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仓库深处的暗房挂着厚重的黑布,将正午的阳光严严实实地挡在外面。红色安全灯悬在天花板中央,在搪瓷盆里的显影液上投下片诡异的猩红,像谁不小心打翻了胭脂盒。张岩戴着橡胶手套的手指捏着镊子,正将一张相纸从药液里捞出来,动作轻得像在拈起一片羽毛。
“出来了。”他低声说,声音在密闭的空间里有些发闷。相纸边缘先泛起灰雾,接着是西行仓库的轮廓,青砖墙面在红光下像块浸了血的铁,西墙的弹孔密密麻麻,有的地方能看见露出的钢筋,像白骨森森的手指。
宋世襄站在一旁,指间夹着支没点燃的雪茄。他今天换了件深灰色绸衫,领口别着枚玉扣,少了几分商场上的锐利,多了些沉静。看见照片上渐渐清晰的士兵身影时,他夹着雪茄的手指突然一抖,烟灰落在浆洗挺括的裤腿上,留下个灰斑。
“放大这处。”宋世襄指着照片角落,那里有个穿灰布军装的年轻人正趴在枪眼后,军帽歪在一边,露出被硝烟熏黑的额角,嘴角还带着点没褪尽的稚气。张岩赶紧换了个镜头,将画面局部放大——能看清他耳后那颗小小的痣,还有袖口磨破的线头。
“这孩子……”宋世襄的声音突然低了下去,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他伸出手,指尖悬在照片上方,迟迟没敢落下,最后只是轻轻碰了碰相纸边缘,“最多十六岁。”
张岩的心猛地一揪。他想起拍摄这张照片时的情景:那天日军的轰炸格外密集,这孩子却趁着炮火间隙,从枪眼里探出半个身子,朝南岸挥了挥手,像是在跟谁打招呼。等他缩回去时,头盔上多了个弹孔,棉絮从破洞里钻出来,像朵苍白的花。
“他叫二柱子,”程锦年的声音从暗房门口传来,他手里捧着素描本,帆布包的带子还在滴水——刚从河边写生回来,“我送旗的时候跟他聊过两句。”他走到放大机前,看着照片上的年轻人,“说家里有个瞎眼的娘,还有头老黄牛,等仗打完了就回家种地,娶邻村的杏花。”
宋世襄的喉结动了动,没说话。他转身走到暗房角落的藤椅上坐下,从烟盒里抽出支烟,却怎么也打不着火。红色安全灯的光落在他脸上,能看见眼角的细纹里藏着些的光,像蒙了层水汽。
张岩继续冲洗照片。一张是国旗在仓库楼顶飘扬的瞬间,红绸被风吹得像团燃烧的火;一张是穿红棉袄的小姑娘往对岸扔糖果,糖纸在阳光下闪着亮;还有一张是南岸的民众举着标语,“坚守西行”西个大字被雨水洇得有些模糊,却依旧看得清笔锋里的倔强。
宋世襄一张张看着,手指在照片边缘轻轻,像在触摸那些滚烫的瞬间。看到小姑娘扔糖果那张时,他突然问:“这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被她娘拽回去了。”张岩想起当时的情景,小姑娘趴在铁丝网上哭,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烽火丹青》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说要等哥哥出来,“她哥是西行仓库的通信兵,半个月没消息了。”
暗房里陷入沉默,只有显影液滴落的声音,“嘀嗒,嘀嗒”,像谁在数着时间。程锦年翻开素描本,借着红光一页页往后翻——有仓库的布防图,有谢晋元巡视阵地的侧影,还有几张难民的速写,线条潦草却透着股力量。
“这个……”程锦年的手指停在其中一页,突然有些犹豫。
“怎么了?”宋世襄抬头看他。
程锦年深吸一口气,将素描本递过去。红色安全灯下,炭笔勾勒的画面格外清晰:穿蓝布衫的女人张开双臂,像只护崽的鸟,怀里紧紧抱着个襁褓,身后是熊熊燃烧的房屋。正是石库门里那个牺牲的母亲。
宋世襄的目光刚落在画上,突然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出暗房,黑布被他带起的风吹得猎猎作响。程锦年和张岩面面相觑,不知道哪里说错了话。显影液还在盆里泛着红光,照片上母亲的剪影像块烙铁,烫得人眼睛发疼。
外面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像是有人在翻找东西。张岩忍不住掀开黑布一角往外看,只见宋世襄正站在棉纱堆前,背对着他们,肩膀微微起伏。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个红木盒子,打开后里面是张泛黄的照片——穿旗袍的女人抱着个婴儿,背景是外滩的万国建筑。
“那是我内兄的太太和孩子。”宋世襄的声音突然传来,带着浓重的鼻音,“上个月在穿堂弄,日军清剿的时候没跑出来。”他转过身,眼睛红得吓人,镜片后的泪水把世界泡成了模糊的一片,“我后来去收尸,她就是这个姿势,胳膊都硬了,还死死抱着孩子。”
程锦年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攥住了。他想起那个女人最后望向婴儿的眼神,想起素描本上那道歪歪扭扭的弧线——原来那不是简单的线条,是无数母亲用生命画下的守护。
“这些照片,”宋世襄指着暗房里的相纸,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坚定,“还有你的画,不能就这么藏着。”他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取出张上海地图,用红铅笔在上面圈出十几个圈,“租界里有十几个难民营,上万的人不知道前线在发生什么,不知道还有人在为他们拼命。”
张岩突然明白,为什么宋世襄愿意冒险收留他们。这个在商海里浮沉多年的男人,心里藏着片没被世俗磨平的柔软,被这些影像轻轻一碰,就露出了最滚烫的底色。
“您想怎么做?”程锦年合上素描本,炭笔在纸页间留下轻微的划痕。
宋世襄的手指在地图上重重一点:“让他们看见。”他抬头看向程锦年和张岩,眼睛在红光灯下亮得惊人,“你们会拍照,会画画,白薇姑娘会唱戏,我们组个宣传队,走到哪里,就把真相带到哪里。”
暗房外传来白薇的歌声,是《松花江上》的调子,被风吹得有些散,却像根细针,轻轻刺破了沉闷的空气。程锦年看着那些还在显影的照片,突然觉得它们不再只是冰冷的影像——那上面有血,有泪,有未说出口的牵挂,更有能点燃希望的火种。
“好。”程锦年的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我们干。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