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麦浪在虎头山脚下翻滚,青铜犁铧留下的纹路在阳光下若隐若现。周卫国站在田埂上,青铜假肢深深插入泥土,与地脉相连的刺痛让他保持着清醒。铜十字架在胸前微微发烫,像是与这片土地共鸣的心跳。
"教官,"陈石头捧着穗沉甸甸的麦子跑来,"亩产西百斤!比往年翻了一番!"
周卫国掐下几粒麦穗揉碎,麦浆沾在指尖泛起奇异的金属光泽。林秀的检测报告显示,这些作物富含微量铜元素,食用者创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这原本是用于制造"豹雨"弹的副作用,如今却成了救命的良方。
喜悦很快被枪声打断。日军显然察觉了异常,侦察机像秃鹫般在天空盘旋。新上任的联队长宫本调来了专门的气象部队,试图找出作物异常生长的秘密。
"不能让他们发现青铜的秘密。"周卫国召集核心队员,"把炼炉迁到古墓深处。"
迁移工作持续了三昼夜。当最后一座熔炉在战国墓穴中重新点燃时,青铜器的幽光映照着壁上的饕餮纹,仿佛远古的魂灵在此苏醒。周卫国的假肢突然剧烈震颤,与某面铜镜产生了奇异的共振。
"看这里!"林秀擦去铜镜上的绿锈,露出精细的星图,"这不是装饰...是某种催化公式!"
破译工作让所有人震惊。这些星图实则是古代化学方程式,记载着如何利用天体引力场增强铜催化效果。更惊人的是,某面铜镜背面刻着与周卫国怀中照片完全相同的德文字样——"Der letzte Sieg geh?rt dem, der nicht aufgibt"(最后的胜利属于永不放弃的人)。
"时空在这里形成了闭环。"周卫国轻抚铜镜,青铜假肢上的纹路与星图完美重合。
危机在秋分之夜降临。宫本联队倾巢而出,带着新型探测仪器首扑古墓。游击队依托墓道层层阻击,但日军显然有备而来,喷火器烧得青铜器通红融化。
"守不住了!"张大山拖着被烧焦的假腿后撤,"他们专门针对青铜武器!"
周卫国却盯着被烧熔的青铜液出神。那些液体在墓穴地纹中自然流淌,竟形成了与星图一致的图案。他突然举起青铜拐杖,重重砸向主墓室的晷盘——
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所有熔化的青铜液瞬间汽化,蓝绿色的雾气填满墓穴。日军防护服在雾中迅速腐蚀,而游击队员因长期食用含铜作物反而安然无恙。
"天助我也!"李政委的鬼头刀劈开浓雾。
反击如暴雨般猛烈。失去防护的日军在青铜雾中溃不成军,宫本被困在主墓室。这个毕业于东京帝大的高材生,至死都盯着那些星图喃喃自语:"超纲知识...这是超纲知识..."
胜利的代价是巨大的。古墓在战斗中彻底坍塌,所有青铜器永埋地底。周卫国的假肢因过度共振出现裂痕,每一次移动都撒落青铜碎屑。
但虎头山的奇迹己经传开。周边根据地纷纷派来学习队,周卫国将青铜农耕术毫无保留地传授。当第一场雪落下时,太行山区竟出现了罕见的冬季丰收。
除夕之夜,周卫国独自登上山顶。铜十字架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内部的星图隐约可见。他忽然明白母亲留下的不仅是怀表,更是跨越时空的使命。
山下传来孩子们的歌谣,新打的青铜犁铧在雪地中闪闪发光。周卫国将假肢插入积雪,感受着大地深处传来的搏动——那是无数逝者与生者共同的心跳。
黎明时分,他在峰顶竖起新的标志:断裂的武士刀熔铸成犁铧形状,上面刻着所有己知与未知的牺牲者的名字。背面是用德文、中文与甲骨文共同书写的那句——
**"Ein Funke genügt, um eine Pr?rie in Brand zu setzen"**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当春天的第一缕风吹过虎头山时,周卫国的青铜假肢己与山岩共生为一体。他化作了一座活的纪念碑,见证着烈火中永生的民族魂。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雪豹之魂:穿越烽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5H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