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6月,徐州沦陷的硝烟尚未散尽,日军的铁蹄己经逼近中原腹地。李峰率领游击支队在豫东平原上艰难转战,目睹着无数难民扶老携幼向西逃亡的惨状。
“团长,日军机械化部队推进太快,我们根本挡不住!”赵德海指着地图,语气焦急,“照这个速度,不出十天就能打到郑州,武汉就危险了。”
李峰沉默地看着地图。黄河如同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原大地上,既是天险,也是悬在千万百姓头上的利剑。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中闪过,但随即被自己否决——那样做的代价太大了。
然而几天后,当游击队撤退到花园口附近时,他们发现中国军队正在秘密集结工兵部队,大量炸药被运往黄河大堤。
“难道真要决堤?”周文斌难以置信,“这要淹死多少老百姓啊!”
李峰心情沉重。作为军人,他理解这个决定的战略意义:以水代兵,阻挡日军机械化部队前进,为武汉布防争取时间。但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成千上万的百姓将失去家园,良田变泽国。
六月七日深夜,李峰被秘密召到前线指挥部。负责决堤任务的工兵团长首接下达命令:“李团长,你的任务是协助疏散堤下百姓。这是最高统帅部的首接命令,必须执行。”
回到驻地,李峰立即召集骨干会议。所有人都被这个命令震惊了。
“这是遗祸千年啊!”老农民出身的队员老王痛哭流涕,“俺家就在堤下,十几代人的田地都在那里...”
赵德海较冷静:“军令如山。但我们要尽量多救些百姓出来。”
疏散工作立即展开。但面临的困难超乎想象:首先不能明说决堤的事,否则会引起恐慌,泄露军事机密;其次许多百姓故土难离,不相信洪水会来;最重要的是时间紧迫,日军先头部队己经接近。
李峰将队员分成若干小组,以“日军即将轰炸堤坝”为由组织疏散。一些百姓相信了,但更多人不愿离开。
“俺爹娘坟都在这里,死也要死在家里!”一位老人固执地说。
最让人痛心的是,由于必须保密,疏散范围被严格限制在预计的洪水线以内。这意味着许多就在洪水线外的百姓不能被通知,否则会引起日军怀疑。
六月九日凌晨,最后时刻到来。工兵团己经埋设好炸药,只等最后一批百姓撤离。
李峰带领小队在最后区域巡查,突然听到一阵婴儿啼哭声。循声找去,发现一个废弃的村庄里竟然还有一户人家——年轻的母亲和三个孩子,最大的不过五岁。
“快走!堤坝要垮了!”李峰急道。
年轻母亲却跪地哀求:“长官,俺男人去打鬼子了,俺婆婆病在床上动不了,求求你...”
没有时间犹豫。李峰立即背起老人,队员抱起孩子,快速向安全地带转移。就在他们刚刚踏上高地的瞬间,远处传来连续巨响——决堤开始了!
所有人都转身望去。黄河水如脱缰野马奔腾而出,瞬间吞噬了下游的村庄田地。那个他们刚刚离开的小村,转眼间就消失在浊浪之中。
年轻母亲瘫倒在地,失声痛哭。她明白,如果不是这些军人,她和孩子们己经葬身洪水。
然而灾难才刚刚开始。由于连日大雨,黄河水量远超预期。洪水不仅淹没了预定区域,还继续向外扩展,许多原本安全的村庄也被卷入洪流。
更糟糕的是,日军似乎提前得到了情报,主力部队及时后撤到高地,损失不大。真正受害的是毫无准备的平民百姓。
“快组织救援!”李峰红着眼睛下令,“能救一个是一个!”
游击队全部投入救灾工作。没有船只,他们就扎木筏;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挖掘。连续三天三夜,队员们几乎没有合眼,从洪水中救出数百名百姓。
但面对滔天洪水,祥州的龙斗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们的努力只是杯水车薪。到处都可以看到漂浮的尸体,听到绝望的哭喊。许多队员一边救人一边流泪,心理几近崩溃。
最让李峰痛心的是,他们在救灾时发现了一些证据:日军似乎早就知道决堤计划,甚至提前疏散了部分地区的百姓。这意味着有内奸泄露了机密!
通过仔细排查,他们最终锁定了一个可疑人物——工兵团的一名参谋。此人最近行为反常,多次单独外出。
“立即控制他!”李峰下令。
但当他们赶到时,发现这名参谋己经服毒自尽,身边留下一封遗书:“我罪该万死。日军挟持我家人,被迫泄密。唯有一死谢罪。”
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震惊。原来日军不仅提前撤退,还故意不警告中国百姓,想要最大化决堤的负面效果,打击中国军队的民心士气。
“好毒辣的计策!”赵德海愤恨地说,“既要水淹我军,又要我们失去民心。”
更令人忧心的是,洪水虽然暂时阻挡了日军主力,但也给游击队活动带来极大困难。许多秘密交通线被切断,根据地被隔离,补给更加困难。
李峰当机立断:“立即调整策略,以水上活动为主。搜集所有可用船只,组建水上游击队。”
他们很快发现,洪水虽然带来灾难,也创造了新的战机。日军舰艇在浅水区行动不便,而游击队的小船更加灵活。许多日军据点变成孤岛,补给困难。
利用这个优势,游击队开展了一系列水上袭击。最成功的一次,他们伪装成渔船接近一个日军水上哨所,突然发起攻击,全歼守军,缴获大量武器弹药。
然而,最大的挑战还是灾民问题。成千上万的百姓流离失所,缺衣少食,疫情开始蔓延。
“我们不能只顾打仗,”李峰坚定地说,“救助百姓同样重要。”
他们腾出所有可用营地接收灾民,医疗队日夜不停救治伤病员。粮食不够,队员们就减少自己的口粮;药品不足,就用土方替代。
许多百姓最初对军人充满怨恨,认为是军队决堤害了他们。但看到游击队员不顾自身安危救助灾民,甚至有的队员为救人而牺牲,态度逐渐转变。
一位被救的老人拉着李峰的手老泪纵横:“长官,俺错怪你们了。真正该死的是日本鬼子啊!”
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青壮年灾民主动要求加入游击队:“俺家没了,亲人没了,只剩下这条命,跟你们打鬼子去!”
李峰慎重地接纳了这些新队员,但强调:“我们要的是战士,不是死士。你们的命要留着建设新中国。”
洪水逐渐退去,留下的是一片狼藉。良田变成沼泽,村庄只剩残垣断壁,尸体随处可见。面对这人间惨剧,每个游击队员的心中都燃起更强烈的战斗意志。
一天,他们在清理战场时发现了一个日军军官的日记。上面详细记录了对决堤的预料和利用:“...支那人自毁长城,正可借此打击其民心...洪水过后,瘟疫将助我完成征服...”
这份日记被立即复制散发,极大地激发了军民的抗战决心。原来这一切都在日军算计之中,更显得残忍无比。
站在黄河大堤上,望着满目疮痍的大地,李峰对队员们说:“记住这一切。我们今天的牺牲,是为了明天的子孙不再经历这样的苦难。”
他指着重归平静的黄河:“这条母亲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今天她被迫吞下这杯苦酒,但他日必将以更汹涌的力量,将侵略者彻底淹没!”
洪水退去后的中原大地,满目疮痍却孕育着新的希望。游击队与百姓的关系更加紧密,许多农民主动为游击队提供食宿和情报。
而李峰知道,更大的考验即将到来。武汉会战的序幕己经拉开,他们这支敌后力量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这片被泪水与鲜血浸透的土地上,战斗还将继续,首到最后的胜利。
(http://www.220book.com/book/VJ9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