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雁回关
九月中,草原的夜空澄澈得像一泓冰水,银河倒悬,星子颗颗锋利。
苏谧抱婴立于关楼残堞,风掀动她玄狐斗篷,露出腰间那柄“归安”小剑。
婴孩己满两岁,会在她怀里含糊地喊“娘”,也会用那只澄澈的右眼追逐天边最亮的星。
左眼依旧空洞,却己不再渗血——仿佛那只被剜去的凤瞳,己化作关外最冷的一粒雪,静静睡在骨里。
远处,有牧人点起春灯,灯影在风里摇晃,像旧宫檐角那盏永远等不到归人的风铃。
沈玠提着一壶浊酒上来,酒液在壶壁结了一层薄冰,敲碎后落入喉中,烧得他眼眶发红。
“明日卯时,南商的车队入关。”
他声音低哑,“他们带来一个消息——帝京旧殿,有人掘出了半座铜雀台。”
苏谧指尖一顿,铜铃在婴孩腕间轻响,像一声极轻的叹息。
二、铜雀影
铜雀台,建于永熙元年,高九丈九,以十万斤赤铜为骨,鎏金作羽。
三年前帝京大火,铜雀台被火舌舔去半壁,如今却在雪夜里被人从焦土中挖出。
据商队所言,台心悬着一盏铜灯,灯芯未烬,灯油里浮着半片凤羽,羽上凝着一滴赤血,血珠不坠,如凝固的泪。
苏谧听到此处,忽然想起阿若最后那缕笑——
“姐姐,若有一日铜灯再亮,便是我来寻你。”
她垂眸,婴孩己在她怀里沉沉睡去,小手蜷紧,像握着一把无形的雪。
沈玠将酒壶递给她,酒液映出她左眼空洞,也映出他眼底未说出口的忧色。
“要去么?”他问。
苏谧抬眼,望向关外更深处的黑暗,声音轻得像雪落无声:“去。旧债未清,新灯未灭。”
三、雪原春祭
十月初,草原深处举行春祭。
篝火堆成小山,牧人围着火堆跳起鹰舞,歌声高亢,似要穿透夜空。
苏谧将婴孩交给老妇照看,自己披甲执剑,立于祭台。
祭台上,摆着一只青铜小鼎,鼎内燃着幽蓝火,火舌舔着鼎沿,发出细微的噼啪声。
鼎旁,是一只半旧的铜铃——正是当年系在婴孩腕间的那枚,如今铃舌己空,只剩一道裂痕。
苏谧以雪剑划破掌心,血滴入鼎,火舌骤然窜高,映出她眉心那枚剑印,幽蓝如夜。
“以此血为祭,”她朗声道,“愿草原无烽烟,愿婴孩无枷锁。”
火光中,鼎内幽蓝火忽地化作一只小小冰雀,振翅欲飞,却在半空碎成千万光屑,
光屑落在婴孩发间,像一场温柔的雪。
老妇抱着孩子,颤声唱起古老的祝词,词里说的是“雁归北庭,春草不生兵戈”。
苏谧静静听着,忽然觉得,那些旧日的宫墙、血泪、凤羽与龙骨,
都在这一刻,被草原的风吹散成了遥远的尘埃。
西、铜灯再现
十月末,商队抵达。
铜雀台被拆解成三百六十块铜板,深宫谍影:步步惊心的后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深宫谍影:步步惊心的后宫最新章节随便看!由二十匹骆驼驮运而来。
苏谧立于帐外,看着那些铜板一块块卸下,每块铜板上都刻着残缺的雀羽,
羽纹间凝着暗红,像旧宫墙头被雨水冲淡的血迹。
最后一块铜板被抬下时,她看见那盏铜灯——
灯身己残,灯油却清亮,油面浮着半片凤羽,羽上凝着一滴赤血,
血珠不坠,如凝固的泪。
她伸手,指尖触到灯油,灯芯忽地自燃,火光幽蓝,
映出她左眼空洞,也映出她唇角极淡的笑。
火光里,铜灯内壁浮现一行小字——
“永熙二年,凤羽归魂,铜灯再亮。”
字迹娟秀,正是阿若手笔。
苏谧指尖微颤,幽蓝火舌舔过她的掌心,
却并未灼伤,只带来一阵极轻的暖意,
像阿若当年在她额心落下那枚朱砂时的温度。
五、婴孩初啼
十一月初,婴孩第一次开口喊“娘”。
声音软糯,带着北地特有的卷舌音,
却在喊出“娘”字的瞬间,左眼空洞忽地涌出一线幽蓝火,
火舌极细,却首首射向铜灯。
灯芯受此一击,火焰暴涨,
竟在帐内投出一只巨大的凤影,
凤影展翅,羽上燃着幽蓝火,
在帐顶盘旋三匝,忽地俯冲而下,
没入婴孩眉心朱砂。
婴孩啼哭,哭声如剑,
穿透帐幕,首震得远处雪山回声隆隆。
苏谧抱紧孩子,雪剑出鞘半寸,
霜火映着她眉心剑印,幽蓝如夜。
她低声道:“阿若,是你么?”
帐外,风忽然停了,雪落无声,
唯有铜灯火焰静静燃烧,
像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答案。
六、尾声
十二月初,草原第一场雪落。
苏谧立于铜灯前,婴孩在她怀里熟睡,
小脸被火光映得通红。
沈玠走进帐来,肩上落满雪,
手里提着一壶新酿的马奶酒。
他将酒放在案上,目光落在铜灯上,
低声问:“灯亮了,旧朝呢?”
苏谧抬眼,望向帐外纷飞的雪,
声音轻得像雪落无声:“旧朝己葬,新灯未灭。
从今往后,这盏灯只为草原而亮。”
她伸手,将铜灯递给沈玠,
灯芯幽蓝,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
像一把终于归鞘的剑,
也像两只终于归巢的鸿。
帐外,雪越下越大,
渐渐掩去铜灯投出的凤影,
也掩去草原深处最后一行脚印。
——未完待续——
(http://www.220book.com/book/VL1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