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氏资本总部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晨雾,陈默攥着那份被标红的离职报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报告上 "基金经理张磊" 的签名旁,附着某私募巨头的录用通知扫描件,年薪数字后面跟着的六个零像排刺眼的惊叹号。林小夏举着摄像机闯进来时,镜头里的财经新闻正在播放 "华鼎资本宣布成立新能源基金,挖角默氏核心团队" 的快讯。
"己经是第三个了。" 林小夏把平板怼到他面前,屏幕上华鼎资本的招聘海报格外醒目,"他们给风控总监开了三倍薪资,还承诺 carry 分成提前兑现。"
陈默突然笑出声,将离职报告扔进碎纸机。齿轮绞碎纸张的脆响里,他指着墙上的基金架构图:"知道华鼎的老板以前是做什么的吗?" 见林小夏摇头,他突然提高音量,"炒房团出身,以为做基金跟囤楼一样简单。"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社保基金的李主任举着保温杯走进来,枸杞在琥珀色的茶汤里翻滚:"小陈啊,刚接到三家 LP 的电话,说要撤资转投华鼎。" 他把一份数据报表拍在桌上,"他们的首期募资规模比你们大 30%,还挖走了你们投的固态电池企业 CEO。"
"让他们撤。" 陈默调出被投企业名单,50 家公司的 logo 在屏幕上连成网状,"但要签补充协议 —— 如果离开默氏供应链,之前的订单全部作废。" 他突然指着某家负极材料公司,"这家的石墨提纯技术,上周刚通过我们的车规级认证。"
林小夏突然举着手机冲进镜头,华鼎资本的发布会首播里,被挖走的张磊正举着投资意向书:"我们将复制默氏的 ' 技术 + 资本 ' 模式,但效率会更高!" 背景板上的被投企业名单里,有七家都是从默氏基金跳槽的 CEO 创办的新公司。
"效率?" 陈默突然抓起车钥匙,"去看看我们的 ' 效率 '。"
亦庄产业园的负极材料车间里,工人们正在调试默氏定制的提纯设备。被投企业老板王博士举着检测报告追过来,白大褂上还沾着石墨粉:"陈总您看!纯度突破 99.95% 了,宝马的质检团队刚签字确认!"
张磊的视频电话突然打进来,背景里的华鼎会议室亮得刺眼:"陈默,王博士己经答应转投我们,条件是独家供应权。" 他的声音带着得意的笑,"你的基金模式也就这样,离了核心团队啥也不是。"
陈默把手机镜头转向生产线尽头的打包区,印着默氏 logo 的包装箱正源源不断运向港口:"张总知道这些货发往哪里吗?" 他突然提高音量,让车间里的人都能听见,"宝马慕尼黑工厂的紧急订单,用的就是王博士的材料。"
王博士的脸瞬间涨红,抢过手机喊:"张总别听他的!我们还在谈......" 话没说完就被陈默按住肩膀,后者指着墙上的合作协议:"协议第 5 条写得很清楚,若更换投资方,需赔偿三倍研发投入。"
返程的商务车里,林小夏在后排快速计算:"华鼎挖走的三个人,带走了七个潜在项目,但我们的被投企业反而增加了十二家。" 她突然把平板往陈默怀里一塞,"法务部说可以起诉他们不正当竞争,但张总刚才发朋友圈,说要给基金经理 25% 的超额分成。"
"那我们就给 20%。" 陈默望着窗外掠过的光伏电站,"但要加条 —— 必须用个人资产跟投 30%。" 他突然扯开衬衫,露出爷爷的怀表,表盖内侧新刻的 "风险共担" 西个字沾着油墨,"我爷爷当年跟乡亲们合伙种桃树,谁也不许只拿分红不担风险。"
基金经理大会当天,陈默站在台上展示新的分配方案。PPT 上 "跟投分红制" 几个字被红笔圈得醒目:"超额收益的 20% 归团队,但每个人必须拿出至少三分之一身家跟投。" 他突然指向大屏幕,某位经理的跟投记录正在滚动,"李经理去年跟投的储能项目,现在回报率己经 180%。"
台下突然骚动,被华鼎高薪诱惑的风控总监突然站起来:"如果项目亏损呢?"
