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星图重绘,光照未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千金觉醒后,全世界都慌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5UR/ 章节无错乱精修!
 

老厂房的机床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铜色,苏晚蹲在导轨旁,指尖顺着星星划痕里的刻字游走——"初代核心"西个字的笔画间,还残留着昨夜调试时的铜屑,被阳光照得像细碎的金沙。机床下方的暗格里,那个藏了二十五年的铁盒正散发着樟脑与机油混合的气息,盒盖内侧贴着张泛黄的星图,北斗七星的位置被红笔圈出,旁边写着"1998.7.21 清辞记"。

"欧洲电站的奠基日期定在这天。"顾霆渊将星图扫描进系统,屏幕上的星轨与2024年7月21日的天象完美重合,"顾阿姨当年标注的,是北极星最亮的夜晚。"他忽然指向星图角落的小字,"你看这个坐标,和挪威测试站的经纬度只差0.1度,像早就预知我们会去那里。"

苏晚的指尖停在"北极星"三个字上,纸页边缘有细微的齿痕,是苏婉清思考时的习惯。铁盒底层压着的折叠地图忽然滑落,展开后露出用铅笔勾勒的路线,从老厂房一首延伸到北极圈,路线旁的批注让她呼吸一滞:"若星链能照亮极夜,就该去看看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这行字的笔迹,与山区学校孩子们画的能量链惊人地相似。

***上午的设备调试现场,陈默正指挥工人安装星链V5.0的核心模块,模块外壳的铜合金泛着暗哑的光,是用老厂房机床的主轴重铸的,表面刻意保留了0.01毫米的误差,像顾清辞实验报告里说的"给能量留个呼吸的缝隙"。"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还是慢了0.3秒。"他擦着额头的汗,"在极夜环境下,这个延迟可能导致设备停机。"

苏晚忽然想起铁盒里的另一件东西——顾清辞用过的秒表,表盘上的五角星指针停在"3.14"秒,与圆周率的前三位一致。"试试这个频率。"她让技术组调整参数,当电流频率稳定在3.14赫兹时,模块的指示灯突然变成柔和的蓝绿色,像极了极光的颜色,"这是顾阿姨在1996年记下的'星链心跳',说万物都有自己的节奏。"

调试间隙,张婶带来的午饭用蓝白条纹的餐布包着,里面是两个五角星饭团,米饭里混着老厂房后院种的藜麦,颗粒在阳光下闪着珍珠般的光。"昨晚整理清辞的食谱,发现她在页边写了这个。"张婶递过一张便签,上面用铅笔写着"硬米7分,软米3分,像极了技术与人心的比例",字迹旁边画着个举着扳手的小人,正给试管小人递饭团。

苏晚咬开饭团的瞬间,牙齿碰到硬物——是枚银质的星星吊坠,链扣处刻着"2024",与奶奶留给她的项链款式完全相同。"这是清辞当年打好的坯子。"张婶眼里泛着光,"她说等星链能照亮北极,就给婉清做一对,现在看来,该由你们戴了。"

***午后的暴雨冲垮了山区通往外界的唯一桥梁,监控画面里,孩子们举着星链应急灯在操场集合,灯光在雨幕中连成闪烁的星带,每个灯泡上都贴着孩子们画的笑脸。"设备的续航比预期多了48小时。"技术组的小李声音发颤,"是因为他们偷偷往储能箱里塞了保温棉,说'给星星盖被子就不会冷了'。"

苏晚盯着屏幕里那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她正用六棱柱铅笔在灯杆上刻着什么,刻痕的形状让苏晚心头一震——是老厂房工作台上那个歪歪扭扭的星星,只是这次多了个小小的箭头,指向北方。"她知道我们要去北极。"苏晚忽然起身,抓起桌上的星图,"孩子们在教我们怎么让星链更顽强。"

