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79 章:被锁的实验日志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顶级背景,谁敢动我试试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F/ 章节无错乱精修!
 我顶级背景,谁敢动我试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顶级背景,谁敢动我试试最新章节随便看!

医科大学实验楼的走廊弥漫着福尔马林与消毒水的混合气味,苏景辞站在 302 实验室门口,指尖抚过门牌上 “陈岚” 的名字。金属牌被岁月磨得发亮,边缘的毛刺刮过指腹,像母亲留在世间的最后一道触感。管理员老周抱着串钥匙跟在后面,不锈钢钥匙环碰撞的声响在空旷的走廊里格外刺耳。

“陈医生的资料都锁在铁皮柜里,三年没动过了。” 老周的声音带着谨慎,他用下巴指了指墙角那排军绿色的柜子,最上层的柜门贴着泛黄的封条,上面有郑明远的签名,日期是 2021 年 3 月 —— 正是母亲病逝后一个月,“郑教授说里面有‘抗疫涉密数据’,不让任何人碰,连学校档案馆来调资料都被挡回去了。”

温清沅的目光扫过铁皮柜的锁孔,是老式的铜芯锁,钥匙孔周围有明显的撬动痕迹。“这锁被人动过手脚。” 女孩蹲下身,指尖拂过柜门上的划痕,“你看这几道印子,是最近才留下的,有人想撬开它。” 她突然想起父亲的话,郑明远上周来过实验楼,带着两个研究生在 302 待了一下午,说是 “整理旧资料”。

苏景辞的心脏骤然缩紧。他走到铁皮柜前,柜门的缝隙里露出半截白色文件夹,边角印着 “701 基地方舱医院” 的红色字样,与母亲病例汇编上的标识一模一样。“郑教授有没有说过,里面具体是什么资料?”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就说是重症治疗方案的原始数据。” 老周挠了挠头,突然想起什么,“去年有个记者来采访,想拍陈医生的遗物,郑教授发了好大的火,说‘不能泄露患者隐私’,把人轰走了。现在想想,倒像是怕人发现什么。” 他掏出钥匙串,却在摸到铜锁时犹豫了,“要不…… 你们还是跟郑教授打声招呼?他现在是院领导……”

温清沅的手机突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消息:“清沅,记得陈岚阿姨有个习惯吗?重要的东西会藏在《内科学》教材的夹层里,她说‘书本最安全’。” 女孩的指尖在屏幕上顿住,突然抬头看向苏景辞,眼睛亮得惊人:“我们去图书馆!”

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医学书库在顶楼,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窗,在书架上投下斑斓的光影。苏景辞凭着记忆找到母亲常用的阅览区,第三排书架的中层,果然立着本泛黄的《内科学》,书脊上贴着 “陈岚” 的姓名贴,边角被翻得卷起,像只疲惫的蝴蝶。

他抽出书本的瞬间,感觉到异样的厚度。精装封面与内页之间明显鼓起,指尖按压时能触到硬纸壳的轮廓。温清沅屏住呼吸,看着苏景辞小心翼翼地拆开书脊 —— 里面藏着个牛皮纸信封,边缘用胶水粘得严丝合缝,显然是特意改造过的夹层。

信封里的东西让两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一枚黄铜钥匙躺在最上面,齿纹与铁皮柜的锁孔完全匹配;下面是张折叠的便签,母亲的字迹清秀却带着力量:“防人之心不可无 —— 给景辞。” 末尾的日期是 2020 年 11 月,正是她病倒住院的前一周。

苏景辞捏着钥匙的手指微微颤抖,金属的冰凉透过皮肤渗入心脏。他想起母亲住院时,自己去陪护,她总在昏迷间隙念叨 “资料要收好”,当时只当是病中的胡话。现在看来,母亲早就察觉到了什么,这把钥匙是她留给儿子的最后一道防线。

“还有这个。” 温清沅从信封里抽出张纸条,上面是母亲手写的铁皮柜物品清单:“1. 重症方案原始记录(含 37 号孕妇随访);2. 方舱医院用药明细;3. 郑明远修改数据的邮件截图;4. 专家组讨论录音 U 盘。” 每个条目后面都画了个小小的船锚,是苏家的标记。

书库的角落里传来翻书的轻响,两个穿白大褂的学生正在讨论郑教授的院士申报:“听说他的方案被国际认可了,下个月要去瑞士领奖呢。”“陈岚教授要是还在,肯定也会为他高兴吧?毕竟当年是一个团队的。”

