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 你说过的话,我全记得

小说: 青苔与风   作者:觅橙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青苔与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V1Y4/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青苔与风

砚青的指尖在棉纸上停顿了三秒。

旧书库里的霉味突然变得很淡,他能清晰闻到自己急促的呼吸里带着纸页特有的干燥气息——像奶奶晒在竹匾上的旧报纸,每一页都裹着阳光的暖。

他慢慢掀开那层棉纸,半本笔记本就这么撞进视线,封皮泛着茶渍般的黄,“给青青”三个字是奶奶最工整的小楷,起笔收笔都带着墨尖压下的痕迹,像她从前握着他的手临帖时那样。

“奶奶……”他的声音轻得像落在宣纸上的墨点,指腹擦过“青”字最后一竖的笔锋,那里有块浅浅的凹痕,是当年他贪玩碰翻墨汁,奶奶用吸水纸反复按压留下的。

沈砚在门边咳了一声,很轻,像怕惊散了什么。

阿婆不知何时凑过来,枯瘦的手搭在他肩头上,温度透过洗得发白的蓝布衫渗进来:“你奶奶每月十五来旧书库,总说要给小青存点东西。我问存什么,她说‘存点能让他不怕的’。”

砚青的喉结动了动。

他低头翻开第一页,钢笔字在泛黄的纸页上晕开,是奶奶的字迹:“今天,小青第一次修完一本完整的书。他蹲在案前用毛刷扫纸灰,说‘书不会离开我’,可我多想告诉他,我也不会离开。”

有滚烫的东西砸在纸页上,洇开个模糊的圆。

砚青慌忙用指节去擦,却越擦越湿。

第二页夹着半片桂花瓣,干得薄如蝉翼,旁边写着:“小青又摔笔了,为那本《武林旧事》的虫蛀页。他说‘修不好就烧了’,我偷偷把碎纸收进铁盒——等他消气了,要告诉他,破了的东西也值得被好好收着。”

第三页是张皱巴巴的糖纸,印着褪色的橘子图案:“小青十六岁生日,我买了他最不爱吃的橘子糖。他问‘奶奶怎么买这个’,我说‘吃甜的就不怕了’。他没拆,把糖纸夹在《东京梦华录》里——我猜他是怕糖化了,就真的没了。”

“她连我摔笔的样子都记着。”砚青的声音在发抖,手指抚过“摔笔”两个字,那里的墨水比别处重,像是奶奶写的时候笔尖顿了顿,“我以为她只看见我修书的样子……”

“她呀,看得见你所有样子。”阿婆的手在他肩头轻轻拍,“上个月我问她,总往旧书库里跑累不累,她说‘不累,小青修书时总低着头,我得替他多看看’。”

砚青突然想起上周修《茶经》时,案头莫名多了包鱼干。

他当时以为是沈砚买的,现在才明白——奶奶说过巷口的猫生了小猫,要带他去喂鱼干,原来她早把鱼干藏进了旧书库的某个角落,等他修累了一抬头就能看见。

“她说你修书的样子,像她在修她自己。”阿婆的声音突然轻下来,“我问什么意思,她说‘小青太怕被丢下,所以才把自己关起来。他修旧书,是想把散了的页子粘回去,可他不知道,他自己才是那本需要被修的书’。”

砚青的呼吸顿住了。

他低头盯着日记里某行字:“小青今天又没吃午饭,我把桂花糕放在窗台,看他傍晚偷偷拿了——他以为我没看见,可我在门后站了半个时辰。”原来不是他“偷偷”拿了,是奶奶“故意”留的;原来不是他“藏”起情绪,是奶奶“守”着情绪。

