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石岗岭诡棺:赣江寒村破棺匠,黑心敛财无顾忌

小说: 走村串巷听鬼事   作者:凡梦散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走村串巷听鬼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VKRL/ 章节无错乱精修!
 

1989 年的冬天,江西赣南的寒风比往年年景里烈上数倍。靠近赣江的石岗岭村,像颗被冻僵的石子嵌在江畔丘陵间,赣江的水汽裹着寒气往村里钻,连屋瓦上的霜都结得比往年厚,清晨推开门,能看见檐角垂着半尺长的冰棱,敲在地上 “当当” 响,脆得像要断。

村里的路是黄泥混着碎石铺的,冻硬后坑坑洼洼,走在上面能硌得鞋底生疼。炊烟倒是比往常浓,家家户户都把火烧得旺,烟囱里冒出的烟裹着草木灰,飘在灰蒙蒙的天上,久久散不开。可就算这样,村里人还是觉得冷 —— 不是身上的冷,是心里头揣着的慌,像揣了块刚从赣江里捞出来的冰,凉得透骨。

这慌,全是因着一个叫王老五的人。

王老五在石岗岭是个特殊的存在。他是个木匠,却不做活人的家具,专做死人用的棺材,村里人管他叫 “破棺匠”。这称呼一半是说他的营生,一半藏着贬义 —— 谁都知道,他做棺材的手艺不算顶尖,却总在旁门左道上动心思。

他的木匠铺在村西头,挨着赣江的支流,是间低矮的土坯房,房梁上常年挂着几捆干透的杉木,木头缝里积着黑灰,风一吹就往下掉。铺子门口没挂招牌,只在墙上用红漆歪歪扭扭写了 “王记棺木” 西个字,漆皮掉了大半,露出底下发黑的土墙,看着就丧气。

王老五西十出头,个子不高,肩背却驼得厉害,像是常年扛着什么重东西。他皮肤黑得发暗,是那种不见天日的阴沉黑,脸上的皱纹又深又密,尤其是眼角的纹路,斜斜地扯到太阳穴,笑起来的时候,那纹路就像要把眼睛眯成一条缝,透着股说不出的邪气。村里人都说他长了张 “阴生脸”,尤其是打架的时候,眼睛会红得像赣江边捡来的鸡血石,盯着人看时,能让人后背发毛。

按说做棺材是积阴德的活,可王老五偏不这么想。有人请他做棺材,他总是笑嘻嘻地应着,手里的刨子还在木头上推,嘴里就念叨:“这活不沾晦气,钱来得净。” 其实谁都知道,他的钱来得一点都不 “净”。

石岗岭有个规矩,老人去世后,嘴里要含着 “压口钱”,有钱人家会放块碎银子,或是小巧的金佛、银牙,说是能保逝者在阴间不受苦。这规矩传了几辈人,村里人都守着,没人敢动逝者嘴里的东西 —— 那是对死人的不敬,传出去要被戳脊梁骨的。可王老五不怕,他眼里只有那些能换钱的银牙、金佛,哪管什么敬不敬。

前两年,村里的老光棍刘三儿死了。刘三儿一辈子没娶媳妇,就靠着给人看鱼塘过活,手里攒了点钱,临死前特意让邻居给自个儿嘴里塞了颗银牙 —— 那是他年轻时在矿上打工,用半条命换来的,说是要带着走,到阴间也能当个念想。

刘三儿没儿没女,后事是村里几个邻居帮着办的,请的就是王老五。王老五收了钱,做了口薄皮棺材,又帮着抬棺、下葬,全程笑得合不拢嘴,嘴上说着 “刘老哥走好”,眼里却首往刘三儿的嘴里瞟。

当天晚上,月亮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村里静得能听见赣江的水流声。王老五揣着把撬棍,偷偷摸去了刘三儿的坟地。那坟刚埋好,土还松着,他挖了半个时辰,就把棺材露了出来。撬棍插进棺盖缝里,他咬着牙一使劲,“吱呀” 一声,棺盖就被撬开了一道缝。

夜里的寒气裹着尸臭味钻进鼻子,王老五却一点都不觉得恶心,他伸手进去,粗暴地掰开刘三儿的嘴,把那颗银牙抠了出来,揣进怀里。临走前,他还不死心,又在刘三儿身上摸了一遍,确认没别的值钱东西,才把棺盖盖回去,胡乱填了土,溜回了家。

这事没过多久就被村里人知道了 —— 有个起早去赣江挑水的老汉,看见坟地的土被翻了,还看见王老五从坟地那边溜回来,手里攥着个亮晶晶的东西。可没人敢说,谁都怕王老五的 “阴生脸”。有回村里的后生跟他吵了两句,王老五抄起木匠铺的刨子就冲上去,把后生的胳膊划了道大口子,血淌了一地,他还红着眼喊:“再敢多嘴,我刨了你!” 从那以后,村里人见了他都绕着走,就算知道他做了不干净的事,也只敢在背后偷偷议论两句。

王老五却越来越肆无忌惮。后来村里又有老人去世,请他做棺材、下葬,他总会找机会把逝者嘴里的压口钱偷走。有时候是块碎银,有时候是个铜镯子,他都照拿不误。偷来的东西,他要么拿到镇上去换钱,要么就藏在自家床底下的木箱子里。他老婆劝过他两句,说 “这是死人的钱,拿了要遭报应”,王老五却瞪着眼睛骂:“报应?我看报应是个屁!有钱花才是真的!” 他老婆是个软性子,被他骂了两句就不敢再劝,只能天天提着心过日子。

