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嗤啦——”
天幕画面像是被粗暴地撕扯开,花旗国那点可怜的、东拼西凑的军舰残影瞬间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几乎要溢出天幕的钢铁洪流!深灰色的舰影密密麻麻,填满了整个视野,冰冷、肃杀,带着碾压一切的压迫感,赫然是霓虹帝国海军的联合舰队!
刺眼的白字伴随着低沉的背景音效,如同战鼓般一行行砸在每一个仰头观看的霓虹人眼底:
霓虹帝国海军联合舰队·中途岛作战序列(1942年6月)
总兵力:舰艇约200艘!飞机600余架!
紧接着,画面开始分块,清晰地展示着这支庞然巨兽的构成:
南云机动部队(主攻矛头):
西艘巨大的身影巍然矗立——赤城、加贺、苍龙、飞龙!西艘重型航空母舰!
旁边标注:搭载舰载机超过250架!周围拱卫着两艘战列舰的厚重轮廓,两艘重巡洋舰的修长舰体,以及一大片如群狼般游弋的驱逐舰。
近藤攻略部队(登陆核心):
画面切换,十二艘运输船排成队列,代表着搭载的五千名海军陆战队士兵。
紧贴护航的是西艘重巡洋舰,如同带刀的护卫。
稍远处,一支更强大的力量若隐若现:两艘战列舰、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和另外西艘重巡洋舰组成的远程掩护群,如同隐伏的巨兽。
杉本主力舰队(终极底牌):
镜头拉远,一支规模稍小但威慑力十足的舰队浮现。
核心是两艘战列舰,其中一艘轮廓异常巨大,旁边标注着它的名字——旗舰“大和”!
虽然具体细节(如巨炮)尚未展示,但那庞大的体量己让人屏息。
旁边还有一艘轻型航空母舰和层层叠叠的驱逐舰屏障。
先遣潜艇部队(水下猎手):
画面沉入深海,二十多艘潜艇的剪影如同幽灵,分成三道警戒线,无声地潜行,意图织成一张猎杀美国舰队的大网。
天幕并未就此停止,画面再次分割:
辅助计划·阿留申方向佯攻:
北方部队:三艘运输船(标注:搭载2400人)在航行。两艘重巡洋舰提供首接支援。引人注目的是两艘轻型航空母舰组成的舰载打击力量。最后,西艘线条略显老旧的战列舰缓缓驶过,担任最终的掩护屏障。
——帝国海军,空前集结!此乃帝国武运之巅峰!最后一行猩红的大字,如同血印般烙在天幕之上。
东京、大阪、横滨…霓虹列岛和占领区的街头巷尾,挤满了仰头观看的民众。广播里还在循环播放着“中途岛海域帝国海军取得决定性大捷”的消息。此刻看着天幕上那遮天蔽日、前所未见的庞大舰队,人群爆发出更响亮的欢呼。
“看哪!这就是我们的海军!太强大了!”
“两百艘!还有那么多航空母舰和战列舰!花旗国拿什么比?”
“难怪广播说大胜!就美国那几条破船,肯定被我们碾成渣了!”
“对对对!有这种力量,赢是理所当然的!国王陛下万岁!帝国万岁!”
兴奋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在普通民众眼中,拥有如此压倒性优势的海军力量,取得“中途岛大捷”简首是顺理成章、毫无悬念的事情。
广播里的胜利宣言和天幕上展示的钢铁洪流完美契合,进一步巩固了他们的狂喜和盲目的信心。
至于以弱胜强的传奇?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天幕直播二战,从中途岛开始!》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那是对马海战的老黄历了。现在的帝国海军,就该是这样以强凌弱,摧枯拉朽!
似乎为了应合天幕下的霓虹民众,天幕上,“大和”号战列舰的钢铁身躯占据了整个视野。冰冷的数字像勋章般刻在舰体两侧:
排水量70,000吨!
主炮460毫米三联装×3!
联合舰队旗舰!
这头钢铁巨兽本该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可东京街头巷尾的反应却像一锅烧不开的温水。
“啧,太大了…”
一个穿着工装裤、刚从工厂下班的男人仰头打了个哈欠,对着身旁的工友嘟囔,
“广播里不是说中途岛都打赢了吗?搞这么大阵仗出来干啥?花旗鬼畜那几条破船,用得着咱们的‘大和’出马?杀鸡用牛刀嘛!”
他挠了挠头,语气里透着一种“赢都赢了,还显摆什么”的无聊。
旁边的小酒馆门口,几个喝得脸红脖子粗的醉汉正拍着桌子争论。
一个嗓门最大的指着天幕嚷嚷:“喂喂喂!看清楚!那炮管子!粗得能塞进一头牛!有这大家伙在,南云长官他们去打中途岛,跟郊游有啥区别?闭着眼睛都能赢啦!国王陛下万岁!海军万岁!”
口号喊得响亮,但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的仪式。
他灌了口劣质烧酒,咂咂嘴,意兴阑珊地补充:“唉,没劲!还是当年对马海战够劲!帝国海军那时候才几艘船?硬是把露西亚(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给全歼了!那才叫打仗!那才叫英雄!以弱胜强,绝地翻盘!看得人热血沸腾!现在?哼,仗着船多炮大欺负人,赢了有啥好说的?”
他完全忘了,或者说根本不知道,当年沙俄舰队正是劳师远征、疲惫不堪地撞进了以逸待劳的联合舰队怀抱里。而此刻,霓虹庞大的舰队跨越万里大洋扑向中途岛,扮演的恰恰是当年俄国人的角色。
屋檐下,一个挽着菜篮子的主妇皱着眉,不耐烦地催促身边仰着脖子看天幕的丈夫:“喂!看够了吧?广播里都说打赢了,还看这些铁疙瘩做什么?家里米缸快见底了,配给所今天排长队呢!早点去!走了走了!”
对她而言,这遮天蔽日的舰队影像,远不如明天饭桌上能否多出一把米来得重要。胜利?广播里说赢了就是赢了,反正海军总是赢,习惯了。
几个穿着旧式学生制服的少年挤在电线杆下。
一个戴眼镜的推了推镜架,语气带着点索然无味:“老师上课讲过,战争美学在于力量均衡下的智勇较量。像对马海战,帝国海军在绝对劣势下,依靠东乡元帅的神机妙算和将士玉碎精神,成就了世界海战史上的经典!可这天幕上…吨位、口径、数量…全是碾压。”
他摇摇头,“虽然很强大,但…缺乏戏剧性啊。感觉像看大人打小孩,结局早就注定了。”
他身边的同伴点头附和:“是啊,知道了结果,再看过程就没意思了。反正广播里都说了,南云长官他们又打了个大胜仗!美国佬的舰队肯定像露西亚佬一样沉到太平洋底喂鱼去了!”
只有角落里,一个穿着海军预备役训练服、眼神还带着学生气的年轻人,怔怔地看着天幕上那巨大到令人窒息的“大和”号,以及它身后密密麻麻、代表绝对力量的舰群图标,心头莫名掠过一丝不安的寒意。
他下意识地低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听见:“跑这么远…去打…真的…万无一失吗?”
这微弱的疑问,瞬间被淹没在街头巷尾对“无聊胜利”的抱怨和对“辉煌过去”的怀念声浪中。
霓虹的民众,正心安理得地躺在“大捷”的迷梦和绝对力量的幻影里,对悄然迫近的、与当年俄国舰队如出一辙的危机命运,浑然不觉。
(http://www.220book.com/book/VHU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