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两个时代的碰撞

小说: 烽火丹青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丹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晨的阳光透过气窗斜切进来,在棉纱堆上投下道金红色的光带。程锦年被这道光线惊醒时,张岩正蹲在仓库角落摆弄相机,老周在给王涛喂水,白薇则对着面碎镜子,用棉纱蘸着清水擦脸——她的睫毛膏和指甲油终于卸干净了,素净的脸上只剩下点淡淡的淤青,是昨晚拽老王时被他的指甲刮到的。

“醒了?”宋世襄提着个食盒走进来,里面飘出豆浆和油条的香味,“吃完早饭,我带你们去见霍尔多·汉森。”他把食盒放在铁架上,目光落在程锦年枕边的素描本上,“这是……”

“随便画画。”程锦年把素描本收起来,却被宋世襄按住了手。

“可以让我看看吗?”宋世襄的语气里带着种不容拒绝的认真,“我年轻时也喜欢画两笔,只是后来做生意就搁下了。”

程锦年犹豫了一下,还是把本子递了过去。宋世襄翻开第一页,目光立刻被西行仓库的草图吸引住了——炭笔勾勒的西墙弹痕分布得密密麻麻,阴影部分用交叉线处理得层次分明,远处的苏州河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银光,连河面上漂浮的断木都画得栩栩如生。

“这透视……”宋世襄的手指在纸页上滑动,“太准了,比我见过的洋画师画得还地道。”他翻到外滩的速写,突然停住了——程锦年用现代素描技法画的海关大楼,近大远小的比例精确得像用尺子量过,穹顶的阴影随着光线变化呈现出微妙的灰度,连窗户玻璃反射的云影都捕捉到了。

“您用了什么技法?”宋世襄的声音带着惊叹,“我认识法国领事馆的画师,他说这种透视法在欧洲也只有顶尖画家才掌握。”

程锦年正在啃油条,闻言差点噎住。他总不能说这是现代美术基础教育的必修内容。“是……是祖传的画法,”他含糊其辞,“我祖父是画建筑的,教过我些诀窍。”

宋世襄没再追问,只是反复翻看那些速写,目光在海关大楼的穹顶和西行仓库的弹痕间来回移动。“你画的外滩,”他突然开口,“和现在有点不一样。”

程锦年的心猛地一跳。他画的时候太顺手,竟把记忆中2020年的外滩轮廓画了进去,虽然刻意模糊了细节,但熟悉上海的人还是能看出差别。“是……是想象中的样子,”他赶紧补救,“希望战争结束后,外滩能变成这样。”

宋世襄抬头看了他一眼,镜片后的眼神意味深长。“会的。”他把素描本还回去,“总有一天会的。”

吃过早饭,宋世襄带他们去见霍尔多·汉森。礼查饭店的大堂里挤满了各国记者,穿西装的男人和穿旗袍的女人低声交谈着,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和雪茄的味道。宋世襄熟门熟路地把他们领到二楼的一个房间门口,敲了敲门。

“请进。”里面传来个洪亮的美国口音。

霍尔多·汉森是个高大的金发男人,络腮胡修剪得很整齐,正趴在桌上整理照片。看见宋世襄,他立刻站起来拥抱:“宋!你可算来了,我正想找你了解西行仓库的情况!”他的中文带着浓重的口音,却很流利。

宋世襄介绍了程锦年他们,只说是“提供新闻素材的朋友”。霍尔多·汉森的目光在张岩怀里的相机上停留了很久,突然眼睛一亮:“尼康的最新款?我在纽约的展会上见过样机!”

张岩没想到在这里遇到识货的人,作者“废墟造梦师”推荐阅读《烽火丹青》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一时忘了分寸:“是啊,这台还能拍彩色的,比德国的那种彩色胶片清楚多了!”

话一出口,程锦年就暗道不好。果然,宋世襄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霍尔多·汉森也愣住了:“彩色胶片?德国去年才发明的技术,还在试验阶段,你们怎么会有?”

仓库里的气氛突然变得尴尬。张岩的脸涨得通红,手忙脚乱地想解释:“是……是我们自己配的药水,效果不太好,就是……”

“他们是用了点特殊技法。”程锦年赶紧打断他,从帆布包里掏出几张黑白照片——这是他们昨晚在暗房洗出来的,“彩色的还在试验,这些黑白的您先看看。”

霍尔多·汉森接过照片,脸上的惊讶立刻被凝重取代。他一张接一张地翻看着,手指在日军处决平民的画面上微微颤抖。“上帝啊……”他低声说,“这是在哪里拍的?”

“穿堂弄。”程锦年说,“1937年8月15日上午。”

霍尔多·汉森突然站起来,走到窗边拉开窗帘,外面的阳光照在他脸上,显得格外苍白。“我需要知道具置和目击者,”他转身看着程锦年,“这些照片会登上《生活》杂志的封面,但我需要更多证据支撑。”

“我们可以带您去现场。”张岩说,“那里还有血迹没清理干净。”

“不行。”宋世襄立刻反对,“松本的人肯定在那一带布了眼线,去了就是自投罗网。”他看向霍尔多·汉森,“我可以找几个住在附近的难民作证,他们应该愿意说。”

霍尔多·汉森点了点头,把照片小心翼翼地放进文件夹。“后天下午,我会在《大美晚报》的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他说,“到时候需要你们提供更多照片,最好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

离开礼查饭店时,宋世襄的脸色一首很沉。走到静安寺路的拐角,他突然停下脚步,看向张岩:“彩色胶片的事,你最好解释清楚。”

张岩的头垂得更低了:“是我嘴笨……其实就是普通的黑白胶片,我胡说的。”

宋世襄显然不信,但也没再追问,只是加快了脚步。程锦年看着他紧绷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商人知道的可能比他们想象的更多。他翻开素描本,在海关大楼的速写旁画了个小小的胶片图案,旁边标注着“彩色”两个字。

回到仓库时,老周正在收拾东西。“我刚才在门口听人说,日军要对闸北进行大规模轰炸,”他的声音带着担忧,“好多难民往租界跑,巡捕房都加派人手了。”

白薇走到窗边,看见外面的街道上果然挤满了难民,像条黑色的河流。“我们的照片,能阻止他们吗?”她轻声问,声音里带着连自己都觉得渺茫的希望。

程锦年没回答,只是拿起炭笔,在素描本上画下那些逃难的身影。他的笔触很快,却很用力,炭粉簌簌地往下掉,像无声的叹息。宋世襄站在他身后,看着那些线条在纸上渐渐成形,突然开口:“德国的彩色摄影技术,用的是三层乳剂,曝光需要十几秒,根本拍不了动态画面。”

程锦年的笔顿了顿。

“你们的相机,”宋世襄的声音很轻,“到底来自哪里?”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丹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