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48 章:漠北称臣入版图

小说: 穿越之崛起南宋   作者:玫城纪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穿越之崛起南宋 http://www.220book.com/book/V8BK/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中都的初夏己透着燥热,国公府的议事厅里却气氛凝重如冰。二十多位文武大臣围着紫檀木长桌,争论声像煮沸的开水般翻腾,矛头都指向站在窗边的沈从武。

“宋国公三思!” 兵部尚书一拍桌子,官帽上的孔雀翎都在发抖,“铁木真是草原豺狼,放他回去无异于纵虎归山!去年被他杀的边军将士尸骨未寒,您忘了?”

户部侍郎跟着附和,手里的算盘珠打得噼啪响:“光是押送铁木真来中都就花了三千两银子,现在放他回去,粮草、护送兵丁又是一笔开销,国库经不起这么折腾!”

沈从武缓缓转过身,手里把玩着那枚铁木真用过的狼头符牌,铜质的符牌被得发亮。“诸位大人只知斩草除根,可知草原之大,部落之多?” 他将符牌重重拍在桌上,“杀了铁木真,他的儿子会报仇,他的部众会作乱,咱们要派多少兵去镇守?要花多少银子去打仗?”

议事厅瞬间安静下来,只有窗外的蝉鸣不知趣地聒噪着。沈从武走到地图前,指着蒙古草原的广袤区域:“蒙古有三十多个大部落,小部落更是数以百计。铁木真在时能勉强统辖,他若死了,各部必西分五裂,到时候今天这个部落劫掠边境,明天那个部落投靠沙俄,咱们应付得过来吗?”

他拿起一支狼毫笔,在地图上圈出克鲁伦河:“放铁木真回去,不是让他继续当草原霸主,而是让他做咱们的藩属王。给他划定领地,规定岁贡,让他替咱们管束草原各部,这才是长治久安之策。”

“他若反悔怎么办?” 岳霖忧心忡忡地站起身,铠甲上的鳞片在灯光下闪着冷光,抱拳沉声道,“末将在黑风口亲眼与他交手,此人虽败却锐气未消。放他回草原,好比把受伤的野狼放回羊群,一旦养好了伤势,必对我朝边境不利。末将愿率军驻守北疆,若国公坚持放他回去,还请增派装甲部队,以防不测。”

沈从武从袖中取出一份拟好的盟约,上面用汉蒙两种文字写着条款:“岳将军的顾虑不无道理。他若反悔,便是撕毁盟约,咱们再出兵名正言顺。而且 ——”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咱们在他的领地周围修铁路、建哨所,装甲部队三天就能抵达克鲁伦河,他敢乱动吗?”

这时,太上皇拄着龙头拐杖走进来,杖端在青砖地上敲出沉稳的声响。“沈爱卿的意思,老臣懂了。” 他在主位坐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杀一人易,安一方难。放铁木真回去,用盟约捆住他,用铁轨锁住他,这步棋虽险,却能保北疆三十年无战事。”

宋光宗紧随其后,手里拿着刚收到的军报:“北疆传来消息,铁木真的儿子术赤己在草原集结兵马,扬言要为父报仇。若咱们杀了铁木真,正好给了他兴兵的借口。” 他将军报拍在桌上,“就按沈爱卿说的办,放铁木真回去,让他们父子相疑,咱们坐收渔利。”

皇帝和太上皇都表了态,大臣们再无异议。沈从武当即让人去请铁木真,此时的铁木真正在偏院的槐树下发呆,手里捏着那杯没喝完的龙井,茶叶在杯底沉成一片。听到要放自己回去,他猛地抬起头,眼里的落寞瞬间被警惕取代:“你们想让我做什么?”

“做大宋的藩属王。” 沈从武将盟约推到他面前,“你的领地在克鲁伦河以东,每年向大宋进贡良马三千匹、皮毛千张,承认大宋对蒙古的主权。作为回报,大宋保护你的部众,给你提供粮食和布匹。”

铁木真盯着盟约上的条款,手指在 “藩属王” 三个字上反复。他想起黑风口的惨败,想起那些会喷火的铁家伙,想起草原上因饥荒饿死的族人。许久,他拿起狼毫笔,在盟约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蒙文的字迹苍劲有力,带着一丝不甘,也带着一丝释然。

三日后,铁木真带着二十名亲卫离开中都。送别的队伍里,沈从武亲手将一枚刻着 “蒙古藩属王” 的金印交给他:“草原的安定,就拜托王爷了。” 铁木真接过金印,入手沉甸甸的,竟一时说不出话来。

车队沿着新修的公路向北行进,沿途的驿站都挂着宋蒙两国的旗帜。铁木真掀开轿帘,看到铁路工人正在铺设铁轨,蒸汽机车喷着白烟从远处驶来,车厢里装满了军粮和武器。他忽然明白,沈从武敢放他走,是因为大宋的力量早己像铁轨一样,牢牢地钉进了草原。

回到克鲁伦河时,术赤的兵马己在营地外列阵。看到铁木真回来,术赤又惊又疑,手里的弯刀下意识地握紧。“我回来了。” 铁木真举起那枚金印,声音在草原上回荡,“从今日起,蒙古是大宋的藩属国,谁敢违抗,便是与我为敌!”

部众们看着那枚闪着金光的印玺,又看到远处宋军哨所的炊烟,纷纷放下了武器。术赤看着父亲身后隐约可见的宋军旗帜,终究还是低下了头,弯刀 “当啷” 一声掉在地上。

消息传到中都,沈从武正在视察新建成的蒙古学堂。教室里,蒙古孩子和汉族孩子一起念书,课本上印着 “大宋疆域图”,蒙古草原被清晰地标注在大宋的版图里。“王爷请看,” 学堂先生指着地图对来访的铁木真说,“这里是你的家乡,也是大宋的土地。”

铁木真看着地图上熟悉的克鲁伦河,又看了看窗外嬉闹的孩子,那些曾经在饥荒中挣扎的面孔,如今都带着笑容。他忽然明白,沈从武给的不是枷锁,而是另一种生路。

深秋时节,蒙古的第一批岁贡抵达中都。三千匹河西马在马场里昂首嘶鸣,皮毛在阳光下闪着油光;千张貂皮、狐皮被送到内务府,将用来缝制过冬的衣物。铁木真亲自押送岁贡,在太和殿向宋光宗行三跪九叩大礼,三呼 “吾皇万岁”。

礼毕后,沈从武在国公府设宴款待铁木真。酒过三巡,铁木真端起酒杯,眼神里少了敌意,多了几分复杂:“宋国公,你赢了。” 他饮尽杯中酒,酒液顺着胡须流下,“草原人不懂铁轨,不懂工厂,更不懂让孩子念书能有什么用,但我知道,跟着大宋,族人能活下去。”

沈从武笑着举杯:“不是谁赢了谁,而是咱们都想让这片土地安定下来。” 窗外的月光洒进宴会厅,照亮了两人手中的酒杯,也照亮了地图上那片连接在一起的大宋与蒙古疆域。

从那以后,蒙古草原上多了铁轨和学堂,少了劫掠和战乱。克鲁伦河的河水依旧流淌,只是河岸边多了大宋的哨所;草原上的雄鹰依旧盘旋,只是鹰眼里的烽火变成了炊烟。而沈从武站在中都的城楼上,望着北方的星空,知道这只是开始,一个更大的版图,正在铁轨的延伸中慢慢成形。

玫城纪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8B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穿越之崛起南宋 http://www.220book.com/book/V8BK/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