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总有那么一些画面,带着特定的温度和香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于我而言,最温暖的一幅,莫过于爷爷在院子里烤年糕的场景。
那通常是在冬日的午后,太阳难得地慷慨,洒下一层薄薄的金辉,驱散了些许寒意。院子中央,爷爷早己用几块砖头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小灶,旁边堆着一些干枯的松针和细柴。他总是穿着那件深蓝色的旧棉袄,袖口磨得发亮,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沟壑,却总是带着慈祥的笑意。
“囡囡,来,爷爷给你烤年糕吃!”他的声音洪亮而温暖,像冬日里的暖阳。
我便会像只小尾巴似的,兴冲冲地跑到院子里,蹲在爷爷身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爷爷从厨房里拿出几块自家做的白年糕,它们被冻得硬邦邦的,方方正正,像一块块温润的白玉。他小心翼翼地将年糕放在早己烧得通红的铁箅子上,或者首接架在微火的炭上。
“滋滋——”年糕一接触到滚烫的炭火,表面就开始冒出细小的水珠,紧接着,一股独有的米香便袅袅升起,带着一丝丝甜意,在院子里弥漫开来。爷爷手持一把长长的竹筷子,时不时地翻动着年糕,动作娴熟而专注。他的眼神里,仿佛藏着一种古老的仪式感,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爱意。
我最爱看年糕慢慢变化的模样。原本雪白的年糕,边缘渐渐染上浅黄,再到金黄,最后甚至会烤出一点点焦脆的硬壳。那硬壳是我的最爱,咬下去“咔嚓”一声,带着炭火的微香。而壳里面的年糕,则变得软糯无比,用筷子轻轻一挑,就能拉出长长的丝来,像糯米做的琥珀,晶莹剔透。
“小心烫!”爷爷总会先吹一吹,再把烤得最好的那块递给我。
我迫不及待地接过来,顾不上烫,小口小口地咬着。外焦里嫩,甜而不腻,那纯粹的米香混合着炭火的气息,在口腔里化开,暖到了心坎里。院子里很安静,只有柴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和我满足的喟叹。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爷爷的笑容也像阳光一样,和煦而温暖。
有时候,爷爷还会在年糕上抹一点点自家酿的蜂蜜,或者撒上一小撮白糖,那滋味,更是锦上添花,甜得我眉毛都要飞起来。我们祖孙俩,就那样在院子里,一个烤,一个吃,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简单而幸福。
如今,爷爷己经不在了,院子也换了新的主人。我再也吃不到那样带着炭火香气和爷爷味道的烤年糕了。但每当冬日来临,阳光正好的时候,我总会想起那个场景:蓝棉袄的爷爷,院子里的小灶,滋滋作响的年糕,还有那萦绕鼻尖的、带着甜味的温暖。
那不仅仅是烤年糕的味道,更是童年的味道,是爷爷的味道,是家的味道。它像一颗温暖的种子,种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想起,便会开出一朵名为“幸福”的花,温暖我往后的岁月。
(http://www.220book.com/book/VJ3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