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清明·京郊红星街道试验田
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过后,京郊的田野终于挣脱了寒冬的桎梏。泥土吸饱了水分,变得松软而肥沃,散发出一种混合着青草和腐殖质的、属于春天的独特气息。阳光透过薄薄的云层洒下来,带着微弱的暖意,驱散了料峭的春寒。
在红星街道最边缘、靠近河滩的一片荒地上,一群人正忙碌着。这里是街道特批给钱启明的试验田——一块大约两亩的、贫瘠而偏僻的土地。西周是光秃秃的土坡和杂乱的灌木丛,脚下是砂石混杂、板结严重的土壤。但此刻,这片荒地上却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钱启明佝偻着腰,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将帆布袋里那十几颗紫红色的种薯,一颗一颗地取出来。每一颗种薯都圆润,表皮光滑,透着一种不寻常的生命力。他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着,轻轻拂去种薯上沾染的尘土,眼神专注而虔诚,仿佛在进行一场神圣的仪式。
“周老,您看……这样切……行吗?”秦淮茹蹲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把磨得锃亮的小刀,有些紧张地问。她面前放着一块刚切开的种薯,淡黄色的薯肉暴露在空气中,散发着清甜的气息。
周为民(周老)凑近仔细看了看切口,又拿起切下的薯块掂量了一下,点点头:“切口平整,芽眼,带肉量足。秦同志,刀工不错!记住,每块至少要保证一到两个健壮的芽眼,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否则影响出苗和养分供应。”
“嗯!我记住了!”秦淮茹用力点头,脸上带着一丝被认可的喜悦。她是主动要求来帮忙的。自从上次棒梗生病,郑博士出手相救,她对这群“海归团”的态度悄然改变。尤其是看到钱启明对种薯那种近乎痴迷的执着,她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同情和敬佩。街道办王主任号召大家支持合作社项目,她便自告奋勇来帮忙种地。她虽然没种过地,但手脚麻利,学东西快。
“周老,这垄沟……是不是太密了?”旁边一个穿着粗布褂子、满脸皱纹的老农(李老栓)蹲在地上,用锄头比划着刚开出来的垄沟间距,眉头紧锁,“按咱们老法子,垄得宽点,苗稀点,通风透光好!您这……才一尺半宽?太密了!挤在一起,长不开!”
周为民推了推老花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而坚定:“李大哥,老法子有老法子的道理。但咱们这紫薯品种不一样!它分蘖性强,叶片小,适合密植!一尺半的垄宽,株距一尺,每亩能多种近千株!只要肥水跟上,通风透光没问题!产量能翻倍!”
“翻倍?”李老栓嗤笑一声,摇摇头,“周老,您这话……听着悬乎!咱们这地,啥德行您也看见了!砂石多,肥力差!往年种棒子(玉米),亩产撑死三百斤!您这洋……呃,新玩意儿,密植?能活就不错了!还翻倍?做梦呢!”
“老李!怎么说话呢!”易中海扛着铁锹走过来,瞪了李老栓一眼,“周老是农科院退下来的专家!懂科学!让你咋干就咋干!哪那么多废话!”
李老栓缩了缩脖子,不敢顶撞易中海,但嘴里还是不服气地嘟囔:“科学……科学也得看地啊……这破地……”
周为民没理会李老栓的牢骚,他走到田边,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捻了捻,又蹲下身仔细看了看土壤的墒情和结构,眉头微蹙:“这地……确实太瘠薄了。砂石多,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能力差。光靠密植不行,得改良土壤!”
他站起身,对钱启明说:“老钱,咱们的‘红星土肥’(钱启明用煤渣、草木灰、酒糟渣、少量土水泥废料混合发酵的改良肥料)带来了吗?”
“带……带来了!”钱启明连忙指着田埂边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按您说的比例……配好了!”
“好!”周为民点点头,“开沟!深沟!沟底先铺一层底肥!厚点!种薯切块沾草木灰(消毒防病),斜插在肥上!覆土要薄!出苗前保持!”
“明白!”易中海立刻招呼几个轧钢厂来帮忙的青工,“小伙子们!听见没?按周老说的干!开深沟!铺底肥!动作麻利点!”
铁锹挥舞,锄头翻飞。年轻力壮的青工们按照周为民的指挥,在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一道道深而窄的垄沟。秦淮茹和李老栓则小心翼翼地将钱启明视若珍宝的种薯切块,沾上草木灰,按照严格的株距,斜插在铺了厚厚一层“红星土肥”的沟底。钱启明则跟在后面,像守护神一样,仔细检查每一块种薯的摆放角度和覆土厚度,不时蹲下身,用手轻轻压实松散的土壤,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和忐忑。
“钱工,您这……也太小心了!”一个青工看着钱启明那小心翼翼的样子,忍不住笑道,“不就是个红薯嘛!埋土里就能活!您这跟伺候祖宗似的!”
钱启明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又压实了一块土。在他心里,这些紫红色的种薯,就是他的祖宗,是他的命,是他穿越时空带来的唯一希望,也是他能否在这片土地上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后赌注。
“你懂什么!”易中海呵斥道,“这是科学育种!是钱工的心血!都给我仔细点!弄坏了一块,扣你们工分!”
青工们吐了吐舌头,不敢再嬉笑,动作也认真了许多。
“周老,”秦淮茹一边埋种薯,一边好奇地问,“这紫薯……真能亩产千斤?比咱们的白薯(普通红薯)强那么多?”
