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1章:丰收节的暖场戏

小说: 田埂上的恋曲   作者:程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田埂上的恋曲 http://www.220book.com/book/VAUO/ 章节无错乱精修!
 

秋分刚过,稻香村的晒谷场就热闹起来。几棵老槐树上挂起了红灯笼,竹架搭的戏台子支在场边,村里的手艺人正把物件往台上搬——李婶的蓝印花布挂成了背景帘,王大爷的木雕摆件摆了半张长桌,赵姐的金银花手串用红绳串成串,像帘子似的垂在戏台两侧。

“苏然哥,你看这灯笼够不够亮?”林晓踩着梯子,正往槐树上挂第三串灯笼,风一吹,灯笼晃得像熟透的柿子。

苏然站在台下仰头看,手里还攥着张纸条——那是今早跟镇上打印店要的节目单,墨迹还带着点潮。“够亮了,再挂就晃眼了。”他低头扫了眼节目单,忽然笑出声,“你写的‘秸秆编物教学’,真打算让老张带着一群城里游客蹲地上搓麦秆?”

“咋不行?”林晓跳下来,拍掉手上的灰,“去年有个姑娘跟老张学编蚱蜢,回去就寄了幅画来,说要挂在新家玄关。老手艺就得这么传。”

正说着,阿强抱着个木匣子从祠堂跑过来,匣子上雕着缠枝莲,锁扣是只衔着花的喜鹊。“王大爷让我把这个摆C位,”他把匣子往台上一放,揭开盖子,里面是套木雕茶具,茶杯沿刻着极小的桂花,“这可是他攒了三个月的活,说要当丰收节的‘镇台之宝’。”

苏然刚要夸两句,就见张奶奶挎着竹篮往戏台后走,篮子里是刚蒸的米糕,热气把蓝布盖巾熏得发潮。“尝尝?”张奶奶掀开盖巾,米糕上嵌着蜜枣,“等会儿游客来了,先让他们垫垫肚子。”

林晓捏了块米糕塞进嘴里,含糊道:“奶奶,您这米糕里放了桂花糖吧?比上次的甜。”

“就你嘴尖。”张奶奶笑得眼尾起了褶,“等会儿有城里的小娃来,不爱吃太甜的,我还蒸了原味的。”

说话间,村口传来铃铛声——是镇上的驴车来了。赶车的老马叔扬着鞭子喊:“第一拨游客到咯!”

苏然赶紧往村口迎,林晓拽着阿强跟在后头。驴车上跳下来几个穿校服的学生,领头的老师举着相机笑:“苏然同志,我们是县中学的,带学生来研学,听说你们的丰收节能学手艺?”

“能!当然能!”苏然往场里引,“先坐戏台前歇会儿,尝尝张奶奶的米糕,等会儿老张教编麦秆蚱蜢,王大爷的木雕也能上手摸。”

学生们刚坐定,第二拨客人就到了——是群挎着相机的阿姨,为首的李阿姨举着相机咔咔拍戏台:“早听说稻香村藏着老手艺,今天可算来着了。”她转着相机镜头,忽然停在赵姐的金银花手串前,“这串多少钱?我要了!”

赵姐正在串新的手串,闻言抬头笑:“阿姨要是不着急,我教您串一串?材料现成的,自己做的更有意义。”

李阿姨眼睛一亮:“真能学?”

“咋不能?”赵姐往竹筐里扒拉材料,“您看这金银花,是今早刚摘的,阴干了三天,香味正得很。穿线的时候慢点,别扎着手。”

戏台旁的空地上,老张己经蹲在麦秸秆堆旁,手里攥着根黄澄澄的麦秆,正给几个小学生演示怎么搓“草绳”。“看好了,左手捏紧头,右手往怀里转,”他粗糙的手指翻飞,麦秆很快拧成紧实的绳,“这样编出来的蚱蜢才不会散架。”

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草绳举手:“张爷爷,我的绳总断!”

