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办公室的窗棂,滤进午后温软的阳光,落在米砚石面前的旧木桌上。桌角堆着叠患者用药清单,纸页边缘沾着淡淡的消毒水味,像被晨雾浸过的汴梁宣纸。他从青布巾里取出狼毫笔,笔锋在砚台里轻轻舔墨——这方小砚是他穿越时攥在手里的旧物,如今磨出的墨香,成了他在现代疫区里最熟悉的慰藉。
“米叔,这些清单得按楼栋分类,每个患者的用药时间、剂量都不能错,江医生说晚上要带去医院核对。”林晓雨把一摞打印好的药名对照表推过来,指尖点着“硝苯地平片”几个字,“你看,这是降压药,就是上次张奶奶吃的那种;这个‘布洛芬’,是退烧用的,跟你们北宋的‘柴胡汤’有点像。”
米砚石盯着纸上的铅字,总觉得不如毛笔写的字有筋骨。他试着用指尖描摹“硝苯地平”西个字,忽然想起昨日帮张奶奶找手机时,怀里玛瑙石“七天咒”的暖意——那时石暖是因解了老人的牵挂,如今整理这些清单,该是为了让更多人按时吃药,想来奇石也会认这份善举。他蘸饱墨,笔尖落在清单首页,“1栋3单元李大爷”几个楷书写得端端正正,墨色浓淡相宜,像他当年抄录《宝晋英光集》时那样用心。
可现代药名终究生僻,写“连花清瘟胶囊”时,他顿了顿,笔尖悬在纸上:“晓雨,这‘连花’,是取莲花之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倒合了这治病的心意。”晓雨凑过来看,笑着点头:“差不多!这药能清热解毒,跟你们古代的‘清瘟败毒散’功效像。不过你写得也太好看了,比打印机打的还工整,江医生看到肯定高兴。”
提到江紫媄,米砚石的笔尖轻轻颤了一下,墨点在“胶囊”二字旁边晕开个小圈,像颗落在纸页上的星子。怀里的玛瑙石忽然微微发烫,不是之前那种骤暖,而是细水长流的温,顺着他的衣襟往上爬,贴在胸口,像有人用指尖轻轻碰了碰他的心尖。他低头摸了摸奇石,红褐的石面上似乎泛着层极淡的青光,若有若无——莫不是江紫媄此刻也在想着这些患者?
“米叔,你怎么又发呆啦?”晓雨的声音拉回他的思绪,“是不是墨干了?我帮你加点水。”米砚石摇摇头,指尖划过清单上“2栋1单元王阿婆”的名字,忽然想起方才整理时漏了什么。怀里的玛瑙石烫得更明显了,像是在催促他,他翻回前几页,果然看到王阿婆的用药栏里,“降糖药”那一项空着。
“是我漏了。”他赶紧补写,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沙沙响,“王阿婆有消渴症,跟北宋时的‘三消病’一样,得按时吃这药,不然会出事。”晓雨凑过来看,惊讶地睁大眼睛:“你怎么知道王阿婆有消渴症?清单上没写啊!”米砚石摸了摸怀里的玛瑙石,暖意正慢慢退去,恢复成温凉的触感:“是它提醒我的,做正事时,它会暖。”
晓雨盯着他怀里的青布巾,眼里满是好奇,却没多问——自从上次见奇石指引找药箱,她便信了这石头的神奇。米砚石继续往下写,每遇到一个患者的名字,都会想起他们的模样:李大爷总坐在楼下长椅上晒太阳,王阿婆会给志愿者塞自己做的腌菜,还有那个总爱哭的小女孩,每次测体温都会躲在妈妈身后……他把这些念想都融进笔墨里,每个字都写得格外认真,像是在为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写一张平安符。
不知不觉,窗外的阳光斜了些,梧桐叶的影子落在清单上,像印了层淡绿的纹。林晓雨看了眼手机,拍了拍米砚石的胳膊:“米叔,到饭点啦!今日教你点外卖,咱们试试社区推荐的爱心餐,有你爱吃的青菜豆腐。”
“外卖?”米砚石放下笔,墨在笔尖凝成个小墨珠,“就是你说的,不用去食肆,传讯就能送上门的吃食?”晓雨笑着点头,把自己的手机递给他:“你看,打开这个‘外卖软件’,像翻汴梁的食肆名录一样,选你想吃的,点‘下单’就行。”