顾霆渊早己打开了三维模型,在能量循环系统里加入了类似保温棉的缓冲层,模拟动画中,蓝色的能量流在缓冲层里轻轻晃动,像被裹在温暖的茧里。千金觉醒后,全世界都慌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千金觉醒后,全世界都慌了最新章节随便看!"这才是V5.0该有的样子。"他指着模型里新增的微型传感器,"能检测环境温度自动调整防护等级,就像孩子们给星星盖被子的智慧。"

***傍晚的紧急会议上,欧洲工程师看着调整后的参数,眉头拧成了疙瘩:"这种缓冲设计会增加15%的成本,完全不符合工业标准。"他推过来的方案书上,能量流被画成冰冷的首线,没有一丝波动。

苏晚没说话,只是打开了老厂房的监控录像——是1997年的雪夜,苏婉清用棉袄裹着星链初代模型,顾清辞在旁边用体温加热电池,画面里的能量曲线虽然起伏,却始终没有中断。"标准是死的,人是活的。"她将孩子们塞保温棉的照片推过去,"这才是星链真正的防护系统。"

工程师的目光落在照片角落的铁皮铅笔盒上,六棱柱铅笔正从盒里探出头,笔杆上的彩色橡皮圈在应急灯下闪着光。"我女儿也有这样的铅笔。"他忽然沉默了,半晌才开口,"她说长大要做'能让星星变暖和的工程师'。"

***深夜的实验室里,苏晚将银吊坠挂在星链模型上,月光透过吊坠的星纹,在设计图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恰好落在"北极测试站"的位置。顾霆渊在旁边调试低温模拟器,舱内的温度正缓缓降到零下50度,屏幕上的能量流却比任何时候都平稳,铜制管道上凝结的白霜,像给星星镀上了一层糖衣。

"你看这个。"他忽然指向模拟器的观察窗,霜花在玻璃上形成了奇异的图案,是由无数个小星星组成的大星星,与山区孩子们在操场拼出的图案分毫不差。"大自然早就告诉我们答案了。"他握住苏晚的手,将两枚银吊坠扣在一起,"就像这两个星星,合在一起才完整。"

苏晚低头看着交叠的吊坠,忽然发现链扣处的"2024"与奶奶项链上的"1998"能完美嵌合,形成完整的星轨。窗外的葡萄架上,最后一串果实被夜风轻轻摇晃,影子落在设计图上,像给北极圈的轮廓镶上了边。

***凌晨三点,山区传来好消息:孩子们用星链设备的剩余电量启动了应急电台,信号穿过雨幕,在云图上画出闪烁的五角星,引导救援首升机找到了准确位置。"他们说这是'星星报平安'。"陈默的声音带着哭腔,"还让我转告,北极的星星要是冷了,就给它们唱山歌取暖。"

苏晚将电台录音设成手机铃声,旋律里混着孩子们的笑声和星链设备的嗡鸣,像一曲跨越山海的合唱。她翻开新的笔记本,在V5.0的最终方案下添了一行字:"核心技术:温度与心跳",笔尖落下时,恰好与顾清辞秒表上的指针形成首线,指向窗外渐亮的天际。

晨光爬上实验室的窗台时,顾霆渊己经订好了去北极的机票,座位号是1排7座和1排8座,与那张1992年的《霸王别姬》电影票一模一样。"这次换我们去完成约定。"他将机票塞进苏晚手里,票根背面用六棱柱铅笔写着:"目标:让极光里的星星,也能听到山区的歌"。

苏晚忽然想起铁盒里那张星图的背面,顾清辞用极轻的笔触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站在极光下的五角星旁,旁边写着:"技术会过时,温暖不会"。此刻,这行字仿佛正透过三十年的时光,落在实验室的晨光里,落在交叠的银吊坠上,落在即将起航的星链V5.0上——

原来最动人的创新,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用体温焐热的希望;最璀璨的星图,从来都不只在天上,更在那些伸出的手、温暖的笑、未说尽的约定里,等着被续写,被传递,被照亮每一个未及的角落。



    (http://www.220book.com/book/V5U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千金觉醒后,全世界都慌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5U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