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0章 惊弦断

小说: 魅如歌   作者:伊普达琳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魅如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V8AR/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伊普达琳酱”推荐阅读《魅如歌》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第30章 惊弦断

“评弹沈家”?

这西个字如同生锈的铁钉,狠狠楔入沈明漪混乱的脑海,带来一阵尖锐而陌生的刺痛。她茫然地仰着脸,泪水还挂在睫毛上,颤抖却奇异地止歇了。

这是一个她从未听过的名号。至少,在她的记忆里,没有任何痕迹。幼年在苏州的生活?那更是遥远得如同前尘梦影,破碎、模糊,被一层厚厚的、名为“失明”与“创伤”的尘埃覆盖着,只剩下一些混沌的光影和声音片段。

“评弹…沈家?”她无意识地重复着,声音因之前的哭泣而沙哑,“我…我不知道……阿婆从未提起过……”

苏泓之的目光如实质般落在她脸上,似乎在仔细甄别她每一丝细微的表情变化,判断她是否在说谎。沈明漪脸上那种纯粹的、因极度意外而产生的茫然,不似作伪。

他沉默了几秒,房间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座钟的滴答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是么……”他的语气听不出是失望还是别的什么,只是更沉郁了几分,“那或许,是我弄错了。”

他话虽如此,却并没有结束这个话题的意思,反而继续说了下去,声音低沉,像是在讲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尘封己久的故事:

“大约十六年前,苏州观前街一带,有个极负盛名的评弹班子,班主姓沈,名唤沈世卿。一手三弦,一曲吴侬软语,堪称苏城一绝。其夫人亦是名角,嗓音清越婉转,尤擅《白蛇传》、《珍珠塔》。夫妇二人为人清高,技艺压身,却不肯趋炎附势,只在那小小的书场里,守着一方天地,唱他们的忠孝节义,儿女情长。台下总是座无虚席。”

他的描述带着一种奇异的画面感,仿佛将一幅泛黄的古卷在沈明漪面前缓缓展开。虽然她看不见,但那“三弦”、“吴侬软语”、“书场”……这些词汇莫名地在她心湖中投下石子,激起细微却无法忽视的涟漪。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感,毫无来由地弥漫开来。

“他们……”沈明漪的声音轻得像耳语,“后来呢?”

“后来?”苏泓之轻笑了一声,那笑声里却毫无暖意,只有冰冷的讽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沈家班名声太盛,终究惹来了祸事。当时一位盘踞苏州的权势人物,欲纳沈夫人为妾,被沈先生严词拒绝,并当众羞辱了那前来提亲的狗腿子。就此埋下祸根。”

沈明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一种不祥的预感紧紧攫住了她。

“不久之后的一个雨夜,沈家班驻唱的书场莫名起了一场大火。”苏泓之的声音平稳得近乎残忍,每一个字都像冰锥,砸在沈明漪的心上,“火势极大,又来得蹊跷,几乎将一切都焚为白地。班主沈世卿夫妇、班内十数名弟子伙计……无一幸免,皆葬身火海。据说,惨叫声持续了半夜,闻者无不悚然。事后清理废墟,只抬出些焦黑的枯骨,根本无法辨认。”

“啊……”沈明漪低低地惊呼一声,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嘴,脸色比刚才更加苍白。即使素不相识,听到如此惨事,也足以令人心悸。更何况,不知为何,那“雨夜”、“大火”、“惨叫声”……这些词语让她从骨髓里感到一阵寒意。

“官府查了吗?”她颤声问,明明告诉自己这与自己无关,应该更关心廷均的安危,却忍不住追问下去。

“查?”苏泓之的语气里的讽刺意味更浓了,“自然查了。结论是意外失火,草草结案。那场大火,烧毁的何止是一个评弹班子,更是将苏州城里一段最动人的丝竹之声,彻底抹去了。久而久之,便再也没人提起,仿佛‘评弹沈家’从未存在过。”

故事讲完了。房间里陷入一种沉重的寂静。

沈明漪的心口闷得发痛,仿佛被那场十六年前的大火灼烧着,喘不过气来。为什么?为什么这个男人要在这个关头,对她这个孤苦无依的盲女,讲这样一个残酷而遥远的故事?

“您…为什么告诉我这些?”她艰难地开口,思绪混乱如麻。

苏泓之没有首接回答。他的目光似乎再次落回她脸上,那目光锐利得几乎能让明漪“感觉”到刺痛。

“沈小姐,你今年芳龄十八,对吧?”他忽然问了一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

沈明漪下意识地点头:“是……”

“据我所知,沈世卿夫妇遇难那年,他们唯一的小女儿,刚满两周岁。”苏泓之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字字清晰,如同惊雷在她耳边炸开,“那场大火之后,那个小女孩……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轰——!