作者“性感大蟑螂173”推荐阅读《百元逆袭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就当交学费。" 陈默掏出爷爷的怀表打开,齿轮转动的声音在寂静的会场格外清晰,"我刚创业时,把这表当了换工资,现在它还在我身上。风险这东西,躲是躲不过的。"
华鼎资本的反击来得很快。他们在行业峰会发布 "零跟投计划",承诺基金经理零风险拿分成。林小夏举着相机拍摄时,发现默氏的几位经理正偷偷和华鼎的人交换名片。"要不还是提高分成比例吧?" 她低声在陈默耳边说,"刚才收到消息,他们给首席分析师开了西百万年薪。"
"把这个给他们看。" 陈默把一份订单报表推过去,50 家被投企业的采购合同在屏幕上闪烁,"华鼎能给他们订单吗?" 他突然指着某家隔膜企业,"这家上个月接到特斯拉的订单,就是因为我们把他们纳入了默氏供应链。"
当第一笔跟投分红到账时,李经理的妻子突然给陈默发来消息。照片里,他们刚换的新房正对着默氏的光伏电站,阳光透过窗户在分红支票上投下光斑。"他说再也不惦记华鼎的高薪了。" 消息末尾写着,"踏实赚钱比什么都强。"
半年后的基金年会,陈默站在新落成的总部大楼前。屏幕上的规模数字正从 50 亿跳到 150 亿,被投企业的 logo 己经排满整面墙。林小夏举着摄像机拍摄签约仪式,某家新加入的固态电池公司老板正和宝马采购总监握手 —— 这是默氏基金促成的第 37 笔供应链合作。
华鼎资本的张总突然出现在会场门口,西装袖口的纽扣掉了一颗。"能聊聊吗?" 他的声音带着难得的疲惫,"我们的基金快清盘了,那些挖来的人根本带不来资源。"
陈默把他领到被投企业展区,某家农用无人机公司正在演示钠电池供电系统。"这家的创始人以前是菜农。" 他突然笑了,"你挖走的那些 CEO,连辣椒秸秆能做电池添加剂都不知道。"
张总突然指着某块展板,上面的 "投资 - 订单 - 增值" 闭环图格外醒目。"这才是你们的护城河,对吗?" 他的手指在 "订单" 两个字上反复,"我们学不会的不是分成模式,是怎么把资本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链。"
当晚的庆功宴上,社保基金的李主任举着酒杯走过来。他身后的大屏幕上,默氏基金的 IRR(内部收益率)己经爬到 3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下个月我们追加 20 亿。" 老人的老花镜滑到鼻尖,"但有个条件,要多投些像老张合作社这样的项目。"
陈默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菜农老张发来段视频,他的果园正在安装被投企业生产的光伏灌溉系统。"这玩意儿比柴油发电机省 60% 的钱。" 老人的声音混着水流声传来,"基金要是还募资,俺们村都想跟投。"
林小夏突然举着相机对准星空,无人机拍摄的画面里,默氏基金的 150 亿规模数字正和被投企业的灯光连成星座。"财经杂志刚才发消息," 她突然凑近镜头,"说你们创造了 ' 产业基金 2.0 模式 '。"
陈默摸出爷爷的怀表贴在耳边,机械齿轮的转动声混着远处的欢呼声,像在为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奏响终章。他知道这不是终点 —— 就像当年那个被城管追着跑的烤冷面摊主,只要敢把根扎进产业的土壤里,资本的枝芽总会越长越茂盛。
"通知下去。" 他对着对讲机说,"启动第二期基金募集,这次要让菜农联盟也能参与跟投。" 他转身时,月光正好落在 "150 亿" 的数字上,像给这条从 100 元开始的路,又镀上了层温暖的光。
被投企业的老板们突然唱起了改编的《烤冷面之歌》,粗糙的歌声里,陈默仿佛又听见了夜市铁板的滋滋声。那些曾经被嘲笑的草根智慧,此刻正变成最硬核的商业逻辑 —— 就像爷爷怀表走过的那些岁月,最朴素的道理,往往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VEV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