“原来……她一首都知道。”他合上日记本,封皮上的“给青青”被泪水泡得有些发皱。

沈砚递来的手帕还在他兜里,他却没擦脸,只是捧着本子贴在胸口,那里能摸到心跳,一下一下,像奶奶从前拍他哄睡时的节奏。

旧书库的门虚掩着,风从门缝挤进来,带着雨过天晴的青草香。

砚青听见门外有细碎的响动——是驰野的球鞋蹭着青石板的声音,一下,两下,像在数心跳。

他站起来时膝盖有点麻,却走得很稳,推开木门的瞬间,看见驰野正靠在廊柱上,相机挂在脖子上,帽檐下的眼睛正盯着他。

驰野的牛仔裤膝盖处还沾着泥点,是刚才冒雨跑过来时溅的。

他手里的牛皮纸袋己经不滴水了,桂花糕的甜香混着他身上的青草味,在空气里漫开。

见砚青出来,他站首了些,手指无意识地着相机背带:“我……没敢进去。”

“为什么?”砚青问,声音还有点哑。

“怕打扰你和奶奶说话。”驰野笑了,眼角的浅疤被夕阳染成暖金色,“不过李阿姨说,你翻书的声音像下小雨,很好听。”

砚青往前走了一步,离他只有半臂的距离。

他能看见驰野睫毛上沾的细水珠,能听见他喉结滚动时轻得几乎听不见的“咕嘟”声。

他把日记本轻轻放进驰野怀里,牛皮纸袋蹭着笔记本封皮,发出沙沙的响:“里面……有她说的话。”

驰野低头看了眼封皮,又抬头看他。

他的眼睛里有光,像砚青修复古籍时,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纸页上的那种光。

“我能看吗?”他问,声音轻得像怕碰碎什么。

“嗯。”砚青说,“她写了很多关于我的事。”

“那我要慢慢看。”驰野把笔记本抱在胸口,和牛皮纸袋贴在一起,“就像你修书那样,一页一页来。”

风又吹起来,掀起砚青额前的湿发,吹得日记本的纸页簌簌响。

某一页被吹开,露出奶奶的字迹:“小青今天对我笑了,为了块桂花糕。我想告诉他,就算有一天我不在了,也会有人替我给你送桂花糕——只要你愿意抬头看。”

砚青抬头,看见驰野正盯着那一页,嘴角慢慢弯起来。

他突然觉得,旧书库里的纸墨味、奶奶的钢笔字、驰野身上的青草香,还有风里的桂花香,都在往他心里钻。

原来被人记着的感觉,是暖的,是软的,是哪怕从前怕得要命的“被看见”,现在也愿意伸出手接一接的。

“回工作室吧。”驰野说,举起牛皮纸袋晃了晃,“桂花糕要凉了。”

砚青点点头,转身时瞥见沈砚和阿婆站在旧书库门口。

沈砚冲他微微颔首,阿婆朝他招了招手,手里还捏着半片从日记本里掉出来的桂花瓣。

他跟着驰野往巷口走,青石板路上的水洼映着两人的影子,一个穿着蓝布衫,一个穿着破洞牛仔裤,重叠在一起,像两页被浆糊粘得牢牢的旧纸。

归墟古籍修复工作室的门虚掩着,案上的台灯还亮着。

砚青把奶奶的日记本轻轻放在修复案旁,旁边是那本等待修复的清代家书,封皮上的虫蛀痕迹在灯光下显得温柔了些。

他拿起排笔,沾了沾砚台里的浆糊,突然听见身后有动静——驰野靠在门框上,正翻着日记本,嘴角挂着笑。

“怎么了?”砚青问。

“你奶奶写,”驰野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子,“你修书时的样子,像在和旧时光说‘我记得你’。”他合上日记本,走过来轻轻碰了碰砚青的手背,“现在我想告诉她,我也记得——记得你摔笔时的急躁,记得你修书时的专注,记得你刚才看日记本时的眼泪。”

砚青的手指在排笔上顿了顿。

他低头看向那本清代家书,破损的纸页在灯光下泛着暖黄,像奶奶日记本的颜色。

他突然明白,修复旧书不只是粘补纸页,更是把那些被时光揉皱的心事,轻轻展平,告诉它们:“你看,有人记得你。”

他蘸了蘸浆糊,在虫蛀的缺口处小心涂开。

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日记本的纸页又翻了一页,那里写着:“希望有一天,小青能明白,被人放在心尖上,比旧书更不容易离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V1Y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青苔与风 http://www.220book.com/book/V1Y4/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