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2章 暗房里的阴影

小说: 烽火丹青   作者:废墟造梦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烽火丹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章节无错乱精修!
 

棉纱仓库的暗房比上次多了盏新的安全灯,红光透过磨砂玻璃洒下来,在地面投下圈温暖的光晕。张岩跪在搪瓷盆前,镊子夹着的底片正缓缓浸入显影液,像片羽毛坠入红绸。林小满蹲在旁边,手里捧着个陶碗,里面盛着定影液,碗沿还留着她用指甲刻的小太阳——这是她娘教的,说在容器上刻太阳,能让里面的东西不容易坏。

“张哥,这张是二柱子在枪眼后那张吧?”小满的声音在密闭空间里显得格外脆,像咬碎了冰糖。她数着晾在绳上的底片,己经有二十七张了,每张背面都用铅笔标着日期,最新的是昨天在难民营拍的老兵。

张岩“嗯”了一声,注意力全在手里的底片上。这卷胶卷是用宋世襄给的莱卡相机拍的,冲洗时总觉得有些不一样——显影速度比民国相机的底片快,画面边缘还带着圈淡淡的光晕,像蒙了层雾。

“奇怪。”他突然皱眉,镊子微微一抖。显影液里的底片渐渐显影,画面却不是预想中西行仓库的弹痕,而是片燃烧的建筑。火光冲天,把夜空染成了橘红色,能看清倒塌的城楼轮廓,还有些模糊的人影在火前奔跑,像被点燃的蚂蚁。

“怎么了?”小满凑过来看,鼻尖差点碰到显影液,“这不是咱们拍的呀。”

张岩把底片从药液里捞出来,用清水冲了冲,举到安全灯下细看。画面中央是座钟楼,尖顶在火光中摇摇欲坠,墙面上的罗马数字依稀可见——是南京的鼓楼!他心脏猛地一缩,手指在底片边缘捏出了红痕。

“我没拍过这个。”张岩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清楚记得这卷胶卷的每一张——有宋世襄仓库的棉纱堆,有难民营的帐篷,还有老周在石榴树下砸铜锁的侧影,根本没有南京的画面。

小满的手指轻轻碰了碰底片上的火焰:“这是……着火了吗?看着好吓人。”她突然想起逃难时见过的火场,也是这样的红光,把天烧得像块烙铁。

张岩把底片夹在晾片绳上,又拿起下一张。这张更清晰,能看见街道上散落的尸体,几个穿军装的人影举着枪,靴底碾过散落的传单,传单上“和平”两个字被血浸透,糊成了黑红色。

“不可能……”张岩后退半步,撞到了身后的木架,上面的显影液瓶“哐当”一声摔在地上,红色药液溅在他的裤腿上,像泼了盆血。

“怎么了?”程锦年推门进来,手里拿着刚画好的路线图——他们明天就要动身去南京,他在图上标了几个可以落脚的联络点。看见张岩煞白的脸和地上的药液,他赶紧走过去,“出什么事了?”

张岩指着晾片绳上的底片,声音抖得不成样子:“你看……这些不是我拍的,是南京,好像……好像着火了。”

程锦年的目光落在底片上,瞳孔骤然收缩。他认得那座钟楼,祖父的日记里夹着张南京鼓楼的老照片,说1937年12月那里遭了轰炸,钟楼塌了半边。而这张底片上的钟楼虽然在燃烧,却还没倒塌,像是灾难发生的瞬间。

“日期。”程锦年突然抓住张岩的胳膊,“这卷胶卷是什么时候拍的?”

“就……就是昨天,在难民营附近拍的。”张岩被他抓得生疼,却顾不上挣开,“我记得清清楚楚,最后一张是拍宋先生送的纱布车。”

程锦年拿起放大镜,凑近底片角落——那里有个极淡的日期印记,是莱卡相机自带的日期功能,显示着“1937.12.13”。

“12月13日……”程锦年的声音像结了冰,他掐着手指算,今天是10月26日,离这个日期还有不到两个月。这不是回忆,是预言,是还没发生的未来。

暗房外传来脚步声,宋世襄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个铁皮盒:“我找着几卷过期的胶卷,看看能不能用……”他的话突然卡住,目光落在晾片绳上的底片上,脸色瞬间变得和张岩一样白。

“宋先生,您认识这地方吗?”程锦年指着底片上的鼓楼,声音压得极低。

宋世襄的手指剧烈颤抖,想去碰底片,又像被烫到似的缩回来。他转身走到暗房角落,背对着他们,肩膀抖得像秋风里的落叶。过了足足三分钟,他才转过身,眼睛红得像兔子,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

“您知道什么,对不对?”白薇不知何时也来了,站在门口,演出服的衣角还沾着点粉笔灰——她刚才在排练新的台词。

宋世襄拿起那张印有日期的底片,指甲深深掐进边缘,把底片捏出了道折痕。“上个月,”他的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我在德国领事馆见过份密报,说日军计划……计划拿下南京后,‘彻底肃清抵抗分子’。当时我以为是谣言,没敢信……”

他突然把底片往桌上一拍,红色安全灯的光落在他脸上,一半亮一半暗,像张裂开的面具:“他们要屠城!”

“屠城”两个字像两颗炸雷,在暗房里轰然炸开。林小满吓得躲到白薇身后,小手紧紧攥着她的衣角。张岩瘫坐在地上,盯着那些底片,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些照片会出现在自己的胶卷里,这不是时间悖论,是历史在拼命向他们发出警告。

程锦年捡起地上的显影液瓶,红色药液在瓶底晃荡,像片凝固的血。他想起祖父日记里最让他心惊的一句话:“12月的南京,是座人间地狱,而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

“不能让它发生。”程锦年突然开口,声音异常坚定,“我们必须去南京,必须阻止这一切。”

宋世襄看着他眼里的光,突然从怀里掏出个信封:“这是我托人弄到的通行证,能进南京安全区。”他把信封往程锦年手里塞,“里面还有拉贝先生的地址,他是德国人,在南京办了安全区,或许……或许他能帮上忙。”

张岩慢慢站起来,走到晾片绳前,小心地把那些预言底片取下来,放进防潮袋里。他的手指还在抖,却比刚才稳了些。“这些照片,”他看着程锦年,“必须让更多人看到,尤其是南京的人。”

暗房外的炮声不知何时停了,只有安全灯的红光在静静流淌,照亮了那些尚未发生的灾难,也照亮了几个年轻人眼里重新燃起的决心。程锦年知道,这趟南京之行,不再只是宣传,而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一场注定艰难却必须完成的使命。

废墟造梦师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烽火丹青 http://www.220book.com/book/VC6G/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