周为民看着地里整齐的垄沟和埋下的希望,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理论上没问题!这品种薯块膨大快,干物质含量高,抗病性也强。关键是……”他指了指脚下的“红星土肥”和远处堆着的准备后续追施的肥料,“咱们有科学管理!有改良肥料!有密植技术!只要老天爷赏脸,风调雨顺,亩产千斤……不是梦!”
“要是真能成……”李老栓也停下了手里的活,看着地里,浑浊的眼睛里第一次有了一丝期待,“那……那可真是神了!咱们这破地……也能长出金疙瘩?”
“不是金疙瘩,是紫疙瘩!”秦淮茹笑着纠正道,引来一阵善意的哄笑。
就在这时,一阵不和谐的声音从田埂上传来。
“哟!挺热闹啊!这是……种金子呢?”范金有背着手,踱着方步走了过来,脸上挂着惯有的皮笑肉不笑的表情。他身后还跟着两个街道办的小干事。
“范干事?”易中海眉头一皱,“您怎么来了?”
“王主任特批的试验田,我能不来看看吗?”范金有阴阳怪气地说,目光扫过地里忙碌的人群,最后落在钱启明和他怀里那个空了的帆布袋上,“钱工,您这宝贝疙瘩……都种下去了?可得看好了!别让野狗刨了去!或者……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给毁了!”他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周为民。
钱启明身体一僵,下意识地抱紧了空袋子。
“范金有!你少在这儿阴阳怪气!”易中海怒道,“周老是街道请来的专家!是来帮咱们的!”
“专家?”范金有嗤笑一声,“谁知道是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专家’?种个红薯还搞这么大阵仗?又是开深沟,又是铺厚肥,还密植?这不是瞎胡闹吗?浪费街道的肥料!浪费大家的力气!”他指着地里,“我看啊,这地,种啥都白搭!还不如荒着!”
“范金有!你!”易中海气得脸色铁青。
“范干事,”周为民平静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试验田是街道特批的,种植方案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有没有效果,等秋收见分晓。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科学论证?”范金有撇撇嘴,“你们那套‘科学’,谁懂啊?亩产千斤?哄鬼呢!我看就是骗经费!搞噱头!王主任也是糊涂,被你们这群人忽悠了!等着吧!等秋收颗粒无收,我看你们怎么交代!”他丢下几句狠话,带着两个小干事,趾高气扬地走了。
“呸!什么东西!”李老栓冲着范金有的背影啐了一口。
“别理他!”易中海沉声道,“咱们干咱们的!周老,钱工,秦同志,继续!”
钱启明看着范金有消失的方向,又低头看了看脚下埋着种薯的土地,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周为民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钱,别担心。科学就是科学。真金不怕火炼。”
秦淮茹也安慰道:“钱工,您放心!我们帮您看着!谁敢动您的种薯,我跟他拼命!”她握紧了手里的锄头,眼神坚定。
钱启明看着秦淮茹认真的样子,又看看周围埋头苦干的工友,再看看周为民沉稳的眼神,心中的不安稍稍平息。他用力点了点头,弯下腰,继续小心翼翼地覆土、压实。
春雨后的希望
种薯全部埋下。试验田里,一排排整齐的垄沟覆盖着薄薄的土层,像大地新生的脉络。钱启明站在田埂上,久久凝视着这片承载着他全部希望的土地。帆布袋己经空了,但他抱在怀里,仿佛还能感受到那紫红色种薯的温度。
“老钱,走吧。”周为民走过来,“种下去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浇水、施肥、除草、防虫……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尤其是苗期管理,是关键。”
“嗯!”钱启明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的激动,“周老……谢谢您!”
“谢什么?”周为民笑了笑,目光望向远方,“都是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吃饱饭。”
秦淮茹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看着平整的试验田,脸上露出笑容:“钱工,周老,等苗出来了,我天天来浇水!”
“好!好!”钱启明连声应道,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几天后,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再次降临。雨水滋润着干渴的土地,也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清晨,钱启明第一个冲到了试验田边。他蹲下身,屏住呼吸,拨开的泥土。
一点嫩绿!两点嫩绿!三点嫩绿!
在薄薄的土层下,一颗颗紫红色的种薯顶端,顶破了束缚,探出了娇嫩却充满力量的芽尖!那芽尖在晨光中微微颤抖,带着晶莹的露珠,像一颗颗绿色的星辰,刺破了黑暗的泥土,宣告着新生命的诞生!
“出苗了!出苗了!”钱启明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他像个孩子一样,在田埂上奔跑着,呼喊着,“周老!秦同志!出苗了!苗出来了!”
周为民和秦淮茹闻讯赶来。看着那星星点点的嫩绿破土而出,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周为民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秦淮茹更是惊喜地捂住了嘴,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真……真出来了!”秦淮茹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抚摸着那娇嫩的芽尖,仿佛怕碰坏了它,“好小…………真好看!”
“这是希望!”周为民的声音带着一种庄严的力量,“老钱,秦同志,看到了吗?这就是希望!无论土地多么贫瘠,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种子还在,希望就在!只要用心浇灌,它就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钱启明站在田埂上,看着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嫩绿,又抬头望向远方初升的朝阳。金色的阳光洒在田野上,也洒在他布满风霜的脸上。他紧紧抱着那个空了的帆布袋,泪水无声地滑落。
种子,终于种下了。希望,破土而出。前方的路依旧漫长,风雨或许随时会来。但此刻,这星星点点的嫩绿,就是穿透阴霾的第一缕光,照亮了他心中那片荒芜己久的土地,也照亮了通往未来的、充满艰辛却充满无限可能的道路。他仿佛看到,在不久的将来,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将铺满紫红色的藤蔓,结出沉甸甸的、象征着丰收和希望的果实。
(http://www.220book.com/book/VJ1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