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三章 玉簪重圆(终章续篇)
2005年初春,故宫文物修复院。
年轻的实习研究员林小雨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红木匣子,穿过回廊曲折的院落。匣子里装着刚从台北故宫借展归来的宋代《千里江山图》摹本,她要去请院长做最终验收。
修复院的主楼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飞檐下的铜铃在春风中叮当作响。林小雨轻叩院长办公室的雕花木门,里面传来温和的应答:"请进。"
推门而入,八十岁高龄的郭院长正在伏案工作。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他银白的发丝上跳跃。办公桌上摆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年轻的郭院长与一位穿旗袍的女士站在未名湖畔,女士发间的翡翠发簪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院长,《千里江山图》己经安全归库。"林小雨轻声汇报,"按照您的要求,我们比对了景仁宫密室出土的文物清单,发现还有三件重要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郭麒麟——曾经的郭布罗麒麟缓缓抬头,岁月在他脸上刻下沟壑,却未能磨灭那双眼睛里的神采。他示意林小雨坐下:"哪三件?"
"李公麟《西园雅集图》、宋徽宗《瑞鹤图》,还有..."林小雨翻开记录本,"婉容皇后提到过的那套十二支和田玉雕花发簪。"
老院长的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目光落在墙上的日历——2005年3月12日,简莹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他起身从书柜取出一本皮面笔记本,翻到特定页:"根据莹莹生前的调查,这批文物可能在1948年被秘密运往..."
电话铃声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接起电话,老院长的表情逐渐凝重:"确定是那套玉簪?...好,我马上过来。"
故宫地库的恒温恒湿室内,几位老专家正围着一个刚开启的樟木箱。见郭院长进来,文物鉴定专家马教授激动地举起放大镜:"院长,您看这工艺特征,绝对是清宫造办处的作品!"
箱中红绸衬底上,十二支玉簪排列如绽放的花朵。每支簪首都雕刻着不同的花卉,玉质温润,雕工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支兰花簪——与简莹终生佩戴的翡翠发簪几乎一模一样。
"这是婉容皇后的嫁妆。"郭院长声音微颤,"当年她托人带出宫外,没想到..."
紫禁余晖三小姐的乱世抉择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紫禁余晖三小姐的乱世抉择最新章节随便看!他的手指轻抚过玉簪,突然在兰花簪的簪尾触到细微的凹凸。对着灯光细看,竟是一行微刻小字:"赠莹妹,永志不忘。婉容,1934年冬"
林小雨惊讶地看到,一向沉稳的郭院长竟瞬间红了眼眶。老人颤抖着从怀中取出钱包,抽出一张泛黄的纸条。纸条上是娟秀的钢笔字迹:
「麒麟:
若你见到一套十二支的玉簪,请代我珍藏。其中兰花那支,是婉容姐最后的礼物。
莹莹,1985年立春」
当天傍晚,郭院长独自来到未名湖畔。春雪初融,湖面泛着粼粼波光。他在那块熟悉的湖石旁坐下,从公文包中取出兰花玉簪,与怀中珍藏的翡翠发簪并排放在石面上。
两支发簪在夕阳下交相辉映,一支温润如初春新雪,一支碧绿似深潭秋水。恍惚间,他仿佛看见简莹穿着那件紫色旗袍,从湖面雾气中款款走来,发间的翡翠兰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莹莹,"老人轻声说,"我找到婉容姐的玉簪了。"
春风拂过湖面,掀起细微的涟漪。一片早开的玉兰花瓣飘落,轻轻覆在两只发簪上,如同一个温柔的回应。
回到办公室,郭院长在当日工作日志上写下最后一段话:
"今日重获婉容玉簪,莹莹遗愿得偿。文物之所以珍贵,不仅因其工艺,更因其承载的记忆与情感。余此生守护文物,实为守护这些永不褪色的人间真情。后来者当记:器物会老,人心长存。"
合上日志,他取出那本陪伴一生的素描本,在最后一页补完了未名湖畔的简莹画像。画中的她手执兰花玉簪,回眸浅笑,身后是燕园春色,落英缤纷。
三个月后,郭麒麟安详离世,怀中抱着简莹的相册和那对重逢的玉簪。遵照他的遗嘱,兰花玉簪与翡翠发簪一同陈列在故宫新落成的"文物抢救纪念馆"入口处。展柜旁的说明牌上刻着他生前拟定的文字:
"比文物更珍贵的,是守护者的初心;比玉石更永恒的,是人间未了的情缘。"
从此,每年玉兰花开时节,总有人看见一对白发夫妇的身影徘徊在未名湖畔。他们时而驻足图书馆前,时而倚靠湖石低语,最后总会在那块石头上放下两样东西:一支翡翠发簪,一支白玉兰花。
(全文终)
(http://www.220book.com/book/VJR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