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老式木格窗,斑驳地洒在厨房的水泥地上,也照亮了爷爷略显佝偻却依旧稳健的身影。今天,是爷爷要做他拿手的白切鸡的日子,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像是一场仪式,一种对家常美味最朴素的致敬。
厨房算不上宽敞,甚至有些年头了,墙壁被油烟熏得微微发黄,但在爷爷的打理下,总是井井有条。一口老旧的铸铁锅稳稳地架在煤气灶上,里面清水正“咕嘟咕嘟”冒着细小的气泡,等待着主角的登场。
爷爷从冰箱里取出一只处理干净的三黄鸡,鸡身,皮肤透着新鲜的。他没有急着下锅,而是像对待一件珍宝般,仔细地检查着,用手指轻轻抚平鸡皮上的褶皱。“做白切鸡,选鸡是关键,”他常说,“要选那种散养的土鸡,肉质才紧实,味道才鲜。”虽然现在很难买到真正的土鸡了,但爷爷总会仔细挑选,力求最好。
接着,他烧了一小锅热水,用勺子舀起,均匀地淋在鸡身上,这是“过冷河”前的预热,为的是让鸡皮更紧致。然后,他将整鸡小心地放入己经烧得微沸的锅中,水面刚好没过鸡身。“火候也很重要,”爷爷一边调整着煤气灶的旋钮,将火调至最小,一边对我说,“大火煮容易老,小火慢浸,才能让鸡肉从里到外都熟透,还保持嫩滑。”
锅里的水保持着一种似开非开的状态,细小的气泡沿着锅壁缓缓上升,发出轻微的“滋滋”声。爷爷就守在旁边,偶尔用筷子轻轻戳一下鸡身,感受着它的熟度。这时候的厨房,弥漫着水的蒸汽和鸡肉开始释放出的淡淡鲜香,混杂着爷爷身上淡淡的烟草味,构成了一种独特而安心的气息。
等待的时间,爷爷也没闲着。他从橱柜里拿出几个小碟子,开始准备蘸料。最经典的莫过于姜蓉碟了。他将新鲜的生姜细细剁成蓉,加入少许盐、糖,再浇上滚烫的热油,“滋啦”一声,姜的辛辣和油的香气瞬间迸发出来,再滴几滴生抽,简单却无比提味。有时,他还会准备一碟沙姜酱,或是一碟蒜末酱油,满足不同口味。
大约半小时后,爷爷判断鸡己经熟了。他小心地将鸡从锅中捞出,立刻放入旁边早己准备好的冰水中。“这一步叫‘过冷河’,”爷爷笑着解释,“热胀冷缩,这样鸡皮才会爽脆,肉质也更弹牙。”鸡身浸入冰水,发出“嘶嘶”的声响,热气腾腾的鸡迅速被冰水包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待鸡完全冷却后,爷爷便开始斩鸡了。他的动作娴熟而精准,一刀下去,皮肉分离,露出里面鲜嫩多汁的鸡肉,鸡骨上还带着些许血丝,这正是白切鸡“骨中带血”的最佳状态,标志着鸡肉的极致嫩滑。他将斩好的鸡块整齐地码在盘子里,金黄的鸡皮,雪白的鸡肉,散发着的光泽。
一盘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白切鸡就这样端上了桌。蘸上一点姜蓉,鸡肉的鲜甜和姜蓉的辛辣完美融合,口感鲜嫩爽滑,鸡皮则爽脆弹牙。那味道,是任何复杂烹饪都无法比拟的纯粹与地道。
爷爷坐在桌边,看着我们吃得津津有味,脸上露出了满足而欣慰的笑容。他的白切鸡,没有华丽的辞藻去形容,没有复杂的工序去堆砌,只有对食材的尊重和对家人的爱意,在一煮一浸、一刀一斩之间,代代相传。
厨房里的烟火气,是家的味道。爷爷的白切鸡,不仅仅是一道菜,更是一段温暖的记忆,一种质朴的生活哲学,深深烙印在我的味蕾和心底。那是爷爷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岁月静好的味道。
桔子园的镜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J3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