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31 章:储能电站的破局战

小说: 百元逆袭路   作者:性感大蟑螂17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百元逆袭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VEV6/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国家电网招标会的红木长桌泛着冷光,陈默把钠电池样品推到评标专家面前时,金属外壳与桌面碰撞的脆响惊得窗台上的绿萝抖落三片叶子。对面的技术总监推了推金丝眼镜,指尖在《储能设备准入标准》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民营企业的技术报告?我们只认中科院的检测背书。"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空调出风口的白雾在光束里缓缓沉降。陈默扯开西装第二颗纽扣,露出衬衫里别着的检测报告,红色印章在顶灯照射下像团跳动的火焰:"上周刚在漠河完成极寒测试,-20℃连续充放电 1000 次,容量保持率 82.7%。" 他突然提高音量,让后排的摄像机都能听清,"比国标还高出 17 个百分点。"

林小夏举着相机的手微微发抖,镜头里专家组长的钢笔在 "民营企业" 西个字上反复圈画。她突然将画面切到实时传输的工厂监控:"各位请看,这是我们青海预制菜工厂的储能系统,用同款电池运行了三个月,度电成本 0.32 元。"

"哗众取宠。" 电力设计院的王工突然冷笑,把保温杯重重墩在桌上,枸杞在琥珀色的茶汤里翻滚,"光伏储能要的是稳定性,不是花里胡哨的参数。去年某民企的锂电池在戈壁滩炸了三台,最后还是得靠我们的铅酸电池救场。"

陈默的指节在样品电池上捏出白痕。他想起上周去青海考察时,光伏板在正午的烈日下泛着蓝光,而储能电站的铅酸电池却在高温下鼓成了皮球。"王工见过凌晨三点的光伏电站吗?" 他突然反问,激光笔在投影幕布上划出刺眼的红线,"当阳光消失的时候,你们的铅酸电池只能撑 4 小时,而我们的钠电池能连续供电 12 小时。"

招标现场的骚动引来了保安。陈默趁机扯开样品电池的防爆壳,电极片在空气中泛着金属冷光:"这里面没有钴,没有镍,就是最普通的钠盐。" 他突然将电池扔进装满干冰的保温桶,白雾腾起的瞬间,检测仪的绿灯依然亮着,"在北极科考站都能用,难道青海的戈壁滩比南极还冷?"

专家组的窃窃私语像潮水般漫过会议桌。有位戴安全帽的老工程师突然站起来,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还沾着光伏板的硅料:"我在格尔木电站干了十年,最清楚冬天的厉害。" 他接过陈默递来的检测报告,老花镜在数据表格上移得很慢,"这组循环寿命数据... 确实比我们现在用的锂电池好。"

"但你们的成本报价比国企高 15%。" 财务总监突然插话,算盘似的指尖在计算器上翻飞,"1GWh 的储能项目,这差价够买 20 台变压器了。"

陈默突然笑了,从公文包掏出份清单:"如果算上寿命周期呢?我们的电池能用 15 年,是铅酸电池的 3 倍。" 他用激光笔点着表格最末行,"把更换成本摊进去,实际度电成本能降到 0.3 元,比你们的方案低 28%。"

林小夏举着手机冲进镜头,屏幕上是青海省政府的红头文件:"刚收到消息!青海省要打造零碳园区,百元逆袭路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百元逆袭路最新章节随便看!我们的钠电池被列为重点推荐产品!" 她突然转向目瞪口呆的专家们,"如果现在签合同,还能拿到 10% 的绿色能源补贴。"

招标会休会时,陈默在走廊被王工堵住。老头把保温杯往墙上一磕,茶渍在白石灰上洇出深色的云:"小子你挺懂啊,连补贴政策都摸透了。" 他突然压低声音,"但我警告你,储能电站不是烤冷面摊,出点岔子就要担责任。"

"所以才要用最稳妥的技术。" 陈默掏出爷爷的怀表打开,表盖内侧刻着的 "守拙" 二字在走廊灯光下泛着铜绿,"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他说最可靠的武器往往最简单。"

专家组最终投票的结果公布时,夕阳正透过招标中心的玻璃窗斜切进来。陈默看着 "默氏集团中标" 的红色公示,突然想起三个月前在青海戈壁,光伏板的反光在他视网膜上烙下的灼痕。林小夏举着相机拍摄欢呼的团队,镜头里的钠电池样品在余晖里像块融化的金子。

"国家电网的李总来了!" 有人突然喊道。陈默转身时,看见那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正举着检测报告,手指在 "低温性能" 栏画了道弧线:"我们有个附加条件,要在格尔木建个示范电站,实时监测数据。"

"还可以加个烤冷面摊。" 陈默笑着伸出手,"让电站工人尝尝我的手艺,就用储能电池供电。"

项目奠基那天,青海的风卷着沙砾打在安全帽上噼啪作响。陈默挥着金铲铲起第一捧戈壁土时,林小夏举着手机首播:"家人们看这里!世界上首个钠电池大型储能电站,就在中国青海!"

王工突然凑过来,手里的保温杯换成了默氏集团的钠电池水杯:"昨天测了下,这杯子保温 12 小时没问题。" 他突然指着远处的光伏阵列,"你们的 ' 白天储电 + 夜间调峰 ' 模式,设计院的老伙计们都在研究,说能省不少钱。"

陈默望着施工队正在架设的电池组,每块电芯上都印着行小字:"度电成本 0.3 元"。他想起招标会上那位老工程师的话,突然明白有些胜利从来不在会议室里,而在这些即将改变世界的戈壁滩上。

首月运营报告出来那天,陈默正在格尔木电站的控制室调试系统。屏幕上的电费节省数字跳成 2000 万时,林小夏举着视频电话冲进来说:"国家电网的李总在新闻发布会上夸咱们呢!说这是 ' 民营企业技术突围的典范 '!"

风沙撞在控制室的玻璃上沙沙作响。陈默摸出爷爷的怀表贴在耳边,机械齿轮的转动声混着电池组的嗡鸣,像在为这片戈壁滩奏响新的乐章。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 就像当年那个被城管追着跑的烤冷面摊,只要敢把根扎在土里,总有一天能长成参天大树。

"通知下去。" 陈默对着对讲机说,"把青海模式复制到甘肃、新疆,让所有光伏电站都用上咱们的钠电池。" 他转身时,夕阳正从储能电池组的金属外壳上反射过来,在监控大屏上投下片跳动的光斑,像撒了把不会熄灭的星星。



    (http://www.220book.com/book/VEV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百元逆袭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VEV6/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