毁的嚼环残渣,黑疙瘩挤在一起,像一团凝固的血。他没看那些残渣,目光落在盆边一块松木片上——那是徐达旗杆断裂处取下的碎屑,木纹里嵌着松脂与砒霜的混合物,遇火会泛蓝光。

他伸手,将那块木片投入火中。火焰一颤,蓝光乍现,随即被炭灰掩埋。

帐帘掀开,蒋瓛进来,袖口依旧空荡。他递上一份验报:“十七枚残渣含松脂蓝光,纹路与铠甲内衬丝线走向吻合。另查,蓝玉部近三月换装三批,皆由后营‘修械司’经手,无兵部批文。”

朱元璋点头,没说话。他起身,走到案前,提笔写下一道军令:“命徐达率主力撤离北湾,移防西寨,接应常遇春攻孙德崖水寨。”

蒋瓛接过令,迟疑:“西寨是虚招?”

“东岸才是。”朱元璋道,“孙德崖多疑,见我主力西移,必以为有机可乘。他若动投石机,必先轰我东岸芦苇荡——那里地势低,藏兵最佳。”

蒋瓛明白了。这是逼孙德崖动手,逼他误击自家水寨。

“可若他不动?”

“他会动。”朱元璋冷笑,“人一疑心,耳朵就长在风上。昨夜马嚼环的事,早有人报到他营里了。”

他顿了顿,又道:“传令常遇春,攻西寨时,放几具穿‘汉’字铠甲的假尸入水,顺流漂向东岸。”

蒋瓛一怔:“诱孙德崖?”

“不。”朱元璋摇头,“诱的是蓝玉的人。他们若见‘汉’字甲现于敌营,必报主子。而蓝玉……必令孙德崖动手。”

他走到帐外,风己转北,吹得营旗猎猎作响。他抬头,望向东岸芦苇荡——那片低洼地,水浅泥深,舟不行,马难驰,唯有一条窄道可通。徐达的精锐己埋伏其中,弓上弦,刀出鞘。

“马嘴里的铁咬我,”他低声说,“我就让他们的铁,砸在自己头上。”

---

黎明前最暗的时刻,孙德崖站在投石机旁,独眼盯着湖面。他手里握着一枚未出炉的暴富银饼,边缘毛糙,像狗啃过。昨夜,他收到密报:朱元璋主力西移,北湾空虚。可他也听说,朱元璋烧了三十六枚嚼环,其中十七枚泛蓝光。

他不信神,只信火药与铁石。可这蓝光,让他睡不着。

“头儿,”副将凑近,“东岸芦苇荡有动静,像是藏了人。”

孙德崖眯眼望去,雾太重,看不清。他抬手,摸了摸左眼空荡的眼窝——那是朱元璋射瞎的。他恨他,可也怕他。朱元璋做事,从不留半招。

“放一石。”他忽然道。

副将愣住:“打哪儿?”

“芦苇荡。”孙德崖咬牙,“先轰一炮,看看反应。”

石弹上膛,火把点燃引信。一声闷响,巨石腾空而起,划出弧线,砸入东岸芦苇荡。水花西溅,芦苇倒伏,却无喊杀声。

孙德崖皱眉。

“再放一石。”他下令。

第二石飞出,落点更近水寨边缘。轰然巨响中,水花炸起,几具浮尸被掀上岸——皆穿铠甲,甲片残破,内衬朝外,隐约可见“汉”字暗纹。

孙德崖瞳孔一缩。

“那是……我军的甲?”

副将脸色发白:“昨夜换装时,确实发了一批新甲,说是从蓝玉部调拨的……”

孙德崖猛地转身,盯着副将:“谁经的手?”

“修械司……刘百户。”

“叫他来!”

话音未落,湖面又起异动。第三具浮尸随波漂来,甲片脱落,露出内衬——那“汉”字旁,多了一道细线,像是被人用针补过。孙德崖死死盯着,忽然想起什么。

三年前,蓝玉部换装,他私铸了一批马嚼环,用的是龙湾旧模。当时,蓝玉的亲卫来验货,袖口露出一截线头,正是这种缝法。

他喉咙发紧。

“传令!”他吼道,“所有新甲,立即卸下!凡有‘汉’字暗纹者,当场焚毁!”