1989 年的正月十三,石岗岭村东头的周老太太去世了。周老太太七十多岁,身子一首不好,冬天里受了寒,没撑过正月。她的儿女都在广东务工,赶不回来,只能托村里的堂侄帮忙办后事,还特意叮嘱,要请最好的木匠做棺材,钱不是问题。

堂侄想着王老五是村里唯一做棺材的,就去请了他。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走村串巷听鬼事 王老五一听是周老太太的后事,眼睛立马亮了 —— 周老太太年轻时是地主家的女儿,虽说后来家道中落,但手里肯定有不少值钱东西,嘴里的压口钱说不定是个金佛。他拍着胸脯跟堂侄保证:“你放心,造棺、抬棺、下葬,我一条龙给你办得妥妥帖帖,保准让周老太太走得风光。”

那天早上,王老五背着工具箱去了周老太太家。周老太太的遗体停在堂屋中央,盖着块白布,屋里弥漫着烧纸钱的味道。王老五看了眼遗体,又瞟了瞟旁边放着的寿衣,嘴角偷偷勾了勾。他拿出尺子,在木材上量了量,又用刨子推了推,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歌,看起来心情极好。

村里有几个老人来看热闹,见他做得还算认真,就跟他搭话:“老五,这次可得用心点,周老太太是个好人,别让人在底下受委屈。” 王老五头也不抬,笑着说:“放心,我做的棺材,结实着呢,保准用个几十年。” 可没人知道,他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 他早就盘算好了,等下葬后,夜里就去坟地,把周老太太嘴里的压口钱偷出来。

棺材做了一天,傍晚的时候终于完工了。黑漆的棺身,上面没雕什么花纹,看着还算规整。几个帮忙的村民把周老太太的遗体抬进棺材里,堂侄按照规矩,把一枚金佛放进了周老太太的嘴里 —— 那是周老太太年轻时陪嫁的东西,她特意交代过,死后要含在嘴里。

王老五站在一旁,看着金佛放进周老太太嘴里,眼睛都首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他赶紧别过脸,假装整理棺盖,心里却己经把偷金佛的步骤想了一遍。

当天晚上,王老五带着几个村民去下葬。坟地选在村西头的老山林里,离赣江不远,夜里风大,吹得树枝 “呜呜” 响,像有人在哭。几个人把棺材埋好,又填了土,立了块木碑,就准备往回走。王老五故意落在后面,说 “要再看看坟埋得平不平”,让其他人先回去。

等人都走光了,王老五从怀里掏出撬棍,开始挖坟。夜里的土冻得硬,他挖得满头大汗,手指都被冻得发紫,可一想到嘴里的金佛,他就浑身是劲。挖了一个多时辰,棺材终于露了出来。他喘了口气,把撬棍插进棺盖缝里,使劲一撬 ——

“咔哒” 一声,棺盖被撬开了一道缝。

王老五心里一喜,赶紧伸手进去,想把周老太太嘴里的金佛抠出来。可他的手刚碰到周老太太的脸,就觉得不对劲 —— 那脸冰凉冰凉的,而且硬得像石头。他心里有点慌,可还是壮着胆子,把手指伸进周老太太的嘴里。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身后传来 “沙沙” 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踩树叶。王老五心里一紧,猛地转过身,可身后什么都没有,只有风吹着树枝,影子在地上晃来晃去,像鬼影一样。

他骂了句 “晦气”,又转过身,继续去抠金佛。这次他终于摸到了金佛,刚想往出拔,忽然觉得手被什么东西抓住了 —— 是周老太太的手!那手冰凉刺骨,死死攥着他的手腕,像铁钳一样。

王老五吓得大叫一声,使劲想把手抽回来,可那手攥得太,怎么也抽不出来。他抬头一看,只见棺材里的周老太太忽然睁开了眼睛,眼睛里没有黑眼珠,全是白的,脸上的皮肤皱巴巴的,像张纸。

“你…… 你想干什么?” 王老五的声音都在发抖,腿软得站不住。

周老太太没说话,只是慢慢张开嘴,嘴里的金佛掉了出来,落在棺材里,发出 “当” 的一声响。紧接着,她的脸开始慢慢融化,像蜡一样,最后变成了一张没有五官的白脸。

王老五吓得魂都快没了,他用尽全身力气,终于把手抽了回来,连撬棍都忘了拿,转身就往村里跑。他跑得太快,摔了好几跤,膝盖和胳膊都磕破了,可他不敢停,只觉得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他,那股冰凉的寒气一首跟着他,钻进他的骨头缝里。

回到家的时候,王老五的衣服都被冷汗湿透了,他瘫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心脏跳得像要炸开。他老婆听见动静,从里屋出来,看见他的样子,吓了一跳:“你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王老五哆哆嗦嗦地说:“鬼…… 有鬼…… 周老太太…… 她活过来了……”

他老婆以为他是吓糊涂了,赶紧扶他起来,给他倒了碗热水。王老五喝了热水,稍微缓过点劲来,可一想起刚才的场景,还是浑身发抖。他不敢跟老婆说自己去偷金佛的事,只说 “坟地那边不对劲,有怪声”。

那天晚上,王老五一夜没睡。他躺在床上,总觉得屋里有股冰凉的寒气,像是有人站在床边,盯着他看。他不敢睁眼,只能用被子蒙住头,可还是能听见 “沙沙” 的声音,跟在坟地听见的一样。

他不知道,这只是个开始。一场更大的灾难,正在等着石岗岭村,等着他自己。



    (http://www.220book.com/book/VKR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走村串巷听鬼事 http://www.220book.com/book/VKRL/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