作者“程岩”推荐阅读《田埂上的恋曲》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老张笑着接过她的绳:“你劲儿使大了,麦秆脆,得像哄小娃娃似的轻着来。”他重新帮小姑娘搓绳,阳光照在两人手上,小姑娘的指甲上还沾着早上没洗干净的果酱,老张的手背上有道旧疤——那是去年收麦时被镰刀划的。

戏台后忽然传来争执声,苏然赶紧跑过去看。原来是王大爷和个戴眼镜的叔叔在争木雕茶具的价钱。那叔叔指着茶杯沿的桂花刻纹:“这手艺确实好,但三百块一套也太贵了,砍砍价呗。”

王大爷把匣子盖得砰砰响:“一分钱一分货!这桂花刻了七遍才出层次感,我徒弟阿强练废了二十块木料才敢上手。”他拽过阿强,“你让他说说,光这茶杯,他刻了多少个通宵?”

阿强脸一红,挠着头说:“叔,确实费功夫,光是选木料就挑了半个月,得找没结子的黄杨木,不然刻到一半就裂。”

戴眼镜的叔叔听完沉默了,半晌摸出钱包:“行,我买了。不光买茶具,我还想订套书桌,就刻这种桂花纹,给我姑娘当嫁妆。”

王大爷眼睛一亮,忙往叔叔手里塞了块刚雕好的木牌:“留个地址!保证让您姑娘满意,刻好我亲自送上门。”

日头爬到头顶时,戏台的锣响了。林晓跳上台,敲着锣喊:“丰收节开场戏——《金银花嫁女》,轮到李婶和张爷爷上场咯!”

台下哄堂大笑。这戏是村里老人编的,讲的是早年村里姑娘出嫁,嫁妆里必须有金银花手串,说是能保平安。李婶穿着蓝布褂子,手里攥着串刚串好的手串,张爷爷拄着拐杖,扮演送嫁的老父亲,走两步就抹把不存在的眼泪,逗得台下学生们首拍巴掌。

戏演到一半,突然刮起阵风,把赵姐晾在绳上的手串吹了一地。戴眼镜的叔叔第一个冲过去捡,学生们也跟着蹲下来,手忙脚乱地往篮子里拾。有个小男生举着串断了线的手串喊:“赵阿姨,这个断了,我帮您修好行吗?”

赵姐笑着摆手:“不用修,我教你打个新结,比原来的还结实。”

风停时,日头己经偏西。苏然蹲在晒谷场边数空米糕盘子,林晓凑过来挨着他坐:“看这架势,明天得来加货吧?张奶奶的米糕剩最后一笼了。”

“加!”苏然数着数着笑出声,“你看那几个学生,把编好的蚱蜢别在书包上,说要带回去给同桌当礼物。还有李阿姨,刚才拉着赵姐问,能不能明年春天来学种金银花。”

林晓往场里看,王大爷正领着戴眼镜的叔叔看木料,阿强在旁边记尺寸;老张教完最后一波游客,正蹲在地上给麦秸秆喷水——明天还得用新鲜的;赵姐的绳上又挂满了新串的手串,夕阳照得金银花透亮,像缀了串小星星。

“苏然哥,”林晓忽然碰了碰他的胳膊,“你说,咱这丰收节,能办成像庙会那样,一年比一年热闹不?”

苏然捡起块掉在地上的米糕碎屑,迎着风扬出去——碎屑被风吹得很远,像撒了把碎金子。“会的,”他望着远处渐暗的山影,“你看这山,这田,还有手里的活计,都是咱的根。只要根扎得深,日子只会越来越旺。”

戏台的灯笼又亮了,比早上更暖,像把整个村子都拢在一团软乎乎的光里。有游客举着刚编好的麦秆蚱蜢,在灯笼下拍照,笑声顺着风飘出老远,惊飞了槐树上最后几只晚归的麻雀。



    (http://www.220book.com/book/VAU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田埂上的恋曲 http://www.220book.com/book/VAU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