沈明漪的脑海彻底一片空白。

十八岁……两周岁……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几个数字和词语,像一把突如其来的钥匙,猛地撞开了她记忆深处某扇锈死的门!一些杂乱无章、被她归为噩梦的碎片疯狂涌现——灼人的热浪、呛人的浓烟、女人凄厉的哭喊、男人愤怒的咆哮、被紧紧捂住嘴的窒息感、被人抱着在黑暗中疯狂奔跑的颠簸、还有……还有耳边挥之不去的、似乎从未停歇的……咿咿呀呀的胡琴或三弦声?

“不……不可能……”她猛地抱住头,身体筛糠般抖动起来,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剧烈。头痛欲裂,仿佛有什么东西要破壳而出。“我不是……我怎么会是……阿婆说……阿婆说我是……”

阿婆说她是在逃难路上捡到的父母双亡的孤女,当时她病得厉害,眼睛也是那时候瞎的。她从未怀疑过!

可如果……如果阿婆说的并非全部真相?如果她的失明,并非因为疾病,而是因为……那场大火?

这个念头如同最毒的蛇,窜入她的思绪,让她恐惧得几乎要呕吐。

苏泓之将她剧烈的反应尽收眼底,眼神复杂难辨。他看到了她的恐惧、抗拒、以及那深藏于恐惧之下的一丝被触动的、连她自己都无法理解的悸动。

他没有逼迫,反而退开了一步。

“或许,真的只是我多心了。”他语气恢复了一开始的平淡,仿佛刚才那个石破天惊的故事从未被他讲起过,“世间巧合之事,本就繁多。”

他转而说道,语气变得务实而急促:“时间不多了。沈小姐,记住我下面的话:霞飞路的安全屋必须立刻放弃。拿着你的药,还有这个——”

他又将一张质地特殊的、硬挺的小卡片塞进她手里。

“这是法租界贝当路‘圣心盲人习艺所’的临时通行证。你到了那里,找一个叫‘玛利亚姆姆’的负责人,出示这个,她会暂时收留你们。但切记,那里也绝非万全之地,只能暂避一两日。”

沈明漪机械地握紧那张卡片,指尖冰凉。她的心神还完全沉浸在“评弹沈家”的惊天秘闻所带来的震撼与混乱中,几乎无法思考。

“我…我怎么去……”她语无伦次。

“从这里后门出去,穿过两条小巷,有一家‘王记车行’,你说要去贝当路,付双倍车钱,会有黄包车夫愿意冒险跑一趟。记住,避开大路,尤其要绕开日本人的哨卡。”苏泓之快速交代着,“至于叶公子如何转移,就要你们自己想办法了。我能做的,只有这些。”

他顿了顿,最后说道,语气里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告诫意味:“沈小姐,乱世飘萍,身世迷离或许并非坏事。但有时候,知道得越多,背负得就越重,也就……越危险。你好自为之。”

说完,他不再多言。

沈明漪听到他走向门边的脚步声,然后是门闩被拉开的轻微响动。

“从后门走,快。”他催促道。

冰冷的夜风从门外涌入,吹在沈明漪滚烫的脸上,让她打了个寒颤,也让她从巨大的震惊和混乱中勉强抽离出一丝神智。

现在不是纠结身世的时候!廷均还在发烧,还在危险中!安全屋暴露了!必须立刻回去!必须带他离开!

求生的本能和对叶廷均的担忧压倒了一切。

她胡乱地用袖子擦干脸上的泪痕,紧紧攥住装着救命药品的布包和那张硬硬的通行证,另一只手摸索着,跌跌撞撞地朝着苏泓之指示的方向,奔向那扇敞开的、透着寒凉夜色的后门。

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门外狭窄黑暗的巷道里。

苏泓之站在门内,并未立刻关门。他静静地望着那片吞噬了盲女身影的黑暗,许久,才从西装内袋里,缓缓取出一件东西。

那是一张保存得极好、却依旧边缘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上,一对穿着评弹演出服装的璧人并肩坐着,男子温文儒雅,手持三弦,女子秀美端庄,怀抱琵琶。两人皆嘴角含笑,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们的膝前,一个玉雪可爱、约莫一两岁的小女孩,正咿呀着伸手去抓母亲衣襟上的盘扣。

苏泓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着照片上那小女孩模糊的笑脸,眼神深处,翻涌着无法诉说的、沉重如海的哀恸与追忆。

夜风呜咽,如同谁在黑暗中,唱着一支永无法完结的悲歌。

他最终缓缓关上门,将一切声响与情绪,都隔绝在了这间充斥着药味和秘密的屋子里。

而奔入黑暗的沈明漪,怀揣着救命的药、未知的避难所、和一个足以颠覆她整个人生的惊天秘密,凭着记忆和听觉,拼命地朝着那个亮着微弱灯火、藏着她爱人的方向,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去。

她的心跳声,如同擂鼓,重重地敲在胸腔里,也敲在1937年上海这个危机西伏的、漫长的夜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V8A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魅如歌 http://www.220book.com/book/V8A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