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拉被埃米尔扶着,走得很慢。每走一步,腿上的伤口都像被刀割一样疼,但更疼的是心里的不安。她知道哥哥的话意味着什么,父亲是个极其虔诚的穆斯林,连她偷偷学塞尔维亚语都会被责骂,更别说和一个东正教徒有牵扯了。
“莱拉,你到底在想什么?”埃米尔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你知不知道刚才有多危险?如果我晚来一步,谁知道那个塞尔维亚人会对你做什么?”
“他不会伤害我的。”莱拉低声说,目光还是忍不住回头看向米洛什的方向,他还站在原地,黑色的教士服在火光中格外显眼,像一座沉默的雕像,“他是个好人。”
“好人?”埃米尔嗤笑一声,“一个东正教徒,在这种时候闯进清真寺,还对你这么‘好’,你觉得可能吗?莱拉,你太天真了!他们心里想的,不过是怎么报复我们,怎么把我们赶出萨拉热窝!”
莱拉没有反驳。她知道,哥哥的仇恨不是凭空来的。去年,他们的叔叔在市集上被塞尔维亚民兵打伤,至今还躺在床上;上个月,邻居家的房子被东正教极端分子烧毁,一家人流离失所。仇恨像一棵毒草,在这座城市里生长了太久,早己深入骨髓。
可她忘不了米洛什冲进火场时的样子,忘不了他用生硬的阿拉伯语说“平安与你同在”时的眼神,忘不了他听到她背诵《雅歌》时的震惊……那些瞬间,让她觉得,或许仇恨并不是唯一的答案。
“埃米尔,”她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哥哥,“不管你信不信,他救了我。而且,我的《雅歌》还在他那里。”
埃米尔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你还在提那本异教徒的书?莱拉,我警告过你多少次,那本书会给你带来麻烦!父亲要是知道……”
“父亲不会知道的。”莱拉打断他,语气里带着一丝倔强,“我必须把它拿回来。”那本书不仅是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母亲是塞尔维亚人,当年不顾家人反对嫁给了父亲,这本《雅歌》是母亲的嫁妆),更是她心里的一个秘密,一个关于爱与理解的秘密。
埃米尔还想说什么,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声,是东正教难民的声音,他们在喊米洛什的名字,似乎是在找他回去帮忙。米洛什听到声音,犹豫了一下,朝着难民营的方向看了一眼,然后转身就要走。
“米洛什!”莱拉突然喊道,挣脱了埃米尔的手,一瘸一拐地朝着米洛什跑去。
“莱拉!”埃米尔气急败坏地想拉住她,却被她甩开了。
米洛什听到喊声,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朝他跑来的莱拉。她跑得很慢,每一步都很艰难,头巾又散开了,黑发在风雪中飘动着,像一面黑色的旗帜。
“你要走了吗?”莱拉跑到他面前,喘着气问,脸颊因为激动而泛红。
“嗯,他们在叫我。”米洛什指了指远处的难民,“教堂那边还有很多伤员需要照顾。”
莱拉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沉默了几秒,然后抬起头,眼神里带着恳求:“那本书……你能帮我保住它吗?等以后……等情况好一点,我再找你拿回来。”
米洛什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有恐惧,有期待,还有一种他说不清的坚定。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雅歌》,焦黑的封面硌着掌心,像是在提醒他这个承诺的重量。
“好。”他点了点头,“我会保住它,等你来找我。”
莱拉的眼睛亮了起来,像是有星星落了进去。她突然想起什么,又补充道:“书的扉页上,有我写的东西……你不要介意,那是我……我用自己的方式写的。”
米洛什愣了一下,才想起刚才匆匆一瞥时,似乎看到扉页上有密密麻麻的字迹,当时没来得及细看。他刚想问是什么,远处的呼喊声又响了起来,这次更急了。
“我得走了。”米洛什看着莱拉,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平安?保重?好像都太轻了,在这样的战火里,显得苍白无力。
“嗯。”莱拉点点头,往后退了一步,“你也要小心。”
米洛什转身,朝着东正教难民聚集的方向跑去。跑了几步,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莱拉还站在原地,埃米尔在她身边,脸色阴沉,但没有再拉她走。风雪中,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单薄,却又格外清晰。火光在她身后跳跃,映照着她的头巾,也映照着他胸前的十字架。
他握紧了口袋里的《雅歌》,加快了脚步。口袋里的小册子仿佛有了温度,像是莱拉的目光,一首跟在他身后。
回到教堂地下室时,老神父正在给伤员包扎伤口。看到米洛什回来,老神父停下手里的活,眼神复杂地看着他:“你回来了。”
“嗯。”米洛什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找了个角落坐下,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拿出那本烧焦的《雅歌》。地下室里很暗,他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火光,翻开了扉页。
只见扉页上用波斯尼亚语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字迹娟秀,有些地方被泪水晕开了,变得模糊不清。但米洛什还是看懂了——莱拉没有用基督教的注释,而是用《古兰经》里的经文,一句句对应着《雅歌》里的诗句。
比如“爱情如死之坚强”旁边,她写着:“真主说,坚忍的人,真主必使他们入下临诸河的乐园,他们在其中将永居,真主的应许是真实的。”
比如“众水不能熄灭”旁边,她写着:“真主是万物的创造者,他使火与水和谐共存,正如爱能跨越一切界限。”
米洛什的手指轻轻拂过那些字迹,仿佛能摸到莱拉写字时的温度。他突然明白了,莱拉珍藏的不是一本异教经书,而是一种信仰——对爱与理解的信仰,一种能跨越宗教、仇恨和战火的信仰。
他合上书本,重新放回口袋里,紧紧攥住。外面的轰炸还在继续,教堂的钟声或许再也不会响起,但他知道,有什么东西己经不一样了。
1941年的圣诞夜,在萨拉热窝的火海中,一个东正教徒和一个穆斯林少女,因为一本烧焦的《雅歌》,命运的齿轮开始缓缓转动。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不知道仇恨是否会吞噬一切,不知道这场战争会持续多久。但他们都记住了那个瞬间——火光中,头巾与十字架的对视,像一颗种子,落在了废墟里,等待着有一天,能在和平的土壤里,开出花来。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焚书之夜》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CG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