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82章 墨痕共色

小说: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作者:芸涓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章节无错乱精修!
 

竹案上积了层薄尘,被灵月用湿布擦过,露出的竹纹里竟嵌着些细碎的墨粒。她正用指尖捻起墨粒,就见沈念卿抱着捆旧书进来,书页边缘都泛着黄,封皮上的字迹被岁月磨得浅淡,却能认出是前朝的刻印。“这是从西州旧书楼里寻来的,”沈念卿拂去书脊上的灰,“有几本是北地文人写的,还有几本是江南墨客的,竟都提到了同一片混栽田。”

阿古拉正劈着新砍的竹片,准备修补漏雨的棚顶,竹片裂开的纹路突然让他停了手——那纹路一半如北地碑刻的刀痕,刚硬挺首;一半似江南水墨画的笔触,婉转流畅,交汇处恰好兜住片飘落的银杏叶,叶面上的脉络竟与书页里的字迹隐隐相合。

运河上飘来艘画舫,船头立着位白衣书生,正往水里丢着写满字的纸笺。纸笺遇水不散,上面的墨迹在浪里晕开,有的化作漠北的孤烟,有的融成江南的烟雨,最后竟在水面拼出“文心”二字。“是李学士的船,”沈修望着画舫,“他收集了南北百种笔迹,说要编本《同文录》,让各地的字都能在一处说话。”

灵月捡起片沾着墨痕的纸笺,发现上面的字有北地的方劲,撇捺如刀;也有江南的圆润,笔画似泉,两种笔迹写着同一句“岁稔年丰”,墨色浓淡处竟生了层细毛,像刚抽芽的麦须。她把纸笺夹进沈念卿带来的旧书里,书页立刻轻轻颤动,旧墨与新痕在纸间漫开,凝成朵墨色的花,花瓣一半是北地的梅,一半是江南的荷。

日头偏西时,竹棚里来了群学子。北地的书生背着装满碑拓的行囊,江南的秀才提着盛着砚台的木盒,围着竹案铺开纸笔。有人临着漠北的《屯田赋》,笔锋如凿;有人写着江南的《稻花词》,墨迹似流,写到“共沐天光”西字时,所有的笔尖突然在纸上相触,墨滴落处,竟长出颗带着笔痕的麦粒,麦壳上的纹路全是交错的笔画。

那只小雁衔来截烧焦的竹枝,丢在砚台边。沈念卿拾起竹枝当笔,蘸着混了麦汁的墨,在《同源记》的空白页上写字,写出的字一半沉如北地的石,一半轻似江南的云,笔画间还沾着细碎的麦糠,像给文字缀了点金。“你看,”她笑着指给灵月,“墨里有土地的气,字里就有共通的魂。”

画舫上的李学士派人送来新拓的碑文,是从混栽田旁的旧碑上拓的,字迹己模糊,却能看出是南北文人合写的——北地的书者刻下“土养万民”,江南的墨客补上“文润千秋”,碑石的裂痕里还嵌着几粒麦种,发的芽顺着笔画往上爬,把两行字缠成了一体。

暮色漫进竹棚时,学子们开始收拾纸笔,北地的墨锭与江南的宣纸混放在竹篮里,墨香与纸韵缠在一起,竟让棚里的双生苗轻轻摇晃,穗尖的光粒落在纸上,把未干的墨迹染成了金。李学士的画舫亮起灯火,船头的灯笼上写着“同文”二字,光影投在水里,与运河上货船的灯影交叠,像无数支笔在水面写着未完的篇章。

沈修把学子们留下的字稿整理成册,用北地的麻绳与江南的丝线混着装订,封面贴了片新采的银杏叶,叶面上用墨写着“共墨”二字。“等明年麦子熟了,”他望着渐暗的天色,“就把这些字刻在新碑上,让后来人知道,笔墨和土地一样,从不论南北,只认真心。”

夜风带着墨香掠过竹棚时,案上的砚台突然“嗒”地落了滴墨,在纸上晕开的痕迹竟与远处的运河走向重合。灵月趴在窗边数画舫的灯火,数着数着笑起来:“你看那些灯影,在水里都连成一片了,像写了满河的字呢。”

竹棚的灯火与画舫的灯光隔河相望,墨香混着麦香在风里漫开,远处传来学子们的吟诵声,一半是北地的铿锵,一半是江南的悠扬,却在夜空里融成温润的声浪,裹着所有的字迹往更远的地方去——原来文字和种子一样,只要落进相通的心里,就能长出不分彼此的春天。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女归来之锦绣谋途 http://www.220book.com/book/VF6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