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薇站在沙包堆上时,帆布鞋的鞋带松了三次。她扶着张岩的肩膀系鞋带,指尖触到他发抖的手——他举着相机己经两个小时了,镜头始终没离开西行仓库的楼顶。
“还没动静吗?”白薇仰头望向北岸,晨雾己经散了,能清晰地看见仓库楼顶的竹竿,却依旧光秃秃的。风从河面吹过来,带着股硝烟味,把她的头发吹得乱舞,像团散开的墨。
“再等等。”张岩的声音有些沙哑,他从凌晨就守在这里,拍了整整三卷胶卷,有士兵在枪眼里射击的画面,有日军轰炸仓库的浓烟,还有南岸民众举着标语的脸,“谢团长说过会升旗,就一定会。”
老周扶着王涛站在人群后,导演的烧还没退,却执意要来看。“当年我儿子就在闸北当兵,”老周给王涛裹紧了棉衣,声音里带着哽咽,“他说每次打仗,只要看见国旗,就觉得浑身是劲。”
南岸的人越聚越多,己经从苏州河边排到了静安寺路。穿西装的商人举着望远镜,学生们挥舞着自制的纸旗,连拉黄包车的都停了生意,站在车顶上张望。一个卖早点的小贩推着车过来,免费给大家递豆浆,说“吃饱了才有力气给弟兄们加油”。
“看!动了!”人群里突然有人喊。白薇猛地抬头,只见西行仓库的楼顶,两个士兵正吃力地把竹竿竖起来。其中一个明显断了条胳膊,只用左手抓着绳子,动作却异常坚定。
竹竿慢慢升高,升到一半时突然晃了晃。南岸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有人甚至捂住了嘴。断胳膊的士兵赶紧用牙咬住绳子,另一个士兵腾出一只手扶住竹竿,两人合力把它稳稳地固定在楼顶。
然后,那面鲜红的旗帜升起来了。
不是缓缓升起的,而是被风一下子吹开的。鲜红的绸缎在阳光下展开,黄缎子的青天白日图案像团燃烧的火焰,连对岸的日军阵地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南岸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有人哭,有人笑,有人把帽子扔向空中,像在庆祝一个盛大的节日。
“唱起来!”白薇突然喊道,声音清亮得盖过了欢呼,“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她的声音有些抖,却异常坚定。周围的学生先是一愣,随即跟着唱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商人放下了望远镜,小贩停下了推车,拉黄包车的从车顶上跳下来,万人的歌声像道洪流,作者“废墟造梦师”推荐阅读《烽火丹青》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朝着北岸涌去。
程锦年游到南岸时,听到的就是这阵歌声。他浑身湿透,冻得嘴唇发紫,却顾不上冷,扒着岸边的石头往上爬。一个穿学生制服的姑娘伸手拉了他一把,掌心的温度烫得他一哆嗦。
“你是从北岸回来的?”姑娘的眼睛亮晶晶的,“看到我们的旗了吗?”
程锦年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被歌声淹没了。他看见站在沙包堆上的白薇,她的蓝布衫被风吹得鼓鼓的,像只展翅的鸟,歌声从她喉咙里涌出来,带着种撕心裂肺的力量。
“白薇!”程锦年朝她喊,声音却被歌声吞没。他突然想起油布包里的国旗,想起那朵歪歪扭扭的荷花,原来有些东西真的能穿越硝烟,比子弹更有力量。
张岩举着相机,手指在快门键上飞舞。他拍到了国旗在楼顶飘扬的瞬间,拍到了白薇领唱时飞扬的头发,拍到了老周抹眼泪的侧脸,还拍到了个穿红棉袄的小姑娘——她正扒着河边的铁丝网,手里捧着把水果糖,想往北岸扔。
“别过去!”张岩突然大喊。小姑娘没听见,趁着日军机枪换弹匣的空当,钻出铁丝网,朝着河边跑了几步,用力把糖往对岸扔去。糖果在空中划出道弧线,大部分掉进了河里,只有几颗落在了仓库的墙根下。
就在这时,对岸的机枪响了。子弹贴着小姑娘的头顶飞过,打在铁丝网上,溅起阵阵火星。小姑娘吓得趴在地上,却还死死攥着剩下的糖。
“回来!”张岩扔下相机,疯了似的冲过去,把小姑娘拽回铁丝网后。子弹打在他刚才站的位置,水泥地上冒出串白烟。
“我想给他们送糖。”小姑娘的眼泪混着鼻涕往下淌,手里还攥着颗水果糖,“我哥哥也在里面当兵,他最爱吃这个……”
张岩的喉咙像被堵住了,说不出话。他捡起掉在地上的相机,镜头里,西行仓库的国旗还在飘扬,小姑娘的红棉袄在硝烟里像朵倔强的花,而北岸的墙根下,几颗水果糖正躺在弹壳旁,闪着晶莹的光。
他按下快门,把这一幕永远定格下来。
歌声还在继续,越来越响亮。程锦年站在人群中,看着白薇的身影,突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他知道这场战争还要打很久,知道还有无数的牺牲在等着他们,但此刻,在这面国旗和这首歌里,他看到了希望——那是无论多大的苦难,都打不倒的中国人的脊梁。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