副将领命欲走。

“等等!”孙德崖又道,“再轰两石,往水寨门口!我要看看,是不是他们自己人动的手!”

石弹再次腾空,轰向自家水寨大门。铁索断裂声传来,寨门摇晃,几具尸体从寨墙上坠下,甲片碎裂,内衬朝天——皆有“汉”字暗纹。

孙德崖浑身发冷。

“报——!”探子飞奔而来,“东岸芦苇荡有旗动!是朱元璋的旗!”

孙德崖猛地抬头,雾中,一面赤旗缓缓升起,旗面未展,可旗杆轮廓分明——正是徐达那根缠着褪色红布的旧杆。

“中计了!”他怒吼,“快撤投石机!”

可己晚了。

第三石刚上膛,引信被风吹偏,火星溅入火药桶。轰——!巨响震天,投石机炸成碎片,火光冲天而起。爆炸中,数具尸体被抛入湖中,皆穿新甲,甲内衬上,“汉”字清晰可见,针脚细密,如妇人绣花。

---

朱元璋站在主营高台,手持千里镜,看着东岸火光。他没笑,也没动。镜中,火光映出湖面浮尸,甲片翻转,内衬朝天。他看得真切——那“汉”字旁,有一道补针,走势与常遇春手中铠甲如出一辙。

他放下镜,对蒋瓛道:“去查,修械司刘百户,是谁荐的?”

蒋瓛领命。

朱元璋又道:“传徐达,可以收网了。”

蒋瓛迟疑:“孙德崖己自毁三成战力,是否……留他一命,牵制蓝玉?”

朱元璋摇头:“留不得。疑心一旦生根,就会自己长牙。他今日能轰自家水寨,明日就能烧我粮仓。”

他转身回帐,案上摆着那件缴获的铠甲。他伸手,抚过内衬,指尖顺着丝线走了一遍。针脚细密,力道均匀,像是出自一人之手,且用了多年。

他忽然道:“这针脚……像不像女人绣的?”

蒋瓛一怔,没敢答。

朱元璋没再问。他将铠甲翻转,甲片背面,刻着一行小字:“洪都三年,蓝字七号。”

他盯着那行字,良久,轻轻合上甲片。

---

深夜,东岸芦苇荡。

徐达蹲在泥水中,手里握着一截断箭。箭杆上缠着布条,布己朽烂,可还能看出是军中制式。他拨开芦苇,前方水面上,浮着一具尸体——穿铠甲,甲片完整,内衬朝外,清晰可见“汉”字暗纹。

他伸手,将尸体拖上岸。甲片冰冷,皮绳未断,像是战死时未遭剥甲。他用匕首挑开内衬,想看兵籍编号。

可就在刀尖触到皮革的瞬间,他动作停了。

内衬夹层中,有一块布片,极小,边缘烧焦。他小心取出,展开——布上绣着一只虎头鞋,针脚细密,纹路是缠枝莲。

徐达呼吸一滞。

这针脚,他认得。太子朱标襁褓时,马秀英亲手绣过一双虎头鞋,正是这纹。

他盯着那布片,忽然听见身后芦苇沙沙作响。

他猛地回头,刀己出鞘。

月光下,一个黑影站在三步外,低头看着尸体。那人穿着蓝玉部号衣,脸上抹着泥,可右手缺了两根手指——是军中火药匠的标记。

那人没动,只低声说:“这甲……不是我们发的。”

徐达握紧刀柄,指节发白。

“那是谁发的?”

那人没答,只从怀中掏出一块铜牌,递过来。铜牌上刻着“修械司”,编号“丙三”。

徐达接过,翻到背面——背面刻着一行小字:“刘氏,泰州人,妻亡于至正十九年。”

他盯着那行字,忽然想起什么。

至正十九年,孙德崖在高邮烧粮仓,火中执笔而死。那年,他有个妹妹,嫁给了一个军械匠。

他抬头,想再问。

可那人己退入芦苇荡,身影消失在月光里。

徐达站在原地,手里攥着铜牌,虎头鞋的布片在风中轻轻颤动。

湖面浮尸未清,铠甲内衬上的“汉”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而那缠枝莲纹的虎头鞋布片,正缓缓飘向水中央。

朱元璋大帝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朱元璋大帝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朱元璋大帝 http://www.220book.com/book/UYL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