苏景辞将信封藏进怀里,书页合上的瞬间,仿佛听到母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景辞,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 他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在灯下改论文,说 “每个数据都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钢笔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是他童年最清晰的记忆。

返回实验楼的路上,温清沅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公告栏里的照片 —— 郑明远正在接受采访,身后的背景板上写着 “原创精神” 西个大字。男人笑得春风得意,胸前别着的钢笔正是母亲当年在表彰大会上获得的奖品,笔帽上刻着的 “701” 字样清晰可见。

“他连这个都要偷。” 女孩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愤怒。她想起母亲的日记里写过:“这支笔是景明用第一个月工资买的,说医生的笔比手术刀还重要。” 现在,这支承载着两代人信念的钢笔,却成了窃贼装点门面的道具。

铁皮柜的铜锁在钥匙插入的瞬间发出清脆的 “咔哒” 声,像尘封三年的秘密终于得以重见天日。苏景辞拉开柜门的刹那,阳光透过窗户恰好照亮里面的文件,最上面的原始记录上,母亲用红笔标注的 “剂量调整依据” 旁边,有郑明远用蓝笔涂改的痕迹,两种颜色在纸上形成刺眼的交锋。

“找到了!” 温清沅抽出那个贴着 “37 号” 标签的文件夹,里面的随访记录详细到每周一次 —— 孩子出生时的体重、第一次翻身的时间、乳牙萌出的顺序,最后一页是张周岁照片,婴儿笑得露出两颗小牙,背景里的向日葵与 701 基地的一模一样。“郑明远根本没有这些数据,他的论文就是空谈!”

苏景辞的指尖触到个冰凉的金属物件,是清单上提到的 U 盘。插入电脑的瞬间,专家组的讨论录音立刻响起,郑明远的声音带着刻意的讨好:“陈医生,这个剂量数据能不能改得‘漂亮’点?比如把孕妇的低剂量写成常规量,这样更容易通过审批。”

母亲的声音坚定而清晰:“不行,科学要尊重事实。”

接着是玻璃破碎的声响,夹杂着郑明远的怒吼:“你就是太死板!难怪评不上教授!”

录音的最后,是母亲疲惫的叹息:“我会把原始数据保存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实验室的门突然被推开,郑明远站在门口,脸色惨白如纸。他身后跟着的研究生手里还拿着撬锁工具,显然是想赶在他们之前销毁证据。“你们…… 你们无权动这些资料!” 男人的声音带着慌乱,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口袋里的钢笔。

苏景辞将 U 盘,举在阳光下,金属外壳反射的光刺痛了郑明远的眼睛:“这里面的录音,你要不要听听?”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还有你修改数据的邮件截图,需要我打印出来贴在公告栏吗?”

郑明远的肩膀突然垮了下去,像被抽走了所有骨头。他看着那些熟悉的文件,突然发出意义不明的呜咽:“我只是…… 只是想证明自己……” 他的目光落在母亲的原始记录上,那里有无数次修改的痕迹,字里行间都是对患者的负责,“她总是比我优秀…… 无论我怎么努力都赶不上……”

走廊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校纪委的同志在接到举报后迅速赶到。当看到铁皮柜里的证据时,带队的书记摇了摇头:“郑教授,你对不起陈岚医生的信任,更对不起‘科学家’这三个字。”

苏景辞将所有文件打包时,发现最底层压着本母亲的实验日志,最后一页的日期停留在 2021 年 2 月,距离她去世只有十天。上面写着:“希望景辞永远保持真诚,像向日葵一样朝着阳光生长。” 旁边画着两个并肩的船锚,一个大一个小,像母亲和他站在一起。

夕阳西下时,实验楼的灯光次第亮起。苏景辞抱着文件走出大楼,温清沅的手轻轻搭在他的胳膊上,像在传递无声的力量。远处的图书馆顶楼,那本《内科学》依然立在书架上,仿佛母亲从未离开,还在灯下等待着儿子归来。

他知道,母亲留下的不仅是证据,更是一份对科学的敬畏与坚守。就像那枚船锚钥匙,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总能锚定住最珍贵的初心。而那些窃取他人成果的人,终将被钉在耻辱柱上,成为科学史上的反面教材。

晚风拂过实验楼前的银杏,金黄的叶子落在苏景辞的肩头,像母亲温柔的抚摸。他低头看着怀里的文件,突然明白:真正的伟大从来不需要头衔装点,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真诚与坚守,才是最永恒的勋章。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顶级背景,谁敢动我试试 http://www.220book.com/book/V42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