米砚石接过手机,屏幕上跳出五颜六色的餐品图片,晃得他眼睛有点花。他想起昨日学用微信时,江紫媄发的“待归”二字,指尖下意识在屏幕上划动,忽然看到个“奇石摆件专营店”的广告,图片里的灵璧石摆件,纹路像极了他当年在汴梁古玩店看到的那块。怀里的玛瑙石忽然又暖了起来,像是在呼应他的目光——他这辈子见了好石就挪不开眼,此刻竟忘了是要找点外卖,指尖一点,就进了那家奇石店。
“这个好,纹路像云在飘。”他指着一块英德石摆件,语气里满是赞叹,“还有这个,色白如月光,倒像你说的太湖石。”晓雨凑过来看,顿时笑出了声:“米叔!你点错啦!这是卖石头的,不是卖吃的!你看,这里才是爱心餐。”
米砚石愣了愣,低头看手机,又看了看怀里的玛瑙石,红褐的石面似乎泛着点笑意。他有点不好意思地挠挠头,墨在指尖蹭出点黑印:“见了好石就忘了正事,跟当年在汴梁街头,为了块好石跟人争得面红耳赤一样。”晓雨帮他退回到外卖界面,手把手教他选餐:“没事,下次咱们专门去奇石市场看,今日先吃饭,不然江医生回来,该说咱们饿肚子啦。”
提到江紫媄,米砚石的眼神软了下来。他认真地跟着晓雨点完餐,选了青菜豆腐,还特意加了份小米粥——他记得江紫媄说过,最近转运患者太累,总想吃点清淡的。下单时,他盯着“收货地址”那栏,忽然问:“能把餐送到医院吗?江医生还在那边忙,说不定没吃饭。”
晓雨愣了愣,随即笑着点头:“当然能!你把江医生的手机号输进去,备注‘志愿者爱心餐’就行。”米砚石小心翼翼地输着江紫媄的手机号,指尖在屏幕上敲得很慢,像在宣纸上写最珍贵的字。输完最后一位数,他又检查了三遍,才点下“确认下单”。
怀里的玛瑙石忽然暖得发烫,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明显,像是有团青光在石皮下流转,顺着他的手腕,缠上了手机。屏幕上跳出“下单成功”的提示,米砚石看着那行字,忽然觉得,这现代的“传讯食肆”,也能传递暖意——就像他的奇石,就像他写的毛笔字,只要心里装着别人,再陌生的东西,也能变得亲切。
“米叔,你看,这样江医生就能收到餐啦。”晓雨把手机还给她,“咱们的餐大概二十分钟到,正好等江医生回来,一起吃。”米砚石点点头,重新拿起狼毫笔,想把剩下的清单写完。可笔尖落在纸上,却忍不住想起江紫媄收到餐时的模样——她会不会笑着说“谢谢米叔”?会不会像上次那样,眼里闪着温柔的光?
窗外的梧桐叶被风一吹,沙沙作响,像汴梁城的雨声。米砚石低头看着清单上工整的毛笔字,又摸了摸怀里发烫的玛瑙石,忽然觉得,这穿越千年的日子,虽然满是陌生的事物,却因为有这些牵挂,变得格外踏实。他想起江紫媄问他“这石头能帮更多人吗”,此刻才真正明白,能帮人的不只是奇石的灵力,还有人心底的那份善念——就像他写的每一个字,点的每一份餐,都是在为这疫区,添一点暖。
没过多久,手机响了,是外卖员的电话。米砚石接起电话,学着晓雨教的样子说:“麻烦送到社区办公室,还有一份,送到旁边的医院急诊室,收件人是江紫媄医生。”挂了电话,他怀里的玛瑙石慢慢凉了下来,却依旧带着淡淡的温意,像在为他的这份心意,轻轻喝彩。
米砚石重新拿起笔,笔尖在纸上流畅地滑动,“3栋2单元赵阿姨”几个字,写得比之前更有神采。阳光落在他的侧脸上,墨香混着消毒水的味道,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弥漫开来——这是属于他的,在现代疫区里的,最平凡也最温暖的时光。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石魂穿越携石闯疫区(http://www.220book.com/book/VKT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