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旧书里的秘密,藏不住了

小说: 青苔与风   作者:觅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苔与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V1Y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青苔与风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青苔与风最新章节随便看!

夜很深了,归墟古籍修复工作室的台灯还亮着。

砚青跪坐在竹编蒲团上,面前摊开新收的那批古籍,指尖沾着少量浆糊——他刚给一本民国线装书补完虫蛀的页脚,正逐本检查是否有遗漏的残损。

第三本是《秋灯琐忆》,封面靛青布面有些起毛,边角沾着陈年老渍。

他翻到第三卷时,指尖突然触到页间硬物。

垂眸一看,半张泛黄信笺从册页里滑出,边缘被虫蛀出几个小圆洞,却仍能辨认出墨迹。

砚青的呼吸顿住了。

他放下书,用竹镊子轻轻夹起信笺,凑近台灯。

第一行字跃入眼帘时,他的指尖猛地一颤——那是奶奶的字迹,骨节分明的小楷,和她从前在旧书扉页写“砚青收”时一模一样。

“阿昭:见字如晤。”

信笺在他掌心微微发颤。

砚青喉结滚动两下,慢慢展开。

墨迹因年代久远有些晕染,却仍能读出字句间的温度:“前日路过城南茶寮,见檐角悬着串铜铃,风过时响得清泠,忽然想起你说最爱这种声音。春寒未褪,你可要添衣……”

他的指甲掐进掌心。

奶奶的旧物他翻遍过,从竹藤箱底的银锁到床褥下的旧照片,从未见过这封信。

记忆里的奶奶总穿着蓝布衫,坐在藤椅上给他蒸桂花糕,皱纹里全是笑,从未提过“阿昭”这个名字。

“若非世事难料,我愿与你共度余生。”最后一句像根细针,猛地扎进他心口。

砚青的睫毛剧烈颤动,信笺从指缝滑落,啪嗒掉在案上。

他慌忙去捡,却碰倒了镇纸,“当啷”一声在空荡的修复室里格外清晰。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下起来了。

他听见雨水打在青瓦上的声音,像极了十六岁那年奶奶临终前,床头铜铃被风撞响的动静。

那时他攥着奶奶的手,她的手指凉得像浸在水里,却还在说:“砚青别怕,奶奶哪儿都不去。”

可现在这封信在说什么?

奶奶不是为他活了一辈子吗?

她的藤椅、她的竹蒸笼、她袖口永远沾着的桂花香,难道都是……都是被截断的另一段人生的替代品?

砚青的后背抵上红木书橱,指节抵着发疼的太阳穴。

他想起今早驰野递来的桂花糕,甜香漫开时他以为自己摸到了春天;可此刻这封信里的桂花香更浓,浓得发苦,像被压在箱底多年的旧帕子,一展开就散了。

他一夜没合眼。

台灯换了三次灯泡,信笺被他翻来覆去看了十七遍,每道折痕都印着他指尖的温度。

天快亮时,他把信笺重新夹回《秋灯琐忆》,却怎么也合不上书——页脚那句“青苔生阶砌,白鸟时来止”被月光照着,墨迹泛着青灰,像奶奶临终前没说完的话。

“砚青?”

门被轻轻推开。

驰野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混着点煎包的油香。

砚青抬头,看见他拎着塑料袋站在门口,帽檐滴着雨珠,牛仔裤膝盖处沾着泥点——大概是跑着来的,因为他说过“不带相机”,所以连伞都没打。

“你怎么了?”驰野的声音突然变轻。

他放下早餐,凑近两步,这才看清砚青眼下的青黑,苍白的脸像浸在水里的旧纸。

砚青没说话,伸手从案头抽出那本《秋灯琐忆》。

信笺随着翻页滑落,驰野弯腰捡起,雨珠从帽檐滴在信纸上,晕开一小片墨迹。

他读得很慢,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

砚青盯着他喉结的滚动,听着窗外雨打梧桐的声音,突然想起昨天这个时候,他们还在分食桂花糕,纸页被风掀起时,驰野的指尖擦过他掌心。

“她也曾经爱过别人。”驰野读完最后一句,把信笺轻轻放回书里。

他的声音很轻,像怕惊飞了什么。

砚青低头盯着自己的手。

他的手指因为整夜翻书,指腹泛着青白,指甲缝里还沾着旧纸的碎屑。

“我一首以为……”他的声音哑得像生锈的铜铃,“她的世界只有我。”

驰野在他身边蹲下,握住他的手。

他的掌心带着体温,和砚青冰凉的手指形成鲜明对比。

“我妈以前总说,她年轻时候想当舞蹈演员,”驰野的拇指着砚青指节的茧,“后来嫁了我爸,生了我哥,就再也没提过。但我知道,她压箱底的舞鞋,比我的相机还宝贝。”

砚青的指尖微微颤抖。

他想起奶奶的藤箱里确实有双缎面绣花鞋,鞋头绣着并蒂莲,他从前以为是老辈人讲究,现在才明白——原来那不是“讲究”,是没说出口的“曾经”。

“她是你奶奶,”驰野抬头看他,眼角的浅疤在晨光里泛着淡粉,“可她首先是个女人,有心跳,有欢喜,有没说出口的遗憾。”

窗外的风突然大了。

穿堂风卷着雨丝扑进来,吹得案头的《秋灯琐忆》哗哗翻页。

砚青望着被风吹起的信笺,忽然觉得那页纸轻得像片羽毛——原来最沉的不是秘密,是以为对方的世界只有自己的执念。

“我想去城南茶寮。”他听见自己说。

声音轻得像叹息,却又像块石头落进水里,荡开一圈圈涟漪。

驰野没问为什么,只是把早餐推到他面前:“先吃点东西。”小笼包的热气漫上来,模糊了两人的眉眼。

砚青咬开包子,肉馅的鲜香混着醋味涌进喉咙,他忽然想起奶奶蒸桂花糕时,总说“甜要甜得透亮,苦要苦得明白”。

晨光透过窗棂,在《秋灯琐忆》的书脊上投下一道金线。

砚青望着那道线,伸手抚过书皮起毛的边角。

午后的风会从老巷穿过来,带着潮湿的青苔味,而他要抱着这本书,去寻奶奶信里的茶寮——那里或许有串铜铃,或许有段被岁月藏起的故事,但此刻他最清楚的是:有些秘密,该被风吹开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1Y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苔与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V1Y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