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虹引归途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晨露未晞时,药圃的竹棚下先来了位不速之客。萧景琰的亲卫捧着个锦盒跪在田埂上,盒里铺着北地的狼皮,裹着株半枯的双生苗——麦叶焦卷如炭,稻叶软塌似泥,根须上还沾着边关的砂砾。

“将军在漠北试种的混栽田遭了沙暴,”亲卫声音发哑,指腹抚过苗茎的裂痕,“这是唯一抢救回来的。他说若京里的苗还旺着,就请沈先生看看,能不能让南北的根再连上。”

沈念卿将枯苗埋在自家双生苗旁,新苗的根须立刻像有感应般探过去,在湿土里绕成细密的网。她往埋苗处浇了半瓮雨水,水里飘着明宇昨夜收集的薄荷露,“告诉将军,苗性如人,只要根还连着土,就断不了念想。”

午后的日头晒得竹棚发烫,国子监的小童们举着新画的伞来巡田。伞面上添了漠北的胡杨,树干缠着江南的藤蔓,是用承风麦壳混着运河淤泥调的颜料。“先生说胡杨能在沙里活三千年,”梳双丫髻的小姑娘蹲下来,把伞沿的阴影往新苗上凑,“咱们的苗有胡杨的性子,定能帮边关的苗活过来。”

阿古拉在田埂边搭了个小土灶,灶膛里烧着西域的驼毛与江南的稻壳,火光明明灭灭。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轮台寄来的麦种,颗颗如珍珠。“阿爹说沙暴过后,漠北的土里渗了雪水,正适合补种。”他把麦种撒在新苗周围,“让它们认认亲,知道北边的兄弟还等着。”

灵月发现昨夜那对蜗牛爬得更远了,驮着麦壳的那只爬到了埋枯苗的地方,螺壳上沾了层薄沙;驮着稻粒的那只仍守在新苗根下,壳上挂着晶莹的水珠。她轻手轻脚地往它们爬过的痕迹上撒了把碎米,是用京郊新收的稻子碾的,“慢慢爬,把这边的好光景都告诉北边的苗。”

暮色染透暖阁时,沈修在《同源记》上补了幅小画:漠北的沙丘与江南的水网在虹光里交缠,双生苗的根须穿沙越水,在天地间织成张巨网。他提笔蘸了掺着驼奶的墨,在画旁题字:“沙埋不了根,水隔不断念,所谓同源,原是你在北地抗风,我在南国育雨,终有一日,根须相握,共撑一片天。”

夜风裹着水汽掠过药圃,新苗的叶片上凝着露,一半带着沙的粗粝,一半含着水的温润。远处传来运河的船鸣,惊起檐下的宿鸟,陶瓮里的薄荷在月光下轻轻晃,像在应和边关传来的风。

亲卫连夜带着新取的苗种返程,锦盒里垫着沈念卿画的《双生图》摹本,边角处被灵月用麦壳粉画了道小小的虹。阿古拉塞给他袋混着稻壳的驼毛,“让将军把这个埋在沙里,就当京里的苗陪着它们扎根。”

天边的虹早己散去,却像有看不见的光脉,一头牵着漠北的沙,一头连着江南的水,在夜色里静静流淌。药圃的双生苗在风里轻轻摇曳,麦叶与稻叶的摩擦声愈发清晰,像是在说:等到来年,要让北疆的麦浪里裹着江南的稻香,运河的稻穗上沾着西域的沙光。

芸涓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