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折上的数字越来越好看,何雨柱心里那个把岳父岳母接来同住的念头,也越发强烈了。白玲是独生女,两位老人年纪渐长,住在城郊老房子里,虽说离得不算太远,但总归照顾起来不方便。
这天晚上,一家人围着电视看节目,广告间隙,何雨柱清了清嗓子。
“玲子,晓晓,雨水,跟你们商量个事儿。”他语气挺正式。
三人都转过头来看他。
“我寻思着,咱家现在房子也宽敞了,条件也好了。你爸妈年纪大了,住在那老房子里,咱们照顾起来也不方便。我想把他们接过来,跟咱们一起住,你们看咋样?”何雨柱看着白玲,主要是征求她的意见。
白玲愣了一下,眼圈微微有些发红。她早就想过这事儿,但一首没好意思开口,怕给何雨柱添负担。没想到,他先提出来了。
“柱子……这……会不会太麻烦?我爸妈来了,家里事儿就多了。”白玲既感动又有些顾虑。
“麻烦啥?”何雨柱大手一挥,“那是你爸妈,也就是我爸妈!家里人多热闹!晓晓和雨水也能多两个人疼。再说了,现在咱家不缺那点嚼用,房子也住得开。”
晓晓第一个举手赞成:“好呀好呀!姥姥姥爷来了,就有人天天给我讲故事了!”
雨水也点头:“哥说得对,把叔叔阿姨接过来吧,互相有个照应,姐也能放心。”
见家人都没意见,何雨柱当即拍板:“行!那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个周末,咱们就去接人!”
周末一大早,何雨柱借了厂里那辆用来拉货的旧三轮车,仔细擦洗干净,铺上棉垫子。一家人坐着公交车先到城郊,然后何雨柱蹬着三轮,载着白玲和孩子们,来到了岳父岳母住的那个略显破旧的小院子。
两位老人见到女儿女婿和外孙们一起来,很是惊喜。等何雨柱说明来意,要把他们接去城里一起住时,老两口又是激动又是犹豫。
白玲父亲是个老实巴交的退休工人,搓着手说:“雨柱啊,你们的心意我们领了。可我们这老胳膊老腿的,去了净给你们添麻烦……”
“爸,您这说的啥话?”何雨柱赶紧打断,“咱们是一家人,啥麻烦不麻烦的!我们现在条件好了,房子宽敞,就是想着把您二老接过去享享福!玲子也能天天看到你们,多好!”
白玲也拉着母亲的手劝道:“妈,去吧。柱子都安排好了,你们去了,还能帮我们照看一下晓晓呢。”
晓晓也抱着姥姥的腿撒娇:“姥姥去吧,我想天天听你讲故事!”
架不住女儿女婿和外孙的再三劝说,老两口终于红着眼圈答应了。其实他们何尝不想离女儿近点,只是以前怕给女婿添负担。
说搬就搬。其实也没多少东西,主要是一些老人的衣物和舍不得扔的旧家具、老物件。何雨柱和闻讯赶来帮忙的马华,小心翼翼地把东西搬上三轮车,固定好。
何雨柱蹬着载满家当的三轮车,白玲扶着父母,晓晓和雨水跟在旁边,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往城里走。
回到何雨柱家,两位老人看着明亮宽敞的房子,崭新的家具电器,又是惊讶又是欣慰。
“这房子……真亮堂!”白玲母亲摸着光滑的墙面,喃喃道。 “电视……冰箱……书柜……雨柱,玲子,你们这日子,是真过好了!”白玲父亲看着屋里的陈设,眼眶。
何雨柱早就把最大的那间次卧收拾了出来,换上了新的被褥窗帘。
“爸,妈,以后这间屋就是你们的!”何雨柱推开房门,“看看还缺啥,咱们马上置办!”
老两口看着干净整洁、阳光充足的房间,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安顿下来后,家里的生活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
每天清晨,白玲母亲会早早起来,熬上小米粥,蒸上馒头,等孩子们起床就有热乎乎的早饭吃。 白玲父亲则会拿着扫帚,把院里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晓晓放学回来,总有姥姥准备好的点心和故事。 家里多了两位老人,顿时充满了更多的烟火气和欢声笑语。
白玲脸上的笑容也更多了,每天能看到父母安好,心里别提多踏实了。
何雨柱看着这其乐融融的景象,心里特别满足。晚上,他对白玲说:“你看,把爸妈接来多好!家里热闹了,你也安心了。这才是家的样子嘛!”
白玲靠在他肩上,轻声说:“柱子,谢谢你。” “谢啥?”何雨柱搂着她的肩膀,“咱爹妈走得早,你爸妈就是我的亲爸妈。让他们晚年过得好点,是咱们该做的。”
他还特意叮嘱晓晓和雨水:“姥姥姥爷年纪大了,你们要听话,别惹老人生气。有啥好吃的,先想着姥姥姥爷,知道不?”
“知道啦!”两个孩子齐声答应。
自从老人接来后,何雨柱感觉自己的心更定了。以前拼命挣钱,是为了老婆孩子。现在,肩膀上又多了一份责任,要让西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
这种一家人整整齐齐、互相扶持的温暖,比他赚了多少万都让他觉得踏实和幸福。他守护的这个小家,因为增添了孝心和温情,而变得更加完整和坚固。
(http://www.220book.com/book/VGL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