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区的晨雾是碎银的,像揉碎的太湖月魄光,贴在居民楼的墙面上,渗着淡淡的湿冷。米砚石揣着玛瑙石“七天咒”,站在物资点的木桌前,手里攥着张揉皱的报修单——是李爷爷刚送来的,纸上歪歪扭扭写着“张奶奶家漏水”,墨痕晕开,像英德石的褐纹漫在宣纸上。
石在怀里突然微冷,像刚触到晨露的昆石,他指尖捏紧报修单,抬头看向雾里的3号楼:“李爷爷说张奶奶家墙缝漏水,渗到了楼下,”他转头对江紫媄说,“这石冷,怕是漏水的地方不一般——像汴梁时见的漏雨亭,柱子里藏着暗缝。”
江紫媄正帮着整理口罩,闻言首起身,防护服上的“安”字被雾打湿,却还能看出米砚石笔锋的稳:“我陪你去,”她拿起测温枪和工具包,“林晓雨刚教我用手机报修,说维修师傅半小时到——你这石预警准,路上留意着。”
怀里的石温了些,像被江紫媄的声音烘到。米砚石跟着她往3号楼走,雾里飘来消毒水的味,混着张奶奶家飘出的粥香——是“九娘的粥”那样的暖香,只是少了点野葱花。“晓雨教你的‘报修’,是不是‘报给石修’?”米砚石突然问,他总把现代词往“石”上靠,“像汴梁时修亭子,得先告诉管石的老匠。”
江紫媄笑了,掏出手机按亮屏幕:“是‘报告维修’,不是‘报石’,”她指着屏幕上的“报修”二字,“你看,这两个字没有‘石’旁——不过你说的也对,维修师傅修的墙,和你护的石一样,都得仔细。”怀里的石轻轻颤了下,泛出极淡的青光,映在手机屏幕上,像层薄纱。
走到3号楼门口,林晓雨蹦着追上来,手里举着个扫码枪:“米叔!江医生!我查了,张奶奶家在5楼,上次你画石标记的那层!”她把扫码枪塞给米砚石,“这是‘电梯码’,扫一下就能上楼——别又把它当成‘画符的工具’。”
米砚石接过扫码枪,指尖碰了碰冰凉的外壳,像碰了块小昆石:“这‘电梯码’,和你教我的‘健康码’一样,都是‘通关文牒’?”他扫码时手有点抖,怀里的石突然冷了些,“石又冷了,怕是楼上有危险。”
三人快步上楼,刚到5楼转角,就听见张奶奶的声音:“哎呀,水又渗下来了!”米砚石冲过去,看见张奶奶正用盆接着墙缝漏下的水,水是浑浊的,像汴梁时雨后的泥水,墙缝里还在往外渗,湿痕像昆石的冰纹爬在墙上。
“张奶奶,您别站在下面!”江紫媄扶着老人躲开,米砚石凑到墙缝前,怀里的玛瑙石突然发烫,青光从布口袋里透出来,映在墙缝上——湿痕最严重的地方,青光聚成个小光斑,像块沉在墙里的小玛瑙。
“漏水点在这,”米砚石指着光斑处,“墙里面有暗管,怕是裂了——像我北宋时见的太湖石,表面光溜,里面藏着小孔。”他掏出随身携带的毛笔,在光斑旁画了块小玛瑙石,“维修师傅来了,让他们看这石画,准能找着漏点。”
张奶奶攥着他的手,眼里泛着光:“小米同志,你这石真神!上次我差点摔着,也是你画的石标记救了我——这次又靠它找漏水点,比物业的探测器还灵!”老人转身从柜子里拿出个布包,里面是晒干的野葱花,“这是我老家山上摘的,给你熬粥——比社区发的咸菜香。”
米砚石接过野葱花,怀里的石烫得更甚,是“善举暖心”的暖。他想起母亲熬粥时,也总撒把野葱花,粥香里飘着石谱的墨香。“谢谢奶奶,”他把野葱花揣进怀里,挨着玛瑙石,“今晚我熬粥,给您送一碗——像汴梁时给邻居送粥,热乎的。”
江紫媄帮着把盆挪到安全处,林晓雨在旁边用手机拍漏水点:“我发群里让维修师傅提前看,”她指着墙缝旁的石画,“米叔的石画比照片清楚,师傅一看就懂——比我上次拍的‘月魄白’布洛芬还清楚。”
正说着,维修师傅扛着工具来了,看见墙缝旁的石画,立刻点头:“这标记做得好,”他摸了摸墙,“果然是暗管裂了,从这凿开修最省劲儿——大爷您这标记,比我们的图纸还首观。”米砚石怀里的石渐渐温下来,青光也淡了,像完成了任务的奇石,悄悄收了灵力。
帮着师傅搬完工具,米砚石和江紫媄、林晓雨往楼下走。雾渐渐散了,阳光穿过楼道窗户,照在米砚石怀里的野葱花上,泛着金。“米叔,你这石是不是只对‘护民’的事预警?”林晓雨好奇地问,“上次刘煌田来送假口罩,石也冷,这次张奶奶家漏水,石也冷——都是和居民有关的事。”
米砚石摸了摸怀里的石,温温的,像晒过太阳的暖玉:“这石认善,”他说,“护民是善,石就预警;刘煌田是恶,石也预警——像汴梁时的‘善恶石’,摸它的人善,它就暖,恶就冷。”江紫媄挨着他走,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镀了层金,怀里的石突然泛出柔光,映在她的防护服上,把“安”字照得发亮。
走到楼下,米砚石突然停住脚,怀里的石又微冷了些——不是刚才漏水的冷,是更淡的、像远处飘来的冷。“怎么了?”江紫媄问,顺着他的目光看向小区门口,雾里有个模糊的身影,像刘煌田的轮廓,一闪就不见了。
“没事,”米砚石握紧怀里的石,“许是雾的事——我们回去熬粥,把野葱花放上,热乎的粥能驱寒。”江紫媄点头,她知道米砚石的石不会平白发冷,那身影怕是刘煌田又在附近转悠,只是不想让林晓雨担心。
回到物资点,米砚石蹲在煤炉旁熬粥,野葱花撒进锅里,粥香立刻飘开,像北宋时母亲熬的“葱花粥”。江紫媄帮着看火,林晓雨在旁边教米砚石用手机拍粥:“拍清楚点,发群里让大家都馋馋——把石的青光也拍进去,像粥里藏着块小玛瑙。”
米砚石按了下拍摄键,屏幕里的粥泛着金,野葱花浮在上面,怀里的石青光映在粥面,像颗沉在碗底的小奇石。他看着屏幕,又看了看旁边的江紫媄,突然觉得,这疫区的晨,比汴梁的赏石宴更踏实——有石引护民路,有粥暖,有人陪,还有野葱花的香,像把所有的暖,都熬进了这碗粥里。
怀里的石温温的,粥香漫在物资点,雾里传来张奶奶的笑声,维修师傅的锤子声,还有林晓雨教他认手机的声音——米砚石笑了,搅了搅粥,心里想着:这样的日子,比回北宋赏石,真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VKT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