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8章 风过同途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竹棚的露水还凝在麦秸秆上时,灵月被一阵细碎的啄食声吵醒。那只小雁正领着七八只雏雁在啄食满地的麦粒,雏雁绒毛一半是沙砾的灰褐,一半是春水的,凑在一起倒像满地碎麦的缩影。阿古拉正用竹筛收拢散落在地的籽实,筛眼漏下的细糠里,竟混着几粒带着淡淡胭脂红的麦种——是昨夜小雁衔来的那片麦壳里滚出的籽实,此刻己吸足了露水,种皮上的红痕洇成小小的云霞。

“萧将军的船队该过瓜洲渡了。”沈念卿推开竹门时,晨雾正顺着运河往两岸漫。远处的水天相接处,货船的帆影在雾里若隐若现,帆上沾着的麦糠被晨光染成金粉,随着船身起伏簌簌飘落,在水面画出断断续续的金线。她弯腰拾起片沾着露水的麦叶,叶尖的沙纹与水纹交界处,竟凝着颗小小的露珠,阳光穿过露珠时,折射出的光斑里既有漠北的沙丘轮廓,又有江南的水网脉络。

沈修正用混面浆糊修补竹棚的缝隙,浆糊里掺了新磨的青稞粉,抹在竹篾上时,散发出的气息一半是北地毡房的暖,一半是江南竹楼的清。“昨日收到西州来的信,”他往浆糊里撒了把碎麦壳,“那边的混栽田试种成功了,牧民们把麦秸编成了既能挡风又能滤水的草帘,盖在帐篷上,说比单纯的毡布更耐得住风沙,也经得住春雨。”

阿古拉突然指着运河上游,薄雾里飘来阵阵铜铃声。三只骆驼踏着露水从堤岸走来,驼铃上系着的红绸带沾着麦糠,驼背上的麻袋鼓鼓囊囊,凑近了才看清,麻袋缝里钻出的麦秆一半带着沙棘的尖刺,一半缠着水藻的软丝。赶驼人是个络腮胡的北地汉子,见了竹棚里的双生苗,突然用带着江南口音的漠北话说:“萧将军让俺们送新收的混种来,这籽实在西州的盐碱地里发了芽,在江南的沼泽边也结了穗,真是个不认生的好东西!”

灵月把新收的籽实装进陶罐时,发现罐底不知何时积了层薄薄的泥——一半是漠北的黄沙,一半是江南的黑土,混在一起竟成了温润的褐,像极了双生苗麦壳的颜色。她刚把陶罐摆在竹案上,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罐口突然飘出缕白汽,汽珠落地的地方,立刻钻出丛嫩苗,苗叶上滚动的水珠里,映着北地的羊群与江南的渔船,像被揉进同一颗露水里的画。

日头爬到三竿高时,运河上突然传来阵阵号子。南北的船工们正合力拉一艘搁浅的货船,号子声一半是漠北的沉雄,一半是江南的清亮,却在河面上融成股劲,竟真把船身从泥里拔了出来。船工们爬上甲板歇脚时,北地的汉子递过皮囊里的奶酒,江南的船娘捧出竹篮里的米糕,奶酒混着米香落进运河,涟漪里浮起的麦糠突然聚成小小的漩涡,旋出个“同”字。

沈念卿翻开《同源记》的木匣,书页间的麦香混着北地毡子的暖与江南棉絮的柔,在匣子里漫成团温和的气。她取出萧将军派人送来的拓片——是混栽田石碑的初样,碑文中“星土同脉”西个字的笔画里,北地的刀痕与江南的凿印交叠在一起,倒像麦秆上的沙纹与水纹,难分彼此。

那只小雁突然冲天而起,翅膀扫过竹棚顶的麦壳堆,扬起的糠粉在阳光下织成道金网。网里飞过南去的雁阵,阵形一半是漠北的“人”字,一半是江南的“一”字,却朝着同一个方向。灵月数着雁影时,阿古拉正把北地的胡麻与江南的莲籽混在一起炒,炒出的香气漫过竹篱,引来两岸的孩童,手里都捧着自家新收的粮——有北地的糜子,有江南的芡实,倒在竹簸箕里,竟拼出片五彩的谷浪。

暮色漫上来时,沈修往竹棚外的空地上撒了把混种。夜风卷着麦粒往西处滚,有的落进堤岸的石缝,有的飘进运河的水洼,还有的粘在南来北往的衣角上。萧将军的船队己远,帆影在暮色里只剩淡淡的轮廓,亲卫们的歌声却顺着风飘回来,调子被风揉碎了,一半落进漠北来的驼铃里,一半缠在江南去的船桨上,竟让所有的声响都带上了麦香。

竹棚的灯火亮起来时,灵月发现白日里钻出的嫩苗己结出小小的穗。穗尖的光粒在灯影里轻轻摇晃,落下的影子在地上织成张网,网住了北地的月光与江南的星光,融成片柔和的银。沈念卿把新拓的碑文压在《同源记》上,书页翻动的声响里,仿佛能听见南北的土地正在说话,说的是同一句盼着丰年的语,被风带着,往更远的地方去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