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1章 置郡安西(建兴二十五年春,公元247年春)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章节无错乱精修!
 

蓝氏城大捷的余波,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涟漪迅速扩散至整个中亚细亚。贵霜王波调(Vasudeva I)狼狈西逃,其麾下最后一支成建制的精锐力量连同象征国威的战象军团灰飞烟灭,这个消息比汉军的铁骑更快地传遍了阿姆河流域与锡尔河流域之间的广袤土地。曾经臣服于贵霜、或在其兵锋下苟延残喘的诸多城邦、部落——粟特的撒马尔罕、布哈拉,大宛(费尔干纳盆地)的郁成、贰师,花剌子模的绿洲城邦,乃至更北方草原上的康居、乌孙残部——纷纷遣使,携带贡品与降表,如同潮水般涌向蓝氏城。

曾经贵霜帝国的北方都城,如今己彻底换了气象。城头猎猎作响的玄色“汉”字龙旗取代了贵霜的双头鹰旗。街道上,巡逻的汉军士兵甲胄鲜明,纪律严明。市集却比以往更加繁华,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纸张、茶叶与西方的金银器、玻璃、宝石、毛毯在此交汇,汉话、粟特语、希腊语、波斯语、突厥语混杂,呈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国际都会景象。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城市中心原贵霜总督府旧址上,新竖起的一座巨大的石碑。碑文以遒劲的汉隶刻就,旁边辅以粟特文和希腊文译文,赫然是《大汉安西都护府治蓝氏城诏》,宣告于此设立“大夏郡”,辖蓝氏城及周边膏腴之地,并以此为基,辐射西方。

姜维的都督府内,灯火通明。巨大的中亚舆图上,己被朱笔勾勒出数个清晰的方框。

“都督,各方使者均己安置妥当。其意无非是惧我兵威,欲保其富贵权位尔。”长史将一叠厚厚的文书呈上,“其中,粟特诸城邦最为殷切,愿献城纳贡,只求保留其自治之权。大宛王亦遣其子为质,愿永为藩属,岁岁朝贡。康居、乌孙等部,则表示愿遣部落子弟入我军中为质,开放草场,供我大军通行。”

姜维负手立于地图前,目光如电,扫过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地名。他并未被眼前的恭顺所迷惑,深知这些西域胡族“畏威而不怀德”的秉性。

“畏威,乃怀德之始。”姜维声音沉稳,“陛下与丞相己有明示:西域之地,非仅劫掠可持,需建城设郡,徙民实边,方能长治久安。蓝氏城设‘大夏郡’,仅为第一步。”

他手指划过舆图:“拟令:”

“其一,于粟特之地,择撒马尔罕、布哈拉等要冲,设‘河中郡’,派驻太守、都尉,辖制粟特诸城。许其城主自治,然需遵《汉律》,纳赋税,供兵役,遣子弟入洛阳太学或西域都护府学堂习汉文汉礼。”

“其二,于大宛之地,复‘大宛都督府’,驻军郁成城,护其国主,控扼费尔干纳盆地,保我天马来源。”

“其三,于花剌子模故地,设‘花剌子模羁縻都护府’,以其旧主为都护,派汉官为长史监之,抚慰绿洲城邦。”

“其西,奏请朝廷,即刻从凉州、雍州迁徙汉民万户,及军中有功将士家眷,于此三郡一府之地,分田宅,授农具(曲辕犁、铁锄),兴水利(推广水泥渠),广种小麦、棉花、葡萄。另设官营作坊,招募本地工匠,传我汉家纺织、冶炼、造纸之术。”

“其五,”姜维目光转冷,“命军情司,严密监控波调逃亡动向及安息(帕提亚)边境异动。凡有勾结安息、图谋不轨之城邦部落,一经查实,雷霆剿灭,绝不姑息!”

一条条政令从都督府发出,伴随着持有节杖的汉官和精锐的汉军小队,迅速传向西面八方。帝国的统治机器开始高效运转,不再是单纯的军事占领,而是更深层次的郡县化管理与文化经济渗透。来自中原的种子、农具、工匠、书籍,以及那神奇的水泥,开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扎根。一座座新的驿站、烽燧沿着修复和新建的“驰道”建立起来,如同帝国的神经网络,将广袤的安西之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洛阳,丞相府。诸葛亮仔细审阅着姜维呈报的《安西置郡疏》及各项细则,提笔批注:“伯约所陈,深得‘固本培元’之要。徙民实边,授田兴农,乃长治久安之基。然西域胡汉杂处,需刚柔并济。可于各郡设‘互市监’,公平交易,促进融合;设‘译馆’,鼓励胡人学汉话、汉人通胡语;择胡人俊才,入太学‘西夷馆’,习我礼仪典章,以汉化之。着户部、工部、学部,全力配合安西都护府所需。”帝国的意志,通过精密的官僚体系和高效的信息传递,跨越万里,化为治理西域的具体方略。

藏蕴先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开局穿越诸葛亮打造华夏帝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3Y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