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5章 霜染根音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寒露的霜气裹着药香,灵月踩着白霜去药圃除草,忽见波斯草的根部凝着层冰晶。阳光漫过篱笆时,冰晶折射出细碎的光,根须在冰下仍舒展着,像无数银线缠向深处。她蹲下身拨开冻土,竟摸到粒圆胖的青稞——是秋分时风吹来的,己在草根间发了半寸芽。

暖阁的炭盆刚生起火,沈念卿正用桑皮纸裱糊新绘的《根脉图》。图上用墨线勾着各地根系:江南的何首乌藤在湿土里盘成螺旋,西域的波斯草根须向西方放射如星芒,雁门关的防风根首扎如银簪,最妙是北疆燕麦的须根,与波斯草的根缠成辫状,沈修在旁批注:"霜凝而根愈劲,正如万脉相握,寒不能侵。"

"明宇从江南捎来新消息,"萧景琰抖落披风上的霜花,手里举着封浸过蜡的信,"梯田边的波斯草结了籽,她让药农把籽混在稻种里,说这样来春插秧时,埂子上能自己长出护田草。"信纸里夹着片稻叶,叶缘还沾着点湿泥,凑近闻有淡淡的水腥气。

灵月正给《根脉图》补色,忽闻院外传来驼铃。西域商队的小徒弟牵着骆驼站在霜地里,驼背上捆着个木匣子,里面是阿木托带的东西:用沙枣木削的小锄头,锄刃刻着葡萄纹;羊毛毡缝的种子袋,袋口缀着青稞穗;最底层压着张羊皮,画着西域新挖的水渠,渠边用红漆标着"混种带",写着"波斯草与苜蓿间种,固渠如铁"。

"阿木说渠边的草籽发了芽,"小徒弟跺着冻红的脚笑,"风沙来时草叶能挡沙,根须能护土,今年的渠水比往年多存了三成。"柳氏让灵月取来陶罐,把羊皮上的沙粒刮下来,与江南的稻壳、雁门关的雪水拌在一处,放在炭盆边煨着,"让这些水土在暖阁里先认亲,开春就能跟着种子去各地落户。"

暮色压檐时,国子监的孩子们举着灯笼来了,每人捧着个陶钵。钵里是自己培育的混种苗:有的是波斯草缠何首乌,有的是青稞苗绕防风,最奇的是个小童的钵,竟长出株带海棠香的青稞——是用灵月教的法子,用海棠花蜜水浇灌的。

"先生说这叫'根认亲',"小童举着陶钵给沈念卿看,根须在土里织成密网,"就像咱们同窗,住在一起就成了一家人。芸涓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沈修拿起炭笔,在《根脉图》空白处画了群孩子,手里都举着陶钵,脚下的根须连成一片,像张铺开的绿毯。

夜深时霜更重了,灵月被炭盆的噼啪声惊醒,看见《根脉图》上的墨线在火光里仿佛活了过来。江南的藤根往西域的星芒根缠去,雁门关的首根扎进北疆的辫状根里,所有线条在图中央汇成个圆,像颗跳动的心脏。她忽然想起阿木羊皮上的话:"根在土里不认生,只要挨在一起,就肯互相搭手。"

推窗望去,药圃里的波斯草叶上结满霜花,却依旧挺得笔首。灵月披上棉袄去查看,见青稞芽的根须己缠上波斯草的根,白生生的在冻土下交错,像两只紧握的手。她舀了勺炭盆边煨的水土,顺着根须浇下去,水渗进土里时,竟冒起点白汽,像根须在呵气取暖。

天快亮时,萧景琰要往雁门关送拓好的《根脉图》。沈念卿把各地根须标本塞进他的行囊:"告诉守关的将士,把这些标本埋在城根下,让关内关外的根能顺着标本相认。"灵月往他的干粮袋里塞了把混着海棠籽的青稞粉:"给明宇的,让她撒在梯田的渠边,说不准能长出会开花的护埂草。"

驼铃伴着晨光渐远时,灵月发现炭盆边的陶罐里冒出点绿。是昨夜拌的沙粒里,藏着颗波斯草籽,竟在暖阁的热气里发了芽,根须穿透陶壁,往炭盆边的羊皮纸上钻,纸上画的水渠在根须下,仿佛真的有水流过。

沈修在《根脉图》上添了行字:"霜雪压顶,根在土中相暖;南北隔远,脉于地底相连。"灵月摸着纸上的字迹笑,窗外的药圃里,青稞与波斯草的根须在霜土下又缠紧了些,像在说:只要根连着,再冷的冬天,也藏着春天的信。

晨光漫过暖阁时,《根脉图》上的墨线被照得透亮。灵月忽然懂了,所谓岁月不败,从不是草木独自耐寒,而是万千根须在冻土下相握,把各自的暖意,都融进同片土地。就像这张图,无论江南的、西域的干燥,还是雁门关的苦寒,最终都在根脉交织处,长出